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读红楼(3) 刘姥姥才是贾府的救赎者
我这里说的“救赎”,不是将原先是你的但归另一个人所有的财产重新买回来的意思,它的本意偏重与“拯救”接近。 众所周知,刘姥姥跟着闺女住在狗儿家,狗儿家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叫板儿,一女孩叫青儿。狗儿家跟众多农庄人家一样,生活艰难,甚至还不如有的人家,因为快到冬天的时候,连冬事也未办。是刘姥姥带着板儿厚着脸皮,忍耻化到了二十两银子,才接济得狗儿家度过的那个难捱的冬天。因此,一定有人看了题目会说:刘姥姥,她?怎么成了贾府的救赎者。 听我道来。 且不说宁府,单表荣公死后贾代善袭官,这贾代善即贾母的丈夫,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袭官,其子贾琏;次子贾政,为工部员外郎,也就是贾宝玉的父亲。 有心的读者,从上面简单的交待中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整个荣府(包括宁府在内),只有一个贾政在上班,其余所有的人,都在宁荣二公的福荫下吃闲饭。 想想都可怕,一个几百人的大家族,除贾政以外,再没有做事的人,就凭着冠冕堂皇的空饷过日子,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我们看到,男人,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如焦大说的:“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诸多女人呢,以贾母为代表,天天山珍海味,吃饱了就是赏赏菊花,看看戏,过过生日,串串门,女孩儿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再做做女红写写诗,除此无他。 贫穷的向往富贵,岂不知如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家,其精神生活却是如此的贫匮,贾母就曾对第二次来贾府给他们送花果的刘姥姥说:“……我都不会,不过嚼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顽一回就完了。” 是刘姥姥的到来,给荣府带来了一丝生气,使得那些只知道山珍海味的姑娘们知道,原来,生活还有另一种颜色,而这种颜色,要比大观园自然淳朴,别有风味。贾母就特别喜欢姥姥带来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对刘姥姥说:“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而吃。”贾母如此,那些年轻的太太媳妇姑娘们,又何尝不想尝尝鲜呢?或者可以这样比喻,大观园,对于贾府的许多人来说,犹如一个可以随时放风的看守所,而刘姥姥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带有泥土气息的田野之风,让许多与之接触者的内心都为之一动: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 刘姥姥的到来,给贾府带来了少有的笑声。我们看到,衣衫褴褛,说话粗俗,土里土气的姥姥,已然成了被取笑的对象。贾母要带姥姥看看大观园,众女眷自然陪同。来到李纨居住的稻香村时,凤姐一把拉过刘姥姥来,“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众人便笑个不住。走到照相馆,“翠竹夹路”,“苍苔布满”,正提醒姑娘们“可惜你们那绣鞋,别沾脏了”,自己却咕咚,跌了一跤。于是众人都哈哈的笑起来。大家来到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鸳鸯和凤姐等故意捉弄刘姥姥,给她“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有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姥姥桌上,姥姥便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大家便有都笑起来。后面还有诸如“我且肏攘一个”、又夹不起来掉到地下,满地去捡、吃醉酒不择路睡在宝玉房里,“鼾声如雷”,满屋“酒屁臭气”等等不一而足。 读以上情节,在也跟着书里人物笑话刘姥姥的同时,我似乎更可怜住在荣府的众生男女。她们除了吃喝玩乐,还有什么?钗黛们还可以写写诗,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以及那些姨娘丫头们呢,吃两口,睡一觉,和孩子们玩玩也好,听信谗言,拿丫头们出气,假装善人也好,费尽心机,逞强摆谱也好,都不能说她们享福,倒不如说是受罪,那福享到一定的程度,必物极必反,其精神穷到几近一无所有了。 可刘姥姥,活得是那样坦荡,她是穷,但穷得真实,她可以不顾脸面去化缘;她七十五高龄,仍坚持劳作,除了从今年开始,“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身子骨依然硬朗;她知恩图报,新鲜花果一下来,第一茬就赶紧送到贾府里来;她当然知道,贾府的姑娘媳妇们是在拿她取乐,但她甘心情愿,一点也不难为情,倒是以自己的自然本性,演绎出了一个农村老太太的真实面目——从而,让贾府上下领略了一种真实而鲜活的人生。我想,当刘姥姥离开,那些开姥姥玩笑,跟姥姥热闹的人,夜深人静之时,当对自己贫匮精神有所反思吧。 还有更实在而重要的呢! 从第五回巧姐的判词“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和曲词“幸亲娘,积得阴功”来判断,刘姥姥便是贾府势败,巧姐遇难时的救命恩人。 先是凤姐病重,已至“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的地步,这时,刘姥姥来了,她宽慰凤姐“怕不是撞着了什么吧”,遂答应在屯里替凤姐求菩萨神灵,而且坚决拒绝凤姐在手腕上退下的金簪,说病好了,“花上几百钱就是了,那用这些”。说着,就忙忙地赶出城去了。 我们都清楚,王熙凤的病,此时已病入膏肓,哪里是磕头跪拜神佛可以奏效的,但姥姥的热心和承诺,无疑给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凤姐以极大的心理安慰,此姥姥之功德也。 关于巧姐,有读者并不认可后四十回设计的结局,一般认可是被她的舅舅王仁卖到了烟花巷,后被刘姥姥折卖田地救出,与板儿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现存第一百一十九回里,是贾环和王仁并邢夫人等设计要将巧姐卖给卖给外藩藩王做妾(实际外藩原是要买几个使唤的女人),被刘姥姥知晓偷出,用车拉回村里藏起,后贾琏外出而归,警报解除。姥姥倒是提起村子也有大户人家,凤姐病中依允,但终未落实。 不管是哪种具体结局,都不能否认刘姥姥就是巧姐的救命恩人,否则,即使是侯门千金,也难逃噩运。 综上所述,才有了本文的题目——刘姥姥才是贾府的救赎者! 杜君英,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赵庄师范,后修专科,继而本科。40余年,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目前已退,退而不休,春泥护花,周末带学生,依旧致力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余热散发进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