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力6:如何让小孩学好两门语言?

 UncleYoung 2018-04-11


【写在前面】


上一篇讲到了学习母语的时间表,

这一篇我们讲一讲学习外语。

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呢?




我们现在知道,语音学习有敏感期,

要从一岁之前接触一门语言的语音。

那么语法学习的敏感期呢?



【经典说】




语法学习同样存在着发展敏感期:

语言学习越早,脑就越有效地掌握这门语言的语法。










延迟接触语言会导致脑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加工语法信息。这与行为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行为实验结果显示,较晚接触第二语言会导致语法加工能力的严重缺陷。





总的来说,语言学习的许多方面都存在效率和年龄相反的关系——

外语教学开展得越早,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越好。


这与大多数国家外语教学在青少年时才开始的教育政策是不一致的。


但是,早期教育如果想获得好的效果,就必须适合年龄特征。





口音的获得也有敏感期。这种语音加工知识在12岁前学习更有效。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的一生都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青少年和成年人如果沉浸在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也能把这门语言学得“很好”,虽然某些方面将永远无法学得像早学习者那样好。



【晴妈说】


晴妈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来自经合组织,

其中的建议也来自经合组织。




晴妈一直说,自己不是专家,

带孩子只一年多,经验也不足。

因此尽量多传达更权威的建议,

这次就选了OECD的建议。


当然OECD的建议也不等于真理,

只是基于现有研究的综述。

父母们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接受。


他们的建议是:

学习外语,越早越好。




为什么早学和晚学有差别?


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说过的吗,

小孩从开口到流利,也就一年多。

科学家现在都觉得神奇。


大人从零开始学语言要几年?

为什么小孩能这么快学会一门语言?


学者认为:大脑有一套语言装置。





这套“语言装置”是先天的,

具有适合学语言的原初神经结构,

可以适应任何一种语言。


根据我们上节课引的史蒂芬.平克,

这套系统会在6岁之后缓慢卸载。


平克:“一旦儿童掌握了语言,语言习得系统就变得多余了。

如果维持这套系统需要不小的成本,那就应该将它完全卸载。”





所以,如果想要学习外语,

开始得越早越容易。

后期学外语也没问题,只不过那时候

语言变成一门学科,而非一种机能。


双语学习是否影响母语呢?

根据《奇妙的心灵》(我们之后要介绍的另一本书):

“当前的研究否定了人必须先熟练地掌握母语,然后才能学习第二语言的认识。掌握两种语言的儿童能够理解每一种语言的结构,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结构特征。在学校学习外语的学生并没有削弱母语,而是两者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说到爸爸妈妈可能最关心的:

说双语好,那该如何教外语呢?


其实这就和上一篇讲到的母语教学原理一模一样:

三要素:真人语音环境、妈妈语、互动交流。


最理想的当然是父母双方讲两种语言,

其次可以是父母对孩子教一些外语。

纯电子产品教学作用很小。


找外语学习的环境和老师也可以,

但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口,而不仅是倾听

孩子必须通过说话和反馈学会语言。


以后我们会讲到,孩子的第一母语,

会是他同龄小伙伴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