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跟刘邦,这两个人如果在美国的话,项羽一定是成功的,因为他武艺高强、相貌出众,而且到处都吸引人。但是他在中国社会注定是失败的。刘邦越看越不像帝王,所以大家对他不提防,然后他一冒起来你就拿他没办法。 为什么刘邦会成功,为什么项羽会失败呢? 原因一:在中国社会,靠个人崇拜是成功不了的。 原因二:刘邦会用人,项羽不会。一个单打独斗的人要想斗过一个团队,那是没有可能的。 《资治通鉴》就有记载,有人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是“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管理启示:做干部的,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否则一上来就功高震主,最后一定被杀。成功的领导者,必然要学会包容有用的人,让他们去发挥。 易经管理智慧 怎么样把一个团队领导出来,而又不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很重要的。 曾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方法:领导第一圈的人。 你只要把第一圈人带好,他自然会去影响第二圈人,第二圈会去带第三圈,这样的话你规模再大,曾教授用一句话概括:巩固领导中心。 这个道理非常符合《易经》经常提到的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也是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的。刚开始是小规模的,元、亨、利,到贞,只是一个小圈圈;通过了贞的考验,下次元就会做大,亨利贞也就更大,然后一圈一圈都是元、亨、利、贞,元、亨、利、贞……,整个事业就这样大展宏图。 既然第一圈人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带第一圈人呢,从哪里入手呢? 曾教授建议大家从企业文化入手,即把第一圈人的共识建起来,让他们对你有信心,知道怎么表现。 知道了如何领导第一圈人,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由谁来领导第一圈人。 一、自己 企业文化可以由老板自己来带,这种叫做圣主型。历代很多圣主,他当皇帝,他本来就很行,那他就自己来带。 所以老总如果觉得我有一套,就自己来带,告诉下属这种事情要怎么做,那种事情怎么做,然后他们照自己的原则去做,就放心了。 二、请贤相 我们看历史,会发现历代皇帝有很多是不行的,那皇帝不行怎么办呢?其实这种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是皇帝不行,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能干,那个才糟糕。 如果皇帝知道自己不行,请个好的宰相来不就可以了吗?我们看刘备就是很好的案例,“诸葛先生,你来替我领这个团队”。结果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底下最会用人的就是刘备。刘备找诸葛亮,一次找不到,第二次又找他,还找不到,第三次再去,总共去了三次,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被他打动了心,诸葛亮下山的时候27岁,死的那一年54岁,54减去27正好27年。刘备磕个头,诸葛亮拼命九年。所以很多人都说诸葛亮厉害,其实最厉害的还是刘备。 你如果觉得自己有办法,你就说我是圣主,我来带你们可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请个诸葛亮来,那个叫做贤相,请个很贤的宰相来,那不就好了吗? 所以看看团队中,哪个副总最能够把团队替你带出来,就交给他带,自己落个清闲,何乐而不为呢? 三、头脑风暴 如果你不是圣主,也没有贤相,怎么办呢?其实也有办法。 你就说,我们讨论个问题,大家觉得怎么样,然后每个人都谈了,这就叫集体智慧。 三种方式都很好用,但是我们只能选一种,具体选哪一种,这是自己要去决定的。因为凡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所以自己要去衡量。 曾仕强语录 中国是集体领导,个人决策。集体领导是过程,个人决策是结果。 ——曾仕强 一个人要记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但是,这个过程可大可小。你的努力到底是要使它大还是使它小,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曾仕强 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集体主义,中国式管理则是我们常用的交互主义。 ——曾仕强
王道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 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固本培元 主要产品有王道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