分享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网罗天津卫 2018-04-10

警察官署旧址: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假如你是第一次来到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当你和自己的旅伴步出青岛火车站,你们会被那充满德式韵味的钟楼深深吸引,但千万不要就此满足。因为青岛这座城市素以“塔楼”闻名。由火车站广场沿湖北路向东步行数百米,你们就能看到另一座相似的,但更加精美的塔楼,这里就是原胶澳警察署旧址。

前面曾经提到,德国殖民者最初设置了“四部一会”来管理租借地。警察机构隶属民政部,初期,临时的巡捕机构暂由第三海军营负责,一些海军士兵和被招募的华人巡捕组成了最早的警察部队,负责青岛、李村两区的治安管理。除维持社会治安外,这些巡捕还进行了建筑和卫生方面的治安工作。随后,这个具有过度性质的临时机构的工作,获得了政府方面的肯定。1900年,临时机构的使命完成,614日,总督颁布了《青岛地区巡捕章程》,设立巡捕房警署,专门负责警务,过去由警方具体管理的城市卫生方面的工作,已开始由一家欧洲企业接手。

1904年,督署选址王太子街与慕尼黑路口,今湖北路蒙阴路路口处修建新的警署大楼大楼共耗资7.5万金马克190511月,大楼竣工,警署也从原清军兵营的临时办公地点迁入。建筑采用了在德国流行的“新纽伦堡派风格”,高耸的塔楼和巨大的山墙构成了立面主要构图。大楼设一个主入口和三个次入口,主楼高16.5米共两层,塔楼高30米约六层。墙体做成黄色拉毛式,外墙石材选用当地产花岗石,山墙上用红砖砌出木结构的图案,十分生动,山墙两边坡上还排列有小锥塔。塔楼的顶部极具日耳曼风格,下部采用缓坡顶,上部急剧收缩,形成尖顶。四面大钟,镶嵌在漂亮的钟套内。这座塔楼成为这个街区内最显著的标志,傲视周围的建筑。楼内除设有警署外,还有地方法庭和一所监狱。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日本宪兵队代行警察职权,并进驻这座大楼办公191710月,日本守备军司令部增设民政署,内设警务部,专司警察职权,对外仍称宪兵队。1922,收回青岛主权。在大楼内立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警察厅。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改组为青岛市公安局。19366月,改青岛市公安局为警察局。青岛解放后,这里成为青岛市公安局的办公场所。 

 

欧洲人监狱: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在胶澳租借地内,中国人与外国人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连犯罪坐牢的待遇都不同。德占青岛时期,中国罪犯是被关押在条件极差的李村监狱中,而外籍凡人责备关押在位于今常州路25号处的欧人监狱中。

这座监狱旧址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8297.5平方米,包括各种建筑26栋,现存九座建筑,五座监房的名字别出心裁的命名为“”“”“”“”“”。其中主要的一座建筑带有一座三层高的尖顶塔楼,具有中世纪城堡的风格,塔楼上分布着一些竖向小窗,尖锥型的塔顶直插天际,给人一种阴森肃杀的感觉。塔楼内设置旋转楼梯,共四十七级,塔楼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监狱内的瞭望塔。采用如此风格设计不知道是否为了让关在这里的外国烦人有一种不陌生的感觉。除塔楼外,建筑的其余部分比较简单,采用清水砖墙面,在转角和窗户顶部做了一些装饰。这座建筑是在华保存最好的一处古堡样式的近代监狱建筑了。当年德国人编制的远东旅游手册上多次提到这座建筑,称其为海岸上的古堡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这里就成了地方检察院的看守所1938年,日本占领青岛后,这里又成了日本海军的囚禁场和青岛地方法院的看守所,这一时期,监狱内新改建了一些恐怖的“水牢”,日军在这里迫害了很多的抗日进步人士。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人民法院成立,看守所被划归到法院1955年,被移交到公安局,由公安局预审处管理。进入九十年代后,原建筑已经略显陈旧,而且处于市中心,管理上风险较高。1995年,新看守所建成,常州路看守所内所有的职工和犯人都迁了过去。原址闲置了多年,无人接手,20066月,欧人监狱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4月,旧址整修一新,成为“青岛德式监狱博物馆”,人们参观,作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后人

伊尔蒂斯兵营旧址: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德国占领青岛初期,德国军队驻扎在章高元的清军兵营里,从1898年开始,占领军对这些清军兵营进行了修缮。可是对旧有兵营不仅修缮费用较大,而且原建筑不具备安装先进的居住设备的条件,1899年夏季,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在青岛大面积爆发,德军死亡了29人。这些原因加速了新兵营的建设。

于是,德军在伊尔蒂斯山(原湛山,为纪念沉没的德国战舰,更名为伊尔蒂斯山)的南麓选择了一块土地,建造兵营,主要供德国第三海军驻扎。这里卫生条件很好,而且靠近海水浴场和德军靶场。1901年四月,首期工程完工,建成了两座营房,由德军工程师米勒上尉设计。现存一座水师兵营,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三横五纵布局,两侧翼楼与中央主楼呈鼎足之势,采用外廊式,轻快通透,入口处中央隆起的山墙,属德式风格。屋顶出檐很多,坡度较缓。楼体用花岗石砌成,清水勾边粉饰,突出各个局部。营房周围的绿化也十分到位,遥想当年驻扎在此的德国水兵,生活也是相当的惬意。营地内的护坡、人行道和通道,全用石块及混凝土砌造,坚固缜密,可通行机动车。

随后,兵营的给排水设施也投入了施工,这个系统与租借地的市政排水设施相接,下水陶管长达3212米。仿效野战医院的经验,兵营在后面的高地上建造了一个调节蓄水器。紧靠两座兵营的地方,还修建了一个面积约为9000平米的小规模演习场,演习场周围修建了跑马场,用来训练骑术。营区内还修建了一个体育场,海军士兵闲暇时常在场内踢足球,据说这也是足球这项运动传入青岛的肇始。兵营的后续建设一支进行,直到1914年日本占领。日占时期,日军悉数占用了原德军的营房,在伊尔蒂斯兵营的基础上,建设了旭兵营(也将伊尔蒂斯山改名为旭山)。

19229月,胶澳督署在伊尔蒂斯兵营旧址筹办胶澳商埠公立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是青岛回归后的第一所官办学校。1923年秋,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同志在青岛秘密活动期间,曾在这里秘密召集学生开会,酝酿建立青年组织。不过这所学校很快就停办了。1924年,青岛当地士绅官僚出资成立了私立胶澳中学,校址就设在这里。学校占地240多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校内有教学及办公大楼、学生宿舍、礼堂、图书馆、实验室、标本室、健身社和教职员工大楼等建筑。还设有400米跑道的操场,足球场、两个网球场、四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一个器械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老教育界人士成为骨干,教学质量比较好。

1926年时,学校改为公办,称胶澳商埠公立中学校,1929年又改称青岛特别市市立中学校。

1938年,市立中学校舍被日军占领,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兵营的房舍又先后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国民党青年军占有。解放后这里成为人民解放军的营房。

德国第三海军营部旧址: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在早期的胶州湾租借地建设中,迪特里希路(今沂水路)是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区域来进行的规划,许多的殖民地政府机关都设在这里,而且一些官员的住宅别墅也在此修建。位于今沂水路9号的一座宅第,在当年的旧档中被命名为11号官邸。这座建筑建于1899年,算得上青岛最为久远的近代建筑之一了。1903年竣工后,先是作为德国军官的住宅。此时,德国海军位于伊尔蒂斯山下的兵营开始建设。1912年,德国海军第三营将营部迁到了这座建筑内。

建筑是二层砖木结构,由于最初的用途为私人宅第,所以造成了一座德国别墅的样式。入口处设计成通透的过廊,充分利用了楼体的变化空间。一二层正中设外廊,采用了木质结构,刷绿色漆,一层拱的弧度要稍大于二层,采用木结构的外廊已经足见这座建筑的久远了。西侧楼顶处突出山墙,开阁窗,东侧楼体为圆柱体堡垒式,高三层,自然地与主楼屋顶处的阁楼连接,窗边的墙体上划出木架样式的花纹。一层楼梯厅堂的两侧分别设有书房、客厅、餐厅、厨房等,二楼有三间卧室,以及更衣室、衣帽间,还有浴室,仆役们都是住在阁楼里。

德国海军第三营的一些士兵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洗劫北京返回青岛之时,德国殖民当局还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这里成为了青岛铁路医院的用房,后一直作为铁路局的用房。如今这里挂着青岛市工商事务咨询中心的牌子,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占用了楼下的场地

俾斯麦兵营旧址: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8——德国在华政治类建筑(四)

俾斯麦兵营是继伊尔蒂斯兵营之后,德国在青岛修建的第二座大型的兵营。这个位置原来是章高元驻防时东营,亦称嵩武中营。原有营房设计简陋,阴暗、潮湿,通风效果差,缺乏必要的给排水设施,遇到青岛潮湿的,极易爆发传染性疾病。因此,尽快建造卫生、整洁,符合德国标准的现代化军营是非常迫切的要务。俾斯麦兵营的营房选址在俾斯麦山(原青岛山)脚下原清朝兵营的旧址上,主要设计师为马尔克斯,1903年开始修建,工程前后历时6年的时间,耗资约50万马克。建造了呈“H”型的四座营房,此外,还建有礼堂、军官公寓、士官公寓、枪炮修理厂、马厩等附属建筑。

营房设计以阶梯式山墙构成立面的主要特色,门窗多采用拱券结构,饰以精致的罗马柱,构图为古典主义风格,讲求对称。两座主体建筑风格样式类似,但早期的建筑在山墙上开有小窗,花岗石的砌筑也是十分精致,而后其的营房明显在细部的装饰细节上不如早期的建筑,原因是为了节省建筑成本,除去了对于军营来说无用的装饰性部件,更突出实用性,毕竟士兵来此并非是度假。当然,这一时期的德国国内建筑也开始趋向于简约、实用,作为海外殖民地的青岛也自然会受到些许影响。从一张营区整体景观的旧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由上及下,风格逐渐趋于简化。

1914年,日本占领后,将军营改为万年兵营。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后,北洋五师曾短暂驻扎在这里。1924年,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发起设立了私立青岛大学,利用俾斯麦兵营作为校园。高恩洪自任校长,当时著名的教育界人士蔡元培、黄炎培、张伯苓任校董。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力青岛大学,接管了私立青岛大学。学校的文学院中汇聚了当时国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梁实秋、方令孺、沈从文等,鲁迅先生曾称这所学校是“新月派布道的圣地”。1932年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抗战爆发后,这里又成为了日本军营,日本驻军司令部也设在这里。19459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后,曾将这里作为军营。后来,山东大学复校。1958年,山大迁往省会济南,将海洋、地质等院系留在了青岛,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后来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如今俾斯麦兵营旧址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教学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