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话常常被笑土?汉族小伙却花20年时间证明它有多浪漫

 潇潇雨ekg9m5f4 2018-04-12

“用一个人能听懂的语言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一个人的母语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心灵。”

——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

常言道,“十里不同音”,语言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媒介,还承载着我们对家乡祖国的情感与回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游子在外,一声熟悉的乡音便能唤起对故乡的思念。可是如今,你还会说方言吗?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家乡的方言正在被普通话所替代,广西同样不例外,虽为壮族自治区,但通用的交际语依然是普通话,同时乡村人口往城市发展,壮语的使用领域逐渐被缩小,朴实的壮语正在减少,很多壮族小朋友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家乡话,更听不懂壮话。加上社会对壮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让很多壮族人也羞于启齿,越来越少说母语。

刘敬柳

“我也说不清我是怎么爱上壮语、壮文的。”

——刘敬柳 壮侗语言青年学者

庆幸的是,在广西有这么一些人,仍然勇敢地在为传承和传播壮文而“奔走”。

刘敬柳,柳州汉族人,母语是桂柳州话。但他对壮语的研究可以说是功德无量。自初中开始,刘敬柳就对壮语着了迷。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各个政府、企业单位门口抄写人家单位门牌上的壮文,回到家再对着汉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研究。高中以后,壮语就成了刘敬柳的日常用语。

近几年他走过广西、广东、贵州、云南、越南、泰国等地,深入田野,收集壮语文化,写歌、出书、办网站,为了壮文化研究他倾其所有,为的是也让更多壮族贝侬(壮语亲人、兄弟的意思)重新认识并喜欢上自己的民族文化。

刘敬柳与朋友建立的壮语公众众号——梦僚文化

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你无法想象我们在四川、云南、贵州甚至越南有多么受欢迎,我们和当地的贝侬用同样的语言交流,对酒当歌,那时你才能感受到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文化是多么重要。”原本陌生的人因为同一种文化而亲近,把酒言欢,大家共同为这种文化感到自豪,这种民族亲和力让他倍受感动。

壮族朋友视刘敬柳贝侬为榜样,有朋友说到“汉族兄弟都尊重我们,我们为何不自尊自重?“是的,作为壮族人应该勇于将壮语传承,让孩子像自己当初那样自然地掌握和享受母语的魅力,那样他的胸怀会更宽广,因为他的心中有更多可认识世界的工具。”虽然时代在进步,民族在融合,但作为自己文化特色的方言不应该被我们淘汰。

视频在其它平台推出后,很多壮族网友也纷纷留言,支持母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