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使之翼不美丽——翼状肩胛

 wyfx100 2018-04-10

本文字数约:1400

阅读时间:5分钟

关注我,你的眼睛会怀孕

上期

我们分享了“视觉驼背”的假象——胸椎曲度变直同时伴有翼状肩胛,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关于翼状肩胛的问题,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下这个魔鬼一般的“天使之翼”。

说到“天使之翼”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红白机中的“天使之翼”这个游戏,虽然满屏幕的日文,仍然不妨碍我对此游戏的痴迷,当然如果游戏主角“大空翼”有翼状肩,相信他也不会有完成“曲线射门”的能力,好像扯的有点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所谓翼状肩胛骨,就是指肩胛骨无法紧紧贴实胸壁,从而出现肩胛骨内侧翘起的情况,很多人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美丽的象征,因此又称之为“天使之翼”。

上图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翼状肩胛骨

翼状肩胛的出现是肩胛骨无法有效贴合胸壁的表现,导致肩胛骨稳定性变差,还可能引起肩胛周围疼痛,造成手臂上举困难等问题,严重的翼状肩还会影响胸椎和颈椎,造成高低肩、脊柱侧弯等病症。因此其并不是美丽的象征,更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翼状肩胛根据其翘起位置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整个内侧缘翘起,这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引起这种“天使之翼”的原因主要是前锯肌无力。前锯肌是将肩胛骨紧紧贴近胸壁上的最重要的肌肉,当其出现损伤,这个巨大的“螺钉”就无法有效发挥功能,不能将肩胛骨“拧”到胸壁上。

上图这是整个肩胛骨内侧缘翘起

第二种是肩胛骨下角翘起。肩胛下角翘其主要原因是大菱形肌、中下斜方肌以及背阔肌无力(部分背阔肌附着于肩胛下角)。上述肌肉都可以起到压实肩胛下角的功能,如果出现损伤,就会表现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况。

上图为肩胛下角翘起

第三种是肩胛骨内上缘翘起。造成这种类似“犄角”翘起的原因主要是上斜方肌、小菱形肌无力。上斜方肌以肩胛冈为界限,紧紧压住肩胛骨内上角,而小菱形肌亦附着在肩胛冈内上方,辅助固定肩胛骨内上角,如出现损伤,上角就会翘起。

上图为肩胛骨内上缘翘起

然鹅,实际上翼状肩胛的发生并非如前文所述仅仅与确定的责任肌肉有关系,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前锯肌无力往往伴随菱形肌功能异常;而肩胛骨内侧缘的翘起也会让附着在周围的肌肉功能受到阻碍,形成恶性循环;又比如上述三种翼状肩胛的形态可以发生在一个病人的不同时期等等。

限于篇幅,我们来分享整个肩胛骨内侧缘翘起的训练方法,即如何训练前锯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虽然网络上对训练前锯肌的方法很多,但是对于翼状肩的人来说,其前锯肌并不能很好进行募集,因此训练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募集激活前锯肌,而不是盲目的训练造成其他肌肉的代偿。

我们用最为简单常见的爬墙练习来训练前锯肌,通常见到的爬墙练习是这样子的。

很多所谓“肩周炎”患者愈是练习,疼痛越重,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并没有有效激活前锯肌。那应该如何训练呢?首先,双侧前壁屈曲90°并紧紧贴在墙面,颈部保持中立位并进行延展,胸口感觉向被人重重捶了一拳一样,胸口后缩,其目的是暴露前锯肌的力线,并将其放在拉长位,我们知道肌肉在拉长位时候更容易被募集收缩,此时前壁紧贴墙面向上移动,这时候才是让前锯肌在运动。

不要感觉这样子很轻松,如果真的找到前锯肌发力的感觉,随着前壁的上移,你会感觉到非常吃力同时伴有轻微颤抖。当找到前锯肌发力的感觉后,才能循序渐进增加其他训练的动作。

好啦,本次分享到这,欢迎加入高斯专业分享群,这里有医健结合新模式下的病例分析与讨论,这里有最新最全的功能解剖干活知识,详情请加工作人员。


长按

添加工作人员

下边是广告时间,看似简单的肌肉训练很多人都会练得千奇百怪,就是找不到目标肌肉,甚至还会受伤,这或许是你设计的动作就不对,或者压根就明白究竟是那块肌肉在哪个角度发力,所以,为了你的客户,为了你的病人,为了你自己的钱包,来到“高斯”学习功能解剖吧!“高斯”功能解剖课程易懂、易学、易用,让你摆脱死记硬背的困扰,真真正正做肌骨达人!详情同样咨询工作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