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桂枝汤加减应用21诀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4-11

七、桂枝加桂汤

【证候】心悸,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时自觉痛苦不堪,舌淡苔白。

【分析】心悸,为心阳虚之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等证,是心阳不足,下焦阴寒素盛,或表证过汗,心阳受伤,寒气乘虚上冲所致。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药】桂枝加桂汤

桂枝三钱(三两),芍药三钱(三两),炙甘草二钱(二两),生姜三钱(三两),大枣七枚(十二枚)加桂枝二钱(二两)

【原方】

桂枝五钱(五两),芍药三钱(三两),炙甘草二钱(二两),生姜三钱(三两),大枣七枚(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炙其核上各一壮。

【乙妙诊疗免煎方】

桂枝二包,芍药一包,炙甘草二包,生姜一包,大枣一包。

每日三剂

【方义】本方为桂枝汤加重桂枝用量而成。重用桂枝配甘草,更佐姜枣,辛甘合化,温通心阳而降冲逆。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共为复阳和阴,止冲降逆之剂。本方也可用桂枝汤原方加肉桂。

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三方,药味完全相同,仅桂枝与芍药的用量不同,而所主的病证有异。桂枝汤中桂芍等量,重在调和营卫而解表。桂枝加芍药汤中,芍药倍重于桂枝,于解表中重在缓解急迫而止腹痛。桂枝加桂汤中,桂枝重于芍药,意在平冲降逆而治奔豚。

【注意事项】①枢寒证:背恶寒,需加附子;②左眼角有红血丝慎用本方;③中病即止,本方不易久服,久服易患痔疮及下肢静脉曲张;④脑溢血活动期慎用。

【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21)

词解:①烧针:即较粗的针缠上棉花,蘸油燃烧,待针红,去棉花而刺入穴位。是古人取汗的一种方法,现在基本不用。

②奔豚:豚即猪。奔豚是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证候,因而也可作为病名用。

③灸其核上各一壮;核,指针刺部位所发生的红肿。一壮,指一枚由艾绒作成的小圆锥体。

【乙妙诊疗医案】

桂枝加桂汤(太阳变证,心阳虚奔豚证)

任XX,男,63岁,湖北省宜昌市人。2000年元月6日来诊,高血压病史五年,半月前因旅游中受凉感冒,经治疗不瘥来诊。主诉:胸闷、心悸加重三天,经服西药心悸虽有减轻,但不能完全控制,而且也时常感觉胸闷,气从少腹直冲胸咽,活动加重,头昏,面发热,两目发胀。查体:面部潮红,心率96次每分,心率不齐,每分钟早搏5-7次,脉细参差不齐,舌质淡,苔薄白。

乙妙诊疗万主任看后诊断:心阳虚,奔豚证。治以: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方用:桂枝加桂汤。一剂显效,心悸平,三剂心率85次每分,七剂诸症若失,巩固“心脑通片”加“冠心康”12个月,随访五年不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