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误区之太过灵活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4-10

程序化交易最初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其自动执行上,不用费力的人工分析判断,让电脑代替你的繁重劳动。交易久了,便逐渐认识到程序化交易的更大魅力在于其统计回测功能。任何交易逻辑只要编成程序,放在过往数据中测试,效果就一目了然,不用再凭感觉(有人称其为盘感)交易,因此也就不会再沉溺于偏执之中。

曾几何时,对某一次交易来说某种技术指标特别灵验,你便会集中精力研究并使用该指标。过一段时间,你会逐渐意识到这一指标总是达不到最佳状态、存在很大缺陷,好像不怎么有效了,便会寻找另一种效果更好的指标。换言之,对某一次交易来说,千万个指标中总有一些指标表现极佳,而下一次就难说了。归根结底是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所致,而对于随机性很强的事物,最好的研究方法还是统计,把目光放在你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数据之中,绝不能只看局部、并且以偏概全。

Aberration是在美国期货杂志长期荣登稳定性首位的优秀交易模型,是趋势追踪交易系统的佼佼者。其交易规则极其简单:突破Boll上轨买入,跌破中轨卖出;突破Boll下轨做空,触及中轨平空。这一系统普适性强,能够规避掉部分的震荡行情,每每捕捉到大行情。但就单次交易来讲,有时看起来很愚钝,买在高位却卖在低位,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使用这一交易系统或者坚持不下去。比如在一次趋势的末端总是出场很迟,白白退回了一大段利润,这时你会想如果采用MACD作为出场标志会好很多,因为MACD的金叉死叉比Boll的出场点灵敏很多。然而你把视线放的宽一些就会发现,灵敏的MACD在震荡行情下会反复止损,累加的损失也很可观!对程序化交易的初学者,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手动干预程序的执行,小编本人也曾经历过这一阶段,我在宏观上遵循交易系统,微观上更愿意发挥手工操作的灵活性,以达到一些交易比系统交易的进出场位置更优的效果。而无数的实践证明,一两次的灵活判断可以占到些便宜,但有时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总体算下来人工干预的效果越来越落后于程序。慢慢的,我便逐渐适应了程序化交易中少数看似荒唐的亏损交易。如果说能够接受亏损是实现盈利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么不假思索地让系统在微观上主动亏损就是系统长期稳定盈利的最后一道心理障碍。

交易就是一种权衡,是对各种利弊得失的选择。一种选择在某一时段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在另一时段或者另一些方面就有其缺憾,交易没有圣杯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越完美的策略,其稳定性越难保证。要让策略在各个交易品种和各种周期上具有普适性,就别指望其在微观上处处完美。大道至简,很简单的策略,其稳定性通常会很好,但很多时候真的很难坚持。比如Aberration,眼睁睁看着价格回到中规时资金的大幅回落而不为所动,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然而没有这种坚持又怎么能回避小波动抓到大的波段呢?

深思熟虑之后不为微观所动的定力,是交易市场上赢家的必备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