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苇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工苇茎30g 薏苡仁10~20g 桃仁
log 冬瓜仁log
上4味,以水1000ml,先煮苇茎,取500ml,去滓,下余
味,煮取200ral,分2次服,每次服lOOml。
(功效}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主证:肺痈,咳嗽,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
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副证:胸中甲错,胸闷气短。
(临证加减)
1.肺痈;脓将成,选加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连翘,
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力,促其消散;脓已成者,加桔梗、甘草、贝
母、白芷,以促之化痰排脓;咳吐浊痰量多者,加葶苈子,以祛
痰行水;肺经热重者,合泻白散,以清肺热。
2。麻疹中期,疹已透发,症见发热咳嗽痰多,口渴,呼吸
急促者,为肺热甚,本方去桃仁,加桑白皮、黄芩、贝母,以泻
肺清热化痰。
3。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属肺热咳嗽者,酌配麻杏石
甘汤、泻白散或白虎汤。
4.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见咳嗽痰多,加丝瓜络、栝蒌
皮、枇杷叶,以清泄肺热而化痰。
5.凡小儿连咳十声,不能回转,半日方回者,千金苇茎汤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温病条辨]
6.本方与丹溪咯血方(青黛、瓜蒌仁、诃子、海蛤粉、山
栀)合用,治支气管扩张咯血有良效。
7.肺炎或肺脓疡合并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本方合五味消毒
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减,可
获良效。
8.本方加减治疗肺痈:初中期,症见寒热咳嗽,吐脓痰、
胸痛等症状。胸部X线可见脓腔及炎症浸润表现。治以清热解
毒。药用苇根30~60g,冬瓜仁、蒲公英、金银花、地丁各30g,
薏苡仁15g~30g,桃仁9g,连翘15g,黄连、栀子各9g,甘草
30g。El渴加石膏、天花粉,吐血加白芨、仙鹤草。后期为体弱
阴虚阶段,中期症状未全消失,治则为清热解毒兼养阴补肺。上
组药物减味减量,加沙参、麦冬、白蔻仁、黄精等养阴补肺药
物。[四川中医,1990,fy,:19]
9.本方加味治疗大叶性肺炎:药用鲜苇茎、生薏苡仁、鱼
腥草各30g,冬瓜仁15g,桃仁、黄芩各9g,桔梗、甘草各
4。5g。随症加减,每日1一2剂。阳建中医药,1984,《4,:u]
10.本方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药用鲜芦根30g,冬瓜
仁、生薏苡仁、炒莱菔子、浙贝母各9g,桃仁、杏仁各6g,银
花、连翘、黛蛤散、鱼腥草各lZg。咳甚加炙冬花、炙紫菀;痰
多加全瓜蒌、天竺黄;热不退加生石膏;胸痛加广郁金,同时加
重桃仁用量。[浙江中医杂志,1991,c5,:203]
11.本方加味治疗百日咳:药用鲜芦根12g,生薏苡仁、冬
瓜仁、甜杏仁、百部、川贝母各6g,桃仁4.5g,甘草3g,枇杷
叶(炙)6g,鲜梨皮工个。加水煎,分二次服。1—3岁儿童均
适用此剂量.若咳血、衄血者加茅根、藕节各9g,呕吐加竹茹、
代赭石各6g,痰多加莱菔子6g。[江西医药杂志,1966,《l,:43]
12。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单纯用鲜芦根
30g,冬瓜子、薏苡仁各12g,桃仁、枣仁、前胡、柴胡各4.5g,
苏子、莱菔子、玉蝴蝶各6g,胆南星3g。每日工剂,分3—4次
温服,年长儿可一次顿服。[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c10,:26]
13.苇茎汤加味治疗悬饮:经胸透证实为一侧胸腔积液,经
用千金苇茎汤全部治愈。药用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
梗、杏仁。肺热加葶苈子、鱼腥草、双花;胸痛加瓜蒌皮、薤
白、元胡;气虚加黄芪、党参;胁痛加柴胡;内有伏热加白茅
根、桑白皮;结核性者加百部、黄芩并配合抗结核药。[江西中医
药。1980,(4):64]
14。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上颌窦炎:基本方为芦根30g,桃
仁lOg,薏苡仁、冬瓜仁各15g。热盛者加银花、连翘;鼻塞重
加辛荑、苍耳子、路路通;脓浊涕加桔梗、白芷、葶苈子;清涕
加细辛、桂枝;黄脓涕加连翘、忍冬藤.水煎服,每日一剂,工2
剂为一个疗程。[浙江中医杂志,1993,c5,:213]
15。苇茎汤加味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诊断标准:①症状:右
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寒,恶心呕吐。②体征:右下腹明显压痛,
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可触及固定包块,质软、有波动感,腰大肌
试验及闭孔肌试验(+),舌质红或绛,苔黄厚,脉洪大而数.
③右下腹包块穿刺可抽出脓性液。④白细胞总数或中性明显增
高。⑤B超可见回盲部有一液性暗区。具备①②③④或①②④⑤
即可确诊。基本方为苇茎、薏苡仁各60g,冬瓜子30g,桃仁
9g,生黄芪90-120g,大黄20~30g(后下)。水2次,共取汁
500ml,分两次温服。热毒盛者加双花、连翘;寒热往来者加黄
芩、柴胡;少腹坠胀者加乌药、枳壳;气虚重者配四君子汤,瘀
血重者配四物汤.
16.苇茎汤在眼科病的应用:认为方内药性作用于肺胃二
经,故非仅肺痈必用之方,诸凡肺胃积热而引起之各种疾病均可
应用,且苇茎中空专于利窍清热,凡因火邪上逆而引起之眼病均
可适用,如天行赤眼,金疡五粒,白珠俱青,花翳白陷,色似胭
脂,神气枯瘁,但各总症的归纳要有以下几点:①眼病以外障为
主;②舌赤少津,红干少苔或舌赤苔黄而燥;③脉数、滑数或洪
数、洪大有力;④其他体征:面色红润,鼻干,鼻孔发热或鼻疮
糜烂,咽干口燥,喜饮冷;或咳嗽声哑,干咳少痰。根据眼科不
同兼症,佐用其他药物,如渴烦热较甚加知母、天花粉,兼大便
不畅加杏仁、麻仁;大便秘结加郁李仁或加大黄、芒硝,兼干咳
或痰黄加杏仁、贝母、竹茹;如咳嗽声哑,且兼壮热者加桑叶、
枇杷叶等。眼病而兼鼻衄加荷蒂,兼口疮合导赤散。[浙江中医杂
志,1964,(3):15]
17.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草各30g,薏苡仁12g,粉丹
皮9g,栀子、桃仁各12g,延胡索、川楝子各9g,乳香、没药
各4。5g。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治急性盆腔炎,湿热毒壅盛,
高热头痛,下腹疼痛,拒按,黄带质稠秽臭,小便黄赤,大便秘
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名银翘红酱解毒汤。[上海中医学院]
18.桔梗、银花、薏苡仁、甘草节、黄芪、贝母、陈皮、白
芨、葶苈。凡右胁按之必痛,但服此汤,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已溃即愈,名肺痈神汤。[医宗必读]
19.本方去苇茎,加牡丹皮。治肠痈,名肠痈汤。[千金要方]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癣。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办半升 .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
当吐如脓。
(词语注解} ①胸中甲错:指胸部皮肤粗糙如鳞甲状。
(经义阐释罩 本条论述肺痈脓已成的证治。本方主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之
肺痈,表明本证为肺痈已成,热象不剧,病势较为缓和者。由于痰热蕴肺,肺气不利,故
见咳嗽,胸满。热入肺家营分,内扰心神则烦。瘀热蓄结,痈脓已成,热毒聚于局部,乃
有微热。痈脓既成,气血腐败,胸部皮肤失于营血的濡养,故胸中甲错。当此之时,宜
用清肺泄热,化瘀,排脓治疗。
(方药评析) 方中苇茎能清泄肺热,瓜办苡仁则皆能排脓消痈,而瓜办还可化痰,苡
仁兼以除湿,桃红活血化瘀为其助。诸药同用,清热泄肺不嫌缓,排脓清痈不过峻,故
不仅主治肺痈瘀热蕴蓄脓成者,还可用于肺痈未成或将成之时。
(文献选录] 徐彬:此治肺痈之阳剂也。盖咳而有微热,是邪在阳分也,烦满则挟
湿矣。到胸中甲错,是内之形体为病,故甲错独见于胸中,乃胸上之气血两病也。故以
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泻血分之结热,薏苡下肺中之湿,瓜办清结
热而吐其败浊,所谓在上者越之耳。(《金匮要略论注》)
魏荔彤;肺痈欲成未成之际,图治当早者也.苇大芦小,一物也。苇茎,与芦根同
性,清热利水,解渴除烦;佐以薏苡仁下气宽中;桃仁润肺滑肠;瓜办亦润燥清热之品.
再服,当如吐脓,可见为痈虽结而脓未成,所以可治也,较之葶苈大枣汤,皂荚丸,皆
得预治之法,仲景所谓始萌可救者。(《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约
尤怡:此方具下热散结通瘀之力,而重不伤峻,缓不伤懈,可以补桔梗汤、桔梗白
二方之偏,亦良法也。(《金匮要略心典》)
按:徐注本证为邪在阳分,魏注是脓未成,二说可参。尤氏解析此方总的特点,颇
为合宜。
(临床应用) (1)治疗肺炎:严氏等用本方;加味治疗大叶性肺炎30例,结果:
痊愈26例,好转4例。退热时间多数在1一5天。症状消失多数在5—10天.X线阴影多
数在2周内完全吸收。方药组成:干芦根60~120g,生米仁、冬瓜仁各30g,桃仁3—6g。
并随症加味:血痰多者,加茅根、侧柏叶;邪热炽盛,加银花、连翘、或鱼腥草注射液
肌注;胸痛,加郁金、橘络;咳嗽痰多,加苦杏、浙贝;便秘加大黄。
(2)治疗肺痈:据报道用本方加味治疗肺痈16例.结果:治愈13例,好转2例,
无效工例,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为81.2%。治疗方法:初中期用苇茎汤加清热解
毒药;晚期加养阴益肺药。
(3)治疗肺脓疡:何氏以本方加桔梗汤化裁,治疗12例经X线胸透确诊的肺脓疡,
症见畏寒发热,吐腥臭脓血痰。除1例因故中断治疗外,其余11例均痊愈。作者介绍,
服药期间应以鱼腥草30g,红枣8枚,煎汤代茶。此外,桔梗、象贝母各lOg,甘草3g,
鲜苇茎150g,煎服3剂。脓痰渐少,腥臭亦减,夜已能卧,前方续进工周。咳减脓质渐
消,胸痛亦止。终用养阴清热化痰之剂善后。
(4)治疗百日咳:王氏以本方加百部、川贝、枇杷叶等,治疗17例百日咳,皆获
愈。李氏亦用本方治疗百日咳75例,均服4—8剂便痊愈。
(5)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庞氏以本方为主加前胡,胆星、杏仁、白前、苏子、
莱菔子、玉蝴蝶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00例,治愈169例,无效31例,治愈率为
84。5%。
(6)治疗脓胸:陈氏以本方为主,治疗1例结核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痿辨为肺痈,
以咳嗽胸痛且闷,咯血胁胸胀较甚,每周必行穿刺,穿出液为脓血,量多为特点,服药
20余剂诸症渐退,脓痈消失.此外,还配服犀黄醒消丸。
(7)治疗眼疾:姚氏用本方治疗天行赤眼、金疡玉粒、白珠俱青,花翳白陷,色
似胭脂,神气枯瘁等眼科疾病。
(8)治疗鼻窦炎:王氏用本方加味治疗54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结果:显效22例,
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方药组成:芦根45~60g,冬瓜仁25g,薏
苡仁30g,桃仁lOg,鱼腥草、黄芩各15g,桔梗lOg,川芎6g,白芷lOg,生甘草6g。每
日l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9)治悬饮:据报道,用本方加味治疗悬饮工2例(全部病例均经胸透证实为一侧
胸腔积液)结果全部治愈。方药: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加减:肺热加
葶苈子、鱼腥草、双花;胸痛加瓜蒌皮、薤白头、玄胡;气虚加黄芪、党参;胁痛加柴
胡;内有伏热加白茅根、桑白皮;结核性者加百部、黄芩,并配合抗痨药。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2.伤寒·金匮要略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