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台楹联浅赏

 我的天堂111 2018-04-11
 


​ 

戏台楹联浅赏

 

 

扬州赵园,有一副引人幽思和遐想的戏台联:

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

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贵州游盘山“江山一览阁”有三副生动有趣的戏台对联。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到此,看戏时,乾隆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

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

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

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

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刚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漕,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老臣刘墉(即刘罗锅)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

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

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   

       有些戏联,肯定戏曲的社会功能及认识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最常见的如:

戏台小天地;

天地大戏台。

 

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

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看不清莫嚷,请问前头高见者;

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人观。

 

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这些对联都十分切合中国古老的文明与道德,教人以谦虚与谨慎,处处为人着想。

又如:

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

 

演悲欢寓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此两副对联把戏剧教育作用与审美情趣相结合,既概括了中国戏剧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把中国戏剧的教育意义阐述得十分清楚。

挂在戏台上让读书不多的市民看的对联,有不少是俚对,通俗而风趣,看似平平,实则语带讥锋,亦谐亦庄。如: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你看这班人,以假作真,才上台就变脸色;

他同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脚即费心机。

 

市内客官们,也要关切些艰难时局;

眼前尺寸地,不知淘汰了多少英雄。

 

盛衰何常,吾人于热闹场中看惯了;

贤愚同尽,大家从鱼龙队里混过来。

 

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

咫只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

 

既已上台,不怕大家在旁边看戏;

自能了局,何劳诸位替古人担忧

 

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

穿何等衣服,像何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