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心雕龙》与镇江【转载】

 黑龙江波涛 2018-04-11

南山文苑(01)

【南山文苑】

 

镇江南山文苑是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及其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而建的一座主题性公园。园内林木葳蕤、清池漪漪、藤蔓叠翠、绿意盎然。文心阁古雅朴实,雕龙池、知音亭与其主体楼阁配置有序、相得益彰。

南山文苑(02) 
南山文苑(03) 
南山文苑(04) 
南山文苑(05) 
南山文苑(06) 
南山文苑(07) 
南山文苑(08) 

南山文苑(09) 
南山文苑(10) 
南山文苑(11) 
南山文苑(12) 
南山文苑(13) 
南山文苑(14) 
南山文苑(15) 

南山文苑(16) 
南山文苑(17) 

南山文苑(18) 

南山文苑(19) 
南山文苑(20)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千年古刹定林寺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为刘勰故居所在地,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寺内三教堂供奉儒、释、道三教,是山东省现存唯一一座三教寺。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东面略微开敞。三峰名称的由来有神话传说:远古时代,有位神仙云游到此,见沭河一带土地肥美,碧水长流,桃红柳绿,景色宜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青山点缀。于是,他便从远处挟来一山安放在此。既“佛来峰”。后来水神漂游到此,见独峰耸立,孤单无侣,也施展法力,从水上漂来一山与佛来峰相依为伴,即“浮来峰”。两峰相联不成格局,一夜之间不知又从何处飞来一山,座落在两峰南面作为屏障,即“飞峰”。于是,三峰耸峙,如龙蟠虎踞,迤逦连绵。世代相传,人们把三峰统称浮来山。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约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大雄宝殿建筑雄伟,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明朗,典雅大方,颇具北方古建筑风格,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七搂八扎一媳妇”来历。   据说古时候,在山东莒县有2个书生去赶考,走到浮来山突然下起了雨。他们赶紧找地方避雨。 他们看到路边有一棵大叔,就急忙跑到树下避雨。银杏树庞大的树冠几乎遮住了整个天,很粗很粗。 这时候,一个书生问,这棵树得多粗啊?另一个说,我搂搂看。   他们开始了量树。一搂,两搂,三搂.......七楼     到七搂的时候,他们看到有位妇女也在树下避雨。如果再搂,就会碰到那位妇女的身体。怎么办呢?
      另外的书生就挨着搂树的书生扎了起来,到那位妇女身边的时候,共八扎。加上那位妇女,这棵大树就有 “七搂八扎一媳妇”粗了。你说这棵银杏树有多粗?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院内银杏树,树龄达3500多年,树高26.3米,周粗15.7米,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也有人管它叫“银杏之祖”,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冠似华盖,繁荫数亩。定林寺前参天古木,这便是“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高24.7m,径围15.7m。早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与莒子曾在树下会盟,算来,树龄已有3000余年。而其在民间的传说更是有意思,传说有一个瞎汉为了量一下银杏树的径围,就让它媳妇站在树下,他开始量,用了七搂八揸,而媳妇也算了进去,就有了后来的银杏树粗为“七搂八揸一媳妇”。这棵古银杏树,虽历经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实为举世无双的一大奇观。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定林寺前的怪石峪中怪石嶙峋,古木参天,有碗口粗的藤条可做秋千,让游人留恋往返。穿过琵琶洞,你就会来到“文心亭”,三个字也是郭沫若所题。怪石峪中一碑一亭就是指的文心亭,多少人来到这里参拜一代大师刘勰都会来到这里寻找灵感,励志著书立说。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定林寺“校经楼”,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是当年刘勰校经楼,现已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有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山东大学陆侃如先生的研究著作也在其中。而陆先生所起草的刘勰生平经蒋维崧先生亲笔手书在刘勰塑像后面的屏风上面,真是字字珠玑,珠联璧合,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校经楼中陈列着历代名家的墨宝和有关浮来、 刘勰、《文心雕龙》等今古佳作,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
        从银杏树下,进月洞门,有一所清雅小院,便是定林寺的中院。院内垂槐罩地,青桐参天。桐槐深处,有一幢二层小楼,玲珑有致,造型古朴。门匾上镌刻“校经楼”三字,为郭沫若1962年题;据《南史》载,定林寺经藏,勰所也”。此楼乃为当年刘勰校经藏书之处。刘勰于此,晨钟暮鼓之余,埋头校经,直至圆寂,埋骨塔林。浮丘塔林,不只代代相传,且有资料可证。据《高僧传》:“隋仁寿中岁,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莒州)定林寺。”明嘉靖《青州府志》、清嘉庆《莒州志》均有此类论述。可惜塔林为清康熙七年(公元l668年)大地震毁坏。后人哀悼,题咏崖壁:“铁佛悯莒归地府,彦和碑碎遗荒坟”。当年定林寺最后一位住持僧佛成(卒于1942年前后),在世时曾多次指点他的墓塔遗址就在寺西。校经楼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悬挂着黑白龙、王小古等著名画家创作的刘勰肖像,两边是著名文学史教授陆侃如撰写、蒋维崧手书的《刘勰生平》和《刘勰年表》,还陈列着《文心雕龙》的各种版本和当代研究文献及纪念文章。古今文人墨客来山瞻仰者,面对这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莫不肃然起敬。触景生情,追思怀古,写诗以颂者代代有人。1978牢,中国文联副主席陶钝专程前来瞻仰,思古感今,挥毫成联:“为寻古迹留鸿迹,几见文心向佛心。”字字凝炼,掷地有声,寓意深刻,耐入寻味。这确是符合刘勰提出的“衔华佩实”、“文质相称”的文学创作宗旨的。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一整块树根雕琢形成的“一幅”中国地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风景区华人寻根馆展出的“一幅”中国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地图不是十分完整,是一幅大略图,因为南沙群岛不在其中。全图左右宽3米左右,上下高2.5米左右,由一种名叫龙眼树的树根雕琢形成,由于这种树的根是沿着地面平直生长的,所以根是平铺张开的。由这样一整块树根略加雕琢形成的这幅中国地图大略图,十分罕见。
 

 

莒县浮来山  文心雕龙 - 渔歌部落 - 渔歌部落


  刘勰 (公元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人,“东莞莒人”,即今山东省莒县。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刘勰用“文心雕龙”作为书名,是把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统一而言的,“文心”属于运思谋篇,“雕龙”属于雕琢文辞,突出概括了作者的文学观点。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书超前人,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大。

——————————————————————————————————

 

镇江南郊文苑的西北侧,夹山上下遍布竹林,是一极为幽静深邃之处。修竹万竿、幽篁森森、摇曳多姿历来是世外桃源的写照。同时,从古到今,翠竹又是提倡“居不可无竹”的中国文人的理想人格精神的图腾和化身。人们偏爱竹的高雅、尊严和清新。清汪懋麟有诗曰:“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南古竹林。”这应该是南山景区古竹林经久不息的绝唱之词。

1


南山幽竹(01) 
南山幽竹(02) 
南山幽竹(03) 
南山幽竹(04) 
南山幽竹(05) 
南山幽竹(06) 

南山幽竹(07) 
南山幽竹(08) 

南山幽竹(09) 
南山幽竹(10) 
南山幽竹(11) 

南山幽竹(12) 
南山幽竹(13) 
南山幽竹(14) 
南山幽竹(15) 
南山幽竹(16)

镇江南郊招隐山苍松翠柏参天拔地,流泉淙淙一派清幽。真所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千年已过,沧海桑田。寻踪觅迹到此,南郊林泉之间,依然绿意尽染;山风流云之下,仍旧水声潺潺。松竹存天籁,幽泉出深涧,秋阳自明丽,静谧归自然。好一幅招隐山林的水墨画卷。
南山林泉(01) 
南山林泉(02) 
南山林泉(03) 
南山林泉(04) 

 

南山林泉(06) 

南山林泉(07) 
南山林泉(08) 
南山林泉(09) 
南山林泉(10) 
南山林泉(11) 
南山林泉(12) 
南山林泉(13) 
南山林泉(14) 
南山林泉(15) 
南山林泉(16) 
南山林泉(17) 
南山林泉(18)


城市山林(01) 
城市山林(02) 
城市山林(03) 
城市山林(04) 
城市山林(05) 
城市山林(06) 
城市山林(07) 
城市山林(08) 
城市山林(09) 
城市山林(10) 
城市山林(11) 
城市山林(12) 
城市山林(13) 
城市山林(14) 

城市山林(15) 
城市山林(16) 
城市山林(17) 

城市山林(18) 
城市山林(19) 
城市山林(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