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系舟

 苏迷 2018-04-11

 历朝历代遗留下来许多精美的园林,使苏州尽享园林之城的美誉。如果你细心留意,会发现苏州园林中有不少船形建筑,其实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当年,不少园主是由于官场失意、厌恶倾轧之风,而萌生隐逸之念,逃避世俗,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所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既然水浊,遁迹为上。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于是,便想到造园,想到园中设舟,以寄托此种情怀,通常称为不系舟。也有园主以及设计者考虑到苏州的地貌环境,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以舟形建筑体现其特点。还有少数文人政客,虽身遭贬谪,却仍心系天下,于是,临水建船,以告诫当权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若水,善待为是。

  其实,从建筑审美的角度来说,这些不系舟是已经艺术化的船形建筑,它们弱化了船的基本功能,浮水而行,强化了欣赏审美功能,是别具一格的临水建筑。

  作为苏州人,很自豪,如数家珍——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舫斋、同里退思园的闹红一舸……其中笔者最为欣赏和喜欢的当数拙政园的香洲,从柳荫路曲的五曲桥南望香洲,实在是太美了,那整个船形建筑的线条堪称美轮美奂。一条船包括了五种建筑样式,船头是荷花台,茶室是四方亭,船舱是面水轩,船楼是澄观楼,船尾是野航阁,因此,有人说园林中设置船形建筑,也是有效地增多了建筑的品种,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整条船的线条柔美绝伦,用陈从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糯”。糯,我认为这一个字也代表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特征,陈从周不愧是古典园林建筑的大师,糯,就是柔美似水。最令人叫绝的是,登船的小桥竟然故意不设栏杆,石板一条,仿佛上船的跳板,一步一跃,上船的感觉太妙。

  也许有人会问,留园作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为何不见船形建筑?其实不然,留园也有,而且更为深邃莫测,趣味无穷。唐宋时期,我国国画的画理开始渐渐介入建造园林的理念之中,于是,逐渐产生了写实的景观和写意的景观,上述不系舟均属写实的船形建筑,而留园的船形建筑更为巧妙和含蓄。当我们站在中部的可亭内南望,眼光掠过水面,会惊异地发现,对面的涵碧山房和明瑟楼相合连体,组成了一艘似在缓缓行驶的船只,从画理的角度来说,当属写意的手法,未料,更使人回味无穷,效果奇佳。因此答案是留园也有船形建筑,属写意的画面,在似与不似之间,运用的是能引起遐想的手法,更加令人叫绝,君至可亭小驻体验一下,庶几心醉,绝对无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