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安氏 I 类错颌伴前牙反颌

 伢伢dental 2018-04-11





安氏 I 类错颌伴前牙反颌


原文题目:Angle Class I malocclusion with anterior negative overjet

原文作者:Paulo ávila de Souza1

编  者:钱 诗

责任编辑:汪 鹭



摘要

本临床病例报告描述了治疗一个8岁零9个月的女患者安氏 I类错颌、前牙反牙合及尖牙 III类关系的过程。正畸治疗采用双期治疗,第一阶段是矫形期,第二阶段包括使用固定矫治器、为上颌侧切牙改形增加空间。双期治疗结合多种牙科美容技术可以使牙齿在美学和功能上达到极好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安氏 I类错颌,整形学,口腔正畸学




1

引言

一名口腔健康的8岁零9个月的白人女性患者,因她的法定监护人认为前牙反颌影响美观而要求她接受治疗。她的主诉中没有任何牙齿功能性的问题。患者的母亲和两个姐妹有III类骨型,这表明她的面部生长方向同样不利。



2

诊断

患者的正面观表明她存在唇闭合。微笑时,她几乎不会露出上颌切牙,下颌骨偏右侧倾斜。侧面观,患者有前颌骨的缺陷和凹面型,随时间加重。下唇比上唇突出,鼻唇角变大,上述特征见图1。牙齿评估(图1,2)显示存在I类关系的磨牙和III类关系的尖牙,伴有前牙反颌。患者的下颌中线有1mm的右移,而上颌侧切牙牙冠明显减小。

全景X线照片(图3)显示所有的恒牙处于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18, #38 and #48牙在牙冠形成的初级阶段。

颅X线测量分析(头颅测量分析)(图4)显示I类骨型(ANB = 1°)。虽然SNA、SNB角值高(分别为93°和92°),上颌和下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都很好(还不错)。患者垂直方向上下面高有所下降(SN交角= 20°,FMA = 14°),伴有下颌切牙向唇突出的趋势(IMPA = 95°)。上述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初始头影测量值(A)第二处理阶段的开始头影测量值(A1)和最终(B)头影测量值。


图1原始面部和口腔内的照片


图2原始牙模


图3原始全景X线照片


图4原始颅侧位X片(A)和头颅测量分析B




3

治疗计划

针对患者的病情,建立了一个两阶段的治疗方案:第一阶段包括矫形干预,第二阶段包括使用下颌固定舌刺后进行常规正畸治疗。首先,用含弓簧的合垫式矫治器来前推上颌切牙,以矫正前牙反颌。然后,随访患者并观察她的牙列发展情况。在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将脱落前,放置下颌固定舌刺来保留替牙间隙、减少舌的活动,从而引起下颌切牙的生理收缩。此后,在# 16和# 26牙上安装正畸带环,将托槽(MBT直丝弓托槽0.022×0.028英寸)粘到上下两弓所有其他的牙齿上。依次使用0.015英寸、0.0175英寸和0.020英寸弯曲的不锈钢丝,0.016英寸和0.018英寸光滑弓丝,0.018×0.025英寸矩形线来平整牙弓、排齐牙列。保留上颌侧切牙近远中面间的空间,以后在这些区域可以通过堆树脂来改善解剖特征。保持阶段的治疗计划包括在上颌使用1.5毫米的透明压膜保持器,在下颌使用0.032英寸弯曲不锈钢麻花丝,置于尖牙间舌侧保持。


5.含弓簧的合垫式矫治器



4

治疗进展

治疗过程完全按照计划进行。首先,为了前推上颌切牙,在前区放置一个含弓簧的合垫式矫治器(图5)。前牙反颌被矫正后,用上颌活动导板来促进下颌后牙萌出,从而纠正矫正反颌引起的后牙开合。

随访患者,在其下颌第二乳磨牙脱落前,在牙齿上安装固定于#36和#46齿的舌刺。在11岁零九个月时,下颌第二前磨牙已经完全萌出后,患者拥有了除第三磨牙外的完整的恒牙列,此时需要做新的检查(图6至图9)。

在上颌第一恒磨牙上放置正畸带环,将托槽(MBT直丝弓槽0.022×0.018英寸)粘结到所有其他上下颌牙齿。按以下顺序在上颌骨和下颌骨放置整平排齐的弓丝:0.015英寸、0.0175英寸和0.020英寸弯曲的不锈钢麻花丝,0.016英寸和0.018英寸不锈钢光滑圆丝、0.018×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为了获得上弓近远中面相邻侧切牙的空间,在中切牙和尖牙之间放置压缩后的开大弹簧。通过在这些牙齿的邻面放置树脂,可以利用这些预留的空间来对侧切牙进行塑形。

一旦开始应用 0.018英寸钢丝后,在下牙弓# 36 和# 46牙间放置弹性橡皮链,配合颌间III类牵引,这不仅可以从后到前依次关闭由替牙间隙引起的残余间隙,还能加固那些牙的回收。在这个阶段,移除固定舌栏,完全关闭剩余空间。

最后,在上、下弓重新放置特定弯度和力矩的0.018×0.025英寸不锈钢弓丝,应用片段弓丝技术、放置颌间橡皮圈来调整上、下颌牙之间的牙尖吻合。


图6.治疗中期的面部和口腔内照片


图7.治疗中期的牙模


图8.治疗中期的全景X线照片


图9.治疗中期的的头颅侧位片(A)和(B)头颅测量分析



一旦所有的治疗目标已经实现,移除正畸固定矫治器,开始进入保持阶段。在上颌应用一个1.5毫米的醋烯纤维板制造的可摘矫治器,在下颌使用0.032英寸弯曲不锈钢丝制尖牙弓夹板。



5

结果

患者的最终记录(图1013)评估显示,所有的治疗目标已实现。患者面部的下三分之一有垂直向增长,上唇显著隆起,面部轮廓有了明显改善。此外,患者微笑时上颌切牙暴露明显增加。然而,唇闭合仍存在。

牙科评估显示两侧尖牙和磨牙都具有I类关系,上颌和下颌中线重合,覆合、覆盖均被矫正。颌前、左、右移动时咬合功能良好,而且牙尖最大程度吻合时恰处于正中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完成时全景X线照片(图12)表明,这些改变是在X线下未见根尖重构的情况下实现的。

按计划,颅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骨骼形态被保留,ANB角度从1°增加到2°,Wits值保持不变,仍为2毫米。面下高度有所增加(SN-GoGn从20°增加到22°而°FMA从14°增加到17°)。Y轴角从55°增加到61.5°,表明下颌在垂直方向顺时针旋转,从而改善了III类关系。这些数据如图13和表1所示。

颅X线叠加(图14)显示上颌切牙前伸,下颌有顺时针旋转的垂直增长,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面部轮廓。


图10.最终面部和口腔内照片


图11.最终阶段牙模


图12.最终全景X线照片


图13 -最后的头颅侧位片(A)和(B)头影测量。


图14.总(A)和部分(B)第一(黑色)和第二处理阶段完成(蓝色)的头颅测量分析之叠加


图15.总(A)和部分(B)初始(黑色)和最终(红色)阶段头颅测量分析之叠加




6

展望

III类错牙合畸形病因的遗传骨性因素所起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一些作者报道过常规疗法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来支持早期治疗这种错牙颌畸形,但是这种治疗的结果是不明确的。

正如先前报道的那样,存在一些上颌中央与侧切牙尺寸均衡的问题。由于侧切牙很小,为了将来使用复合树脂对其进行改进,需要增加近远中面之间的空间。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技术来平衡前牙空间,会使患者拥有更美丽的笑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