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尽调与审计有什么异同?

 吾道有涯 2018-04-10

尽职调查和审计是企业在资本运作活动时经常遇到的事务,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本文就从异同两个方面将两者讲个透彻。


基本概念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Investigation)  又称谨慎性调查,一般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是在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活动时进行,但企业上市发行时,也会需要事先进行尽职调查,以初步了解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 


审计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


共同点

都需要做财务计算,计算公司的财务数据。都包含基本的审计程序。这里的基本审计程序指客户风险评估、内控评价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两种业务都需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并依赖于此计划并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



两者差异

1. 雇佣方

雇佣审计的通常是企业本身或者监管部门。而雇佣尽职调查的通常是投资人,收购/并购方或者贷款方。


在计税、上市、年检或年报时做的是审计;而在收购/并购、股权投资和贷款时做的是尽职调查。


2.目的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地反映目标公司当前的财务情况;而尽职调查的目的更偏向寻找过去的问题以及做出对未来的预期。审计计算的是当前的价值;而尽职调查侧重于解答雇佣方(客户)的疑惑以及反映某种价值趋势。审计中我们一般假设客户是友好的,无不良动机,因此审计程序的选择比较传统,基本上照搬标准程序即可。


而尽职调查中一般假设客户是奸诈的,有不良动机,因此审计程序的选择相对灵活,会引入更多的调查来确认客户报表所称情况的真实性,包括更多的与普通工人接触聊天、上下游企业询问,以及收集任何其他相关的第三方证据。

 

3. 途径

审计是通过资料进行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给出结论及报告。



而尽职调查,通常包括财务、法律和业务三方面;而且基于目的的不同,尽职调查并没有专门的「准则」,而是根据需求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


4. 执行人

基于第三点,审计的执行人通常是审计师或者说会计事务所;而尽职调查通常会包括审计师、律师以及业务专家。



第三方尽职调查;即雇佣专门的第三方团队进行DD。而这些第三方团队中,通常会包括大量的审计和法律从业人士,以及不同行业的专家。第三方尽职调查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供专业意见,会更详尽严格。说起来,就是「被动保证」。


5. 重点

审计的重点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而依据多是过往的会计记录、合同协议和公司运营资料。


而尽职调查除了在纸面上的探索之外,还需要实务上的调研,需要了解对象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对象产品的市场前景,客户分布、竞争对手、供应链,会测算客户复制商业模式的成本、资本需求量、对象的公司的系统架构和主要管理者背景,对象的渠道和营销模式,公司的基础硬件等等。而这些,在做审计时未必会涉及到。

 

6.报告内容

审计报告格式统一,阐述清楚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即可。而尽职调查中,大量篇幅在于对客户的分析,包括客户的收入、供应链、人力资源、法律税务合规、资本需求等等,需要进行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