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扑克投资家 实体产业和金融领域第一新媒体平台 碧蓝海景下的黑金荡漾:东南亚第二原油生产商

 q1338 2018-04-11

文 | Trancy  来源 | 石油圈 ,ID:oilsns  编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马来西亚的能源产业是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近年来,该产业已占马来西亚GDP近20%。2010年实施的新税收政策和投资激励措施刺激了马来西亚深水和边际油田的勘探开发活动,同时也提高了能源效率、促进了替代能源的发展使用。此类财政激励措施是该国经济转型策略的一部分,马来西亚希望,到2020年,其能利用能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亚洲顶级能源大国。

马来西亚另一战略是要将该国能源业打造成集存储、贸易、发展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并借此引入新兴技术和下游服务项目,使其有能力同亚洲其他产油国相竞争。

马来西亚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马来西亚紧邻马六甲海峡东岸,主要由马来西亚半岛组成,东马来西亚包括沙巴州和沙捞越州。马来西亚紧邻南中国海,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周遭海洋油气争端不断。尽管其已与越南、文莱、泰国解决了双边问题,但其与印度尼西亚在Celebes盆地的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

随着该国深水勘探活动逐渐向南中国海领域延伸,其与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也将存在潜在领土争端。

近年来为提高马来西亚现有油气产量,该国引入了一系列上、下游油气项目。现任执政党——国阵党(BN)对促进碳氢化合物的投资具有重大意义,该党也将继续促进油气生产、调整能源部结构,以吸引更多投资、提供更多财政激励措施来提高新能源使用率和发展能源基础设施。

2014年,油价、气价均遭遇了“滑铁卢”,马来西亚的出口收入和油气投资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然而,为降低财政赤字,该国在过去几年减少了终端用户能源补贴,并提高了消费税。

未来几年,马来西亚将注重发展能源多样化,并将着重关注下游产业发展态势,努力将马来西亚打造成亚洲油气贸易中心。

马来西亚一次能源消耗量

除去对外贸易,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第三大能源消费国。2014年,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液体燃料占该国能源总消耗的80%,煤炭占17%,水力发电占1%,可再生能源占2%(图1)。

马来西亚严重依赖油气维持经济增长的情况,致使该国政府决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来改善能源结构。在注重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制造业的当下,该国也通过成本效益和燃料供应多样化等手段来确保能源安全。同时,电力部门最近对燃煤电力的投资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提高煤炭需求量。

石油和其他液体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二大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生产商,位列印度尼西亚之后。其中,大部分原油都产自深水项目。

据《油气杂志》(OGJ)报道,截至2017年1月,马来西亚已探明原油储量达36亿桶,是位列中国、印度和越南之后,亚太地区原油储量居第四位的国家(图2)。

马来西亚油藏主要分布在海上,而海上大陆架又分为三个生产区域,即马来盆地、西部近海马来西亚半岛和东部沙捞越、沙巴盆地,稳定产油区包括Tapis、Miri、Kikeh和Kimanis。尽管过去十年间,马来西亚东部深水区域勘探开发活动较为频繁,但目前该国约40%的原油储量却分布在马来盆地,且多是浅海区域中轻质原油。

一、组织结构

马来西亚的能源政策由经济规划单位(EPU)和实施协调单位(ICU)共同制定和监督,两部门所处理的相关事宜也都向马来西亚总理做直接汇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NOC)Petronas拥有马来西亚所有油气勘探和生产项目的所有权,并负责管理所有相关许可程序。同时,马来西亚总理直接掌控Petronas及其董事会的任命。

Petronas拥有马来西亚绝大部分油气区块的股份,该公司2016年的税收、股息占全国20%以上,是该国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自1974年创办以来,Petronas现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综合油气公司,并与全球70多个国家上、下游企业有业务往来。同时,Petronas在马来西亚所有上游产量分成合同(PSC)中持有股权。

目前,埃克森美孚、壳牌和墨菲石油是马来西亚产油量最高的外国油企。2015年,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曾在马来西亚购买墨菲石油在该国30%的油气资产,以扩充印度尼西亚产油量。为吸引如西班牙Repsol、瑞典Lundin Petroleum等同层次的其他国外油企来马投资,马来西亚能源部也在投资方面提供了新机会。

马来西亚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也在通过补贴形式缓解国民燃油负担。但曾经的高油价和不断上升的原油进口量使得该国政府能源补贴支出的压力倍增。对此,政府开始实行补贴改革,该举措也作为实现政府降低预算赤字、为国油减轻财政负担目标的一部分。

2010年7月,政府首次削减了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的补贴,目的是要在2015年之前逐步取消燃料补贴。但在2013年9月,马来西亚汽、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0.5%和11.1%,公众对此的不满情绪也使得改革步伐前进缓慢。2014年11月,马来西亚才正式停止对汽油和柴油进行补贴。

二、勘探和供应

2016年,马来西亚石油和其他液体产量约为74.4万桶/天,这比2013年的历史低点增长了15%,但低于该国2003年84.2万桶/天的产量高峰(图3)。

目前,马来西亚超过四分之一的原油都产自马来盆地近海Tapis油田。但由于油田老化,该国产油量正面临全线下滑,尤其是马来西亚半岛浅水区域的大油田。自2014年以来,该国开始从Lundin Petroleum公司负责运营的新Bertam油田和Gumusut-Kakap油田等处获取石油,以抵消油田老化带来的产量下降,并借此扭转过去十年来产量下滑的趋势。

通过开发新油田,同时增加老化油田采油投入,马来西亚目前产油量保持在稳定状态。

自2003年以来,虽然该国产油量时有下滑,但其国内原油消费量却大幅上涨,进而导致该国原油出口量下降。对此,Petronas正在努力吸引投资,并通过先进的采收技术(EOR)提高现有油田的产量。同时,借助风险服务合约(RSC),该国也可开发小型、边际油田。

国际石油公司(IOC)也在沙捞越和沙巴盆地深水区域发现了新资源。但这些深水油田对开发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马来西亚和外国能源公司对该区域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为抵消老化油田下滑的产油量,2013年,Petronas增加了马来西亚油气板块勘探开发活动的支出,以期提高产量。但自2014年油价暴跌后,Petronas宣布将削减2016-2020年间112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低油价使得该国上游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导致一些国际油企放弃了在马来西亚的油气合同。

提高采收率项目(EOR)

为延长马来西亚老化油田的生产年限,Petronas正进行约10个EOR项目。2014下半年,埃克森美孚开始与Petronas合作,共同开发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Tapis EOR项目。埃克森美孚和Petronas采用注入气水段塞的方式,延长了Seligi、Guntong、Tapis、Semangkok、Irong Barat、Tebu和Palas这七个老化油田的开采年限。该项目预计能使这类老化油田的开采时间延长25年,并使目前生产总量增至3.5万桶/天。

2012年,壳牌和Petronas宣布共同投资沙捞越和沙巴海域上两个EOR项目的化学注入技术,期限为30年。2014年,Petronas Baram三角洲的EOR产量分成合同(PSC)扩充了天然气生产一项,此类天然气将用于辅助石油开采的气水段塞,同时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天然气需求。2016年,壳牌同意向马来西亚Hibiscus Petroleum出售其在沙巴北部EOR项目的股份。

风险服务合约项目(RSC)

除了EOR项目,2011年,马来西亚也在其小型边际油田中实行风险服务合约,以此来最大化激发其产油能力。据Petronas估计,马来西亚有100多个边际油田,石油储量约达5.8亿桶。风险服务合约规定,项目拥有者Petronas将与提供服务的国内外承包商共同承担项目风险,承包公司也将获得成本补偿和投资回报。

自2011年以来,作为RSC许可轮的一部分,Petronas已授予了6份风险服务合约。2016年末,6份合约中已有5份开始了油气生产,其中包括Berantai油田和Kapal、Benang、Meranti、Balai等集群。2014年,这些区域的总产量超过3万桶/天。受低油价影响,2011年授予Barantai和Balai集群的两份RSC在2016年宣布终止。此外,位于马来西亚半岛Ophir油田的第6份RSC预计将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深水项目

马来西亚正在开发沙巴州近海区域的若干重大项目,这类项目可能会促进马来西亚未来十年的原油生产。墨菲石油与Petronas联合经营的Kikeh油田是马来西亚首个深水油田。Kikeh油田于2007年上线,产油潜力可达12万桶/天,但其2015年的预计产量却仅有1.5万桶/天。Siakap-North Petai油田是2014年划归到Kakap油田的卫星油田,该油田产量峰值达3.5万桶/天,恰好能够抵消Kakap下滑的产量。

Gumusut-Kakap项目是沙巴州近海的另一深水项目,其在该区域首次使用了深水浮式生产系统。Kakap油田于2012年投产,产量达2.5万桶/天。而Gumusut油田投产于2014年,是当前马来西亚产油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两油田产量已平均达到10-12万桶/天,最大产量可达13.5万桶/天。该项目股权分配为壳牌33%、康菲33%、Petronas20%、墨菲14%。目前,该项目能通过管道与马来西亚Kimanis的沙巴油气终端相连接。

第三个深水项目是位于沙巴州西北部的Malikai油气田,Malikai项目使用了张力腿平台,并应用了一系列先进深水钻井技术,产量峰值为6万桶/天。Malikai于2016年投产,壳牌是该项目的运营商,并拥有其35%的股份。此外,康菲拥有其35%股份,Petronas拥有30%。

三、石油管道

马来西亚管道网相对有限,其产品陆运主要依靠油罐车和卡车。马来西亚主要石油管道连接着马来西亚半岛的近海油田和陆上存储、终端设施。

其中,Tapis管道始于Tapis油田,终止于Terengganu的Kerteh工厂,Jerneh的冷凝水管道也是如此;沙巴管道网也将海上油田与陆上Labuan石油终端相连接,随着Kebabangan集群和Malikai、Gumusut- Kakap、Kikeh油田项目逐渐开发,沙巴管道网也在逐渐扩建。

同时,始于印度尼西亚Dumai炼油厂的一条国际管线也连接着另一端马来西亚Melaka市的Melaka炼油厂,而另一条始于Melaka炼油厂的石油管线也经由Dickson港的壳牌炼油厂连接Klang Valley机场和Klang石油配送中心。此外,其他几条石油管道也连接着海上油田和沙捞越陆上Bintulu石油终端。

四、石油贸易

2016年,马来西亚是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该国每年一半的产油量都能用于出口,且其出口量在2016年创下8年来新高,达33.3万桶/天。且由于出产的原油质量较高,马来西亚原油几乎全部出口至亚太地区,其中亚洲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包括印度、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同时,该国也能获得较其他地区稍高的溢价。

为满足炼化和国内消费需求,马来西亚也从中东及其他地区进口成本低廉的重油。2016年,该国用于炼化的原油进口量约为20万桶/天。
由于亚洲其他地区石油需求疲软,近年来该国石油产品进口增长速度已远远快于出口速度。且经济增长疲软、天然气与煤炭等其他燃料竞争等因素,也使2015-2016年该国石油需求增速逐渐放缓。

马来西亚天然气产业

马来西亚坐拥交通要塞,不仅石油方面天赋异禀,在天然气方面,该国也是继卡塔尔和澳大利亚之后的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过去几年,马来西亚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迅猛,但天然气产量却有所下滑。这种情形也促使该国创建了第一座再气化终端,以作为另一个天然气供应源。

据OGJ统计,截至2017年1月,马来西亚已拥有42万亿立方英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是亚太地区第五大天然气储备国(图4)。目前,该国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东部沙捞越近海区域。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增加,也使得马来西亚半岛下降的油气储量得以恢复。

一、组织结构

与石油部门类似,马来西亚政府掌控该国天然气价格,国有Petronas也主导着整个天然气行业。该公司垄断所有上游天然气开发活动,并在下游和LNG贸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多数天然气生产都来自于Petronas与外国油企合作运营的产量分成协议。

壳牌仍是该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也是马来西亚深水项目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除壳牌外,墨菲、康菲、Nippon Oil和三菱也是在马来西亚投资上游天然气田的国际石油巨头。

马来西亚天然气公司(Gas Malaysia)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非电力用途天然气分销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可以在马来西亚半岛运作的能源企业。此外,沙捞越天然气分销公司服务于沙捞越天然气消费者,70%的股份由政府持有;沙巴能源公司在沙巴州运营天然气资产。

二、勘探生产

过去二十年来,马来西亚干气产量稳步上升,2015年已达到2.2万亿立方英尺(Tcf)。加之过去两年投产的项目,该国政府估计2016年其产量将接近2.4Tcf。过去十年,该国天然气消费量约占其生产总量的50%,但增长速度较慢(图5)。据马来西亚政府统计,2014年电力行业占天然气消费量的62%,工业部门占37%,其余消费来自民用,商业和运输业。

近年来,国内能源需求上升、LNG产量下滑等原因使马来西亚天然气供应倍感压力,这也迫使该国积极寻求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目前,几个进行中的项目将在短期内增加马来西亚天然气产量,但从长远来看,该国仍需吸引更多投资,并引入新技术开发深水资源。

三、天然气管道网

马来西亚是亚洲天然气管道部署最广泛的国家之一,1998年完工的Peninsular Gas Utilization(PGU)项目,扩大了马来西亚半岛天然气业的输送能力。PGU系统全长1550英里,输送天然气能力为0.73万亿立方英尺/年。此外,在Kertih,天然气管道也连接海上气田和天然气处理厂;沙捞越近海气田也与Bintulu LNG设施相连。但在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天然气管道部署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LNG贸易

作为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图6),马来西亚东部天然气储量相当可观,该国也准备扩大2017年LNG出口量。但因马来西亚半岛消费需求日益增加,进而造成天然气供应短缺,使得其扩张计划一再受阻。这迫使Petronas不得不在西部地区建设该国首个LNG进口终端,以增加天然气管道供应。

LNG出口

马来西亚2016年LNG出口量为1.2万亿立方英尺/年,占全球LNG出口量10%。通过与其他国家贸易商和公用事业单位达成中长期供货合同,马来西亚每年向亚洲出口大量天然气,其中日本占62%、韩国占16%、中国占11%、台湾占10%(图7)。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也向Petronas LNG公司出售LNG,通过Petronas,马来西亚的LNG产品会销售至世界各地。

LNG进口

虽然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国之一,但目前该国天然气供需之间却存在着地理差距。马来西亚主要产气区位于沙捞越和沙巴地区东部,但为满足电力和工业部门需求,马来西亚半岛西部天然气需求近年来却大幅提升。为此,Petronas也从现货市场购买天然气,并大力开发再气化终端,以满足天然气消费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