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道读经会丨心奸不奸自己知,信过自己算修行

 秦岭之尖 2018-04-11

文/陈景展

三教三物说不尽,都知收心养精神。

也有不知神出路,从来也不细评论。

除尽妄想六贼灭,精神自养不收心。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一个总结。三教三物说不尽,三教指的是道家、释家、儒家,三教的宗旨是一致的,归根结底都是要“除欲究本”。

千经万卷最终都是要让人养精神。(资料图)


三物指的是精炁神三宝,千经万卷最终都是要让人养精神,所以后面说都知收心养精神。也就是三教的宗旨是一样的,要养的那个东西也是相同的。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就是三教的正路。


身子未曾做奸情,心里行奸永不停。


果然心奸都除尽,这才算得是高明。


心奸不奸自己知,信过自己算修行。


我们经常骗过别人,但是未必骗得过自己。身子看起来像个正人君子,但是里面起心动念,想来想去,用了很多的心思。


就像一个河流一样,有很多的波涛,有很多的浪花,风波汹涌。能把心里的这个奸,这样的黑暗,这样的苟且能够除尽,那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表里如一。

里面起心动念,想来想去。(资料图)


否则外面看着像一个正人君子,可能是因为没有机会或者说外在条件压制着他,他不能成事,他不能显露,但是内心还是一个恶种子。


所以要想修道要在心里面去找,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去找。


后面说信过自己算修行,就是说你必须得自己面对自己,非常诚实的、坦然的、无情的去面对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看见自己,即便是亲属、朋友、经常往来的人,也有一些隐藏的东西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自己为了粉饰自己,包装自己,也会去刻意的夸大一些好而隐藏一些不好,给自己找借口,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于会骗过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

裸露一切,去摘掉一切面具。(资料图)


当你去裸露一切,去摘掉一切面具的时候,去问自己的良心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愧对于自己,愧对于天地,愧对于世间所有的人。我们罪孽太重了。


所以有一天你能对自己非常的袒露而无悔,我们就相信这算是一种真正的对于祖师经典的践行,也就是董清奇真人所说的这样才算修行,心奸与不奸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古代圣贤都有一句话叫“慎独”。我们在学《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时候,也专门讲过这个“慎独”。


在一个非常隐秘的空间里面,这个时候是一个人最难克服的时候,因为很多的历史上的我们看到一些阴暗的东西,一些勾当,背地里的交易,一些阴谋暗算,包括自己里面一些违背良心的一些策划往往都是秘密的,两三个人。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这个世间没有人知道。(资料图)


甚至于我们经常听到影视剧所说的,这个事你做吧,你知我知,天知地知。除过我们两个,只要我们两个不说,我们隐藏好,我们是一条船上的,这个世间没有人知道。可是有一个东西逃不过,就是因果。毕竟除了“你知我知”之外,还有一个“天知地知”。


所以能够去袒露慎独,无论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我们在面对这种背地里的交易的时候,我们还要相信,还有神明。无论你怎么去藏,甚至于是你的一个起心动念,一个最细微的一个思维,老天爷还看着呢!



那么这样的话,有一个监督,有一个对于自己的一种省察。我们的心就正了,当心正了之后,我们的行为就不苟且了,坦坦荡荡才算是一个真君子。


心里装着圣贤。(资料图)


我们在学《阴骘文》的时候讲过,有一个人外出的时候朋友带着他去玩,朋友来来往往的游山玩水,发现这个人怎么在船里面不出来。


有一个人从门缝去看他干什么,发现他在这个船上墙壁上全部挂的是历代圣贤的像,中间是孔老夫子,然后是亚圣孟子,还有范文正,把历代先贤的这些像,还有当世非常有名望的德行好的一些高人,把这些像都环绕在自己的四周,由此不断地去反省。


这个人后来做了大臣,他自己后来在写笔记说我16岁的时候,与朋友去玩游,我一点儿都不敢放松,时时刻刻心里要装着圣贤,不能因为去游玩就忘记。所以走到哪儿,圣贤的像带到哪儿,哪怕是在江上的船里面,也要把这个圣贤的像环绕,每一天去对照,称之为是功课。

不瞒心昧己,是一个点点滴滴积累的过程。(资料图)

所谓功课日日不离,时时检点,丝毫不放松。即便偶尔放松,出去游玩,与朋友交谈,圣贤的这种心还是在自己的心里面装着,与圣贤心心相印。


永远都装着圣贤,顶着圣贤,不违背天理,不瞒心昧己。而这样的一个功夫很难很难做,难的原因是它是一个点点滴滴积累的过程。


有的朋友可能会比较急,对于修行也是比较急,看有什么方法,看有什么快速的一个渠道。


其实很寂寞,就是在点滴日常之中,好像一个石匠打磨一个石块一样,要凿要去研磨,要去思考、构思。或者像一个磨刀的一个师傅去磨刀一样,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锋利,是反反复复的去磨,磨了之后再用大拇指再去刮一刮,看一看它的锋利程度,眼睛看一看,用皮肤去感知。反反复复,就是这么一个细的功夫。

要去构思,是反反复复的细功夫。(资料图)


我一直认为天下没有所谓的简易的路或者说快速的、一蹴而就的路。你看到很多奥运冠军,他们之所以得金牌,之所以在奥运会会场有那么出色的表现,并不是说单纯天赋好。


天赋只是一个部分,但是我相信天赋好的人很多很多。更在于他们自身的一个抉择,自身的一个努力,还有最关键就是日积月累,高强度、高压力的训练。


他也是一开始很狼狈的,很多动作不标准的,要看录像,要检查自己,教练再去指导他,甚至要打,要受很多的一些苦。


甚至于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要再加把劲,是自己给自己提要求,最后在精细之处,在最细微的地方求精进,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了有一天你看到几秒钟的跳水动作那么漂亮,那么精准,那么完美。

关键就是日积月累。(资料图)


这个奥运会场它并不是说在比多大的一个差距,你会发现每个选手都很棒,每个运动员都很刻苦,每个国家对于运动员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是真正这个胜利你会发现那就是那零点零几秒,很细微很细微。而这一点点,零点零一秒这样的一个提升,背后可能是好几年的汗水。


比如今年他得了金牌,那下一届2020年东京的奥运会,他能否去赶上别的选手,那么在这四年中,他可能仅仅能提升那么一点点,他要为零点零几秒守四年昼夜不停的苦。



修行也是一样的,反反复复,所以董清奇在这一段,一直在强调这个心,只有自己的心自己是知道的。我们在这里去下功夫,在心上去观察,在心上去清除。


然后至于说心外的一些东西,大众目前比较迷茫,往往更多的纠结是在物质世界里面纠结,我倒觉得完全可以放下。即便它有一些波浪,它有一些起伏,由它去。

即便它有一些波浪,它有一些起伏,由它去!(资料图)

这个好比说有一个河水,这个河水可能有波浪,但是这个水滴本质是静的。它之所以有波浪,是因为有能量,而当你心中起心动念之后,这个欲念起来了,这个能量就起来了。而这个能量起来了,自然要发于外形,变成你的行为。你在这个行为上去下功夫,那么这个心一直在起欲念。


就好像那个水在不断地起波澜一样,那你在外面下功夫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止歇的,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倒不如说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产生的能量,就像一个湖水中扔了一个石子有了涟漪,让它去撞到这个岸上,让它自己去运行,不要去管。

在外面下功夫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宁静。(资料图)


我们能下的功夫是如何能让它不再扔这个石子,如何在原动力上去减少,那么自然而然这个能量消散了。而内在的新的能量又没有起来,那这个湖水就归于平静了。

张艺谋拍那个《英雄》,其中有一个李连杰和梁朝伟的一个场景,是在四川的九寨沟,那个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有风的,好像一年只有一两天那个湖水是平静的,拍出来非常美。


把一些功夫内在的东西通过外在的艺术的形式去呈现,通过一滴水来表现人物的起心动念,表现两个高手的功夫高低。这样一个平静的湖水很难得很难得,一年只有那一两天。

心与天通,我们自然就亲近快乐!(资料图)


我们慢慢地要心存这样的湖水,逐渐去除湖水上的风,外物便惊扰不到我们,我们内在也没有涟漪。


慢慢我们就让短暂的平静变成长久的平静,久而久之心与神通,心与天通,我们自然就亲近快乐。而这样的一种亲近快乐不是死的寂静,而恰恰是一种应物的寂静。



也就是说真正的静是在动中产生的静,它处在运动之中的,然后内心是静的,这才是祖师所提倡的,让我们修的东西。


(编辑:景卿)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