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龟富兰克林》 Franklin the Turtle 作者介绍 Franklin the Turtle是拉姆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它是根据加拿大儿童文学家宝莱特·布尔乔亚(Paulette Bourgeois)的同名畅销儿童连环画改编的。《小乌龟富兰克林》的连环画在全球达到6500万册的销量。 关于Franklin的故事 故事中的富兰克林是一只小乌龟,他和朋友们一起去探索世界。像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富兰克林在犯错中学习进步。当他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个独特的可爱的角色能够和小观众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情感纽带。 就像刚刚大家听到的语音一样,Franklin每集的故事开头,都会由Franklin可以做什么而展开,如: Franklin could count forwards and backwards. He could count by twos and tie his shoes; 然后,由But引出这一集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小朋友们带入故事里,如: But Franklin was so messy that he could hardly ever find his things, even special things. Franklin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还记得我和拉姆一起看Franklin Rides A Bike这集,主要描述了Franklin学习骑自行车的故事。 我想起了拉姆刚学平衡车的时候,也遇到过像Franklin的问题,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生怕自己骑不好,也非常畏惧失败。 于是我还原了动画片里的场景,一直鼓励她,帮助她克服心理的障碍,一点点的练习,同时把在动画片里出现的training wheels, helmet, knee pads等词汇用到了生活中,帮助她内化, 最后小朋友终于get到了新的技能。 现在,每当拉姆练习小提琴,学习游泳、骑马、自己洗小内裤、洗澡的时候,我们都经常提起Franklin the Turtle。 Franklin与孩子的情商教育 我觉得Franklin不仅可以作为泛听的材料,更是一部可以带动孩子思考,具有情商教育意义的动画片。 Franklin the Turtle的故事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从情感出发,在欣赏动画片和绘本中帮助孩子们理解情节,感受故事带来的教育意义,让孩子学会表达情感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情商。 我们拿Franklin Rides a Bike这一集来说,故事中的很多情节其实正好对应了情商理论的5个维度(这套理论是由现任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以及美国心理学家John Mayer所提出的)。 根据情商理论的5个维度,我们可以在动画片中找到相对应的情景。作为父母,这些细节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和讨论。 ◆ 自我觉察 Self-awareness-recognizing feelings when they occur ➜ Franklin对自己情绪的观察, 看到大家都学会了骑自行车,自己很伤心。 ◆ 对情绪的自我管理 Self-regulation-the ability to manage emotions and impulses ➜ Franklin由不开心,逃避朋友,到后来不断的调整,在与朋友Bear、Beaver和Rabbit的对话中慢慢地化解了自己悲伤的情绪,并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 自我激励 Motivation-having a goal to reach ➜ Franklin有了明确的目标,重新树立了信心,最终get到了新技能。 ◆ 人际交往 Social skills-handling relationships ➜ Franklin在Bear打到好球的时候,会去真心地赞赏。 ◆ 同理心 Empathy-recognizing emotion in others ➜ Franklin看到Rabbit摔倒了,马上跑去问Are you okay? 表示对朋友的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