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写作练习(一)---- 十分钟学会平仄

 清风明蟾 2018-04-11

初学诗词者如何区分平仄音,非常简单,就四个字: 非平则仄。

一、普通话(中华新韵体系)

第一声、第二声(上平和下平) ,均属平声。

第三声、第四声(上声和去声) ,均属仄声。

如果依《中华新韵》创作诗词,这样区分平仄便可以了。

诗词写作练习(一)---- 十分钟学会平仄

二、中古音(平水韵体系)

因为过往历代诗词均依平水韵体系创作,而当代诗词中也有超过90%的作品釆用 《平水韵》体系创作。为了更便于学习交流,我们整个过程,将以中古音(平水韵体系) 为主进行学习。

中古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按非平则仄,平声就属于平声,其余上声、去声、入声均属仄声。由于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入声字已分派到四声中) ,因此出现了部分今古音不同的情况:

1、 中古音中的平声字基本上分到普通话的第一、二声中,平仄不变。

2、中古音中的上声字和去声字基本上仍为普通话的第上声和去声,平仄不变。

3、中古音中的部份入声字分入普通话的上声和合去声中,平仄不变。

4、中古音中的部份入声字分入普通话的上平和下平声中,平仄改变。这部分的常用字也就只有几十个,(如:合、白、幅等) 。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这些入声字,基本上和普通话区分平仄,没太大区别。

而这些入声字,也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通过以后的练习逐渐掌握则可。

诗词写作练习(一)---- 十分钟学会平仄

5、中古音中的小部份平声字,今读仄声,也有小部份仄声字今读平声,各举一例:

今平古仄

今音:zhí 平水韵:寘 例诗:

清凉寺送王彦鲁(宋·王安石)

空怀谁与论,梦境偶相值。

莫将漱流齿,欲挂功名事

今仄古平

今音:jù 平水韵:虞 例诗:

读晋史(宋·黄庭坚)

天下放玄虚,谁知与道俱。

唯馀范武子,乃是晋诸儒。

这一部份合共也就四十余字,今人创作大多将其作多音字怱略,这也无不可。如需细究,也可向我索取资料。

在刚开始练习时,大家可将上述第4第5点先怱略掉,就按普通话读音区分平仄。以后,如遇到入声字我会提醒,这样几十个常用入声字也很快便可记下。

好了,现在大家可关注下此号,也麻烦大家把本文转发一下,因为很多人还不知道已经开始。


今日练习:(学写诗词必须练习,如不随课程参与练习,文章看一百次也没用)

在回复中贴上一首诗句(最好是自己作品),并标出平仄。(如未掌握入声字,先怱略,按普通话标即可) 。如有余力,也可随便拿些诗词试下标平仄。在做对联出句,对句时也可开始标一下。

还有一点就是以下回复的号,都互粉一下,也算学友了,方便以后相互交流。

练习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其中: 白、日、入、欲、目、一为入声字),可记下。

关注并参加练习后,依课程下周赠送如下资料,有需要者可向我索取。

1、《快速掌握常用入声字》(带诗例)

2、《今古音平仄相反的韵字》(带诗例)

3、《常用可平可仄的韵字》(带诗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