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师王硕和他零下30度的房子

 wu6388 2018-04-12




零下30度的吉林市松花湖景区,

白茫茫的大青山顶上,

坐落着一座奇幻的观景台,

让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它得名“森之舞台”,

是建筑师王硕2017年的作品。

这座“全中国最高冷的建筑”,

备受全国各地滑雪者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跟建筑师王硕一起,

聊聊这座建筑“内外”的故事。

方案概念从何而来?

建造中经历多少困难?

设计师最终实现了初心吗?



“好的空间本身就是好的内容。”


设计食堂:“森之舞台”设计的初心。

 

王硕:说到这个设计的初心,我觉得可能有两点。

 

第一是,我自己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去过很多景色很好的地方,其实你人整个暴露在一个大自然里面的时候,四周到处都是可看的美景,这时你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一个焦点,那么于是你就感觉无所适从。


而如果人和自然之间能有一个媒介,把你和自然悬置开,比如像透过一个取景框,看到自然的万千变化、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一天之中阳光的细腻变化,还有湖面的雾气蒸腾,运气好还可能会遇到雾凇啊……所以初衷就希望能有这种机会在一个绝佳的位置(perfect location) 去做一个充满张力的房子,让它成为人和抽象的大自然之间的这么一个,有启发性的媒介。


森之舞台,图/雪友


第二是,通常情况,我们到这种风景很美的地方比如说山顶上,最多有一个小的观景台你可以站一下,或者比如雪场的山顶,一般有一个喝热茶咖啡的休息设施。但是没有一个更灵活的空间,让更有想象力的人文活动有地方开展。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好的空间本身就是好的内容”,所以我希望建立这么样一个空间,这里面还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你可以在这里面做一个只有一件艺术品的艺术展览,你可以在这里边搞一个环保主题工作坊,可以在这里面办一些自然教育的夏令营,带着小朋友们在山顶采集各种奇花异草,各种昆虫制作标本;你还可以想象一下,清晨起来到山顶面对着绝美的湖景练瑜伽(松花湖的宣传片还真拍了在这里清晨练瑜伽的视频)。

 

我由衷的希望这个建筑能够真正被人用起来,进一步激发人们和周边的山林湖景发生关系。借由很好的环境,产生更多更好的人文内容。


森之舞台,图/雪友



设计食堂:还有哪些有趣的体会?

 

王硕:一般建筑师设计一个房子总是对着它的那个最终状态,而其实在森之舞台建造的过程中,我就开始去体验这个房子,建成后也去了很多次,每次去都体会到完全不一样的情景。而从山顶的索道站下来,一直接近直至到达再在走进,这个过程的体验是很有意思的:你或许从林间小路走来,它在树林后隐约的显现;又或者你从雪道滑过来,在雪道的白色地平线上,它缓缓地升起。


这样一种由远及近,逐渐地能够更丰富地来体验这个房子的这种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距离,你可以看到清水混凝土上的木纹,你可以看到烧杉板上的皲裂的纹理。然后你进到里面,还有一个空间序列的展开,继续让你感受这种丰富的空间变化,光线变化,景观的变化……


森之舞台,平面图


说起来比较有趣的一点,平台层的形状来自于一块小三角板。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如何得到最佳的取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来我正在总平面图上测量这个视野范围的角度,三角板就这么放在桌子上。后来觉得,就这样也不错啊。


森之舞台,立面图


另外,在我们去建造这个在树林中穿行到达这个建筑的木栈道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图纸可能就是50%准确的这么一个示意,在现场你会遇到各种实际的情况,有倒下的树,还有新生的树,都对这个穿行的木栈道景象会产生影响,在和不断变动的自然协调应对的同时,也就建立和加深了我们和自然的关联,这是非常有趣的。


索道都是早上九点开,晚上天黑前4点半左右索道就停了,所以雪友游客看景色的时间实在有限。但是因为我们设计这个舞台,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可以更早地到这个山顶,甚至可以看到山顶的日出,太阳从松花湖方向的山峦之间出来,非常的美。然后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日落,日落以后坐着雪地摩托从山顶一路狂飙下来,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森之舞台,栈道,图/苏圣亮


 

设计食堂:最喜欢设计的哪部分?

 

王硕:可能我本人最喜欢的一点就是,犹如在这周边的地景中生长出来的这个森之舞台的姿态;还有在你逐渐接近它的过程中,带来的一种充满独特张力的体验吧。从雪道上过来,就能看到从地平线上慢慢浮起一小片三角形的屋面。

 

它有点像这个地景里的一个巨型玛尼石堆,使得它的存在会在这里产生一种超乎寻常的张力。我觉得从基本的几何出发,并与自然接触、对话,能最终达到一种不一样的体量感和空间的体验感,这是让我非常喜欢的。


森之舞台,图/雪友



“我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

建筑的后使用状态研究中来。”

 

设计食堂:整个过程有什么遗憾?

 

王硕:建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基地实际上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所以不同材料的运输都成为制约因素 :下部是钢筋混凝土基座,上部是钢结构及木质外围护结构。


商业混凝土车无法上山,所以只能在山上现场搅拌。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受到六驱车的限制,最长的构件的不能超过六米。另外还有大尺寸弧面玻璃的运输,都是难题。好在整个项目的建造过程中,我们全程都有驻场的建筑师,加上施工方的全力配合,这些建造上的难点,都得到了妥善及时的解决。

 

其实去年这个建筑是没有彻底完工的,因为已经进入了滑雪季,所以施工必须暂停了。很多细节都没有达到最终的完成度,所以今年夏天又继续完成了一些工作,并进行了一些整改。到今年的雪季之前,剩下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要说不满意的也就是几块玻璃的转角处理有些小遗憾,除此之外在物理层面上都充分地实现了设计的意图。

 

作为一个以研究为驱动力的事务所,另一种遗憾是,我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建筑的“后使用状态研究( Post-occupancy Study )”中来,比如在基座的底层,我们设计了一个服务于来访雪友的小零售空间,这个空间怎么能更好地结合旁边的休息阶梯座位利用起来。平台层更是有170平米,在过去的一年中进行了不少的活动,那么不仅作为建筑师,也作为对空间使用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的空间激活者,我们希望让空间通过被使用,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森之舞台,图/雪友


 

设计食堂:再来一次的话,会做其它尝试么?

 

王硕: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话,我可能不会做成三角形的(这次是因为一块三角板),但它一定还是会是从某种基本的几何形出发,然后通过与周边自然的对话,以及人为的空间营造带来的变形,使这个构筑物最终在这个非常独特的位置,呈现出特定的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姿态,并且它能够带给人非常丰富的空间体验。


森之舞台,夏季,图/参观者



“应该把我们当做信息和知识的传递者,

以及独特体验的塑造者。”

 

设计食堂:你欣赏的建筑师。


王硕:我一般不搞个人崇拜,说说我喜欢的作品吧。就这种地景里面的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来说,我很喜欢Peter Zumthor的Saint Benedict Chapel,我觉它其实从一种基本的天然几何(对称的树叶)出发,衍生出来丰富细腻的变化。


包括它的木结构上的清晰构建,然后上面的一圈儿天窗,带给里面人这种丰富的光线体验。还有材料上这个木板瓦,和周边的山谷和树林之间有一种对话。再退一步来看,这个垂直向的教堂和整个周边山谷纵向延伸的空间关系,我非常喜欢这个建筑。


圣本笃教堂图/网络


还有一个,Alvaro Siza 做的 Leca游泳池。这个游泳池作为一个很现代的嵌入物嵌合在海滩和礁石之间,它和周边原始的自然环境有一种对比,但又自然结合。既是截然不同的,又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从自然中长出的人造物一样。


它用非常基本的建筑元素,但是通过简单的变换处理,营造出了一个朴素的又让人觉得非常耐人寻味的,并且超越了日常世俗的这种空间体验。我非常欣赏这种建筑与地景的关系。


Leca游泳池图/网络



设计食堂:谈谈你的建筑观?


王硕:我曾经用诺兰的蝙蝠侠电影《暗黑骑士》(The Dark Knight)中的小丑(Joker)来比喻过自己。我希望自己是能够克服建筑师所赖以生存的一些条条框框的建筑师。


我更希望设计从根本上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源于鲜活的现实,甚至是来源于街头的生活体验。我们不能够把我们做的东西看作是固化的物体,而应该把我们自己,设计师,当做是一种信息的、知识的有效传递者,以及独特体验的塑造者。


《暗黑骑士》剧照图/网络



我不认为有全世界通行的建筑师定义


设计食堂:青年设计师在这个时代面临什么挑战?


王硕:青年设计师面临着中国青年人的大迁徙,这个情况也不是中国的特例,美国的青年也在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中,藉由对体制的批判,在各个城市区域之间大量迁移。现在在硅谷看到的这些当年的嬉皮士,没有一个是硅谷人。北京也一样,三代北京人估计都在五环以外了。

 

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大更好的房子,我觉得不用试图去弥合年轻人的追求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我觉得中国人的建筑问题,本质上并不是审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我们负担得起的生活方式。美国中产阶级在四五十年代找到了他们的理想,成功实现了美国梦:一个Suburbia的小房子,有前院后院,两三百平。他们的经济实力正好可以负担,他的生活就可以在里面按照他们需要的方式展开。但是中国现状很不一样。

 

我不认为有全世界通行的建筑师定义,倒觉得建筑师试图去解决和挑战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创造简单维度上很“美”的设计,还是要回到它是否真的有效。如果建筑师认为自己就是盖房子的,建筑师只需关注纯粹的建造:那么光线、材料、工艺、甚至种种分析都是为了物理空间而服务,建筑就只是关于设计的协议。


新青年公社 designed by META-PROJECT


 

设计食堂:影响你设计的音乐、电影、艺术?

 

王硕: 我喜欢听一些后摇的音乐。比如说Tortoise,God is an astronaut,日本的mono,还有一个The Evpatoria Report(Evpatoria是乌克兰一个天文台的名称)我觉得他们的音乐能够带给我的就是一种非常有内在结构性的,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空间体验的这种音乐感受。我在设计的时候会听他们的音乐,我觉得能够帮助人建立具象的日常体验,和你的情绪体验的这样一种抽象的叙事感之间的一种关联。所以我会说某些后摇音乐对我来说也是一些有启发性的,充满灵性的,我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媒介。


电影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是《黑镜》系列吧,很多的科幻小说/电影,其实就是,对未来的一些预演。我觉得这种把未来带入到现实预演的感觉,是可以给我们庸常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多的启发的。比如说道连接人的主体和抽象自然之间的屏幕,我就会想起电影“降临(Arrival)”里面人类和外星人“七肢桶”之间的那块屏幕,这块屏幕让人能聚焦在与“对方”的交流中。


当代艺术里,我非常迷恋一些地景艺术(earthworks)代表的艺术家,比如说Robert Smithson ,还有Walter De Maria,还Michael Heizer。以及做光的,我们这两年大家都耳熟能详的,James Turrell。


这些地景艺术家有时候是从一个很巨大尺度的大方向入手,但是逐渐地进入到细节,进入到一些非常非常细微的这种体验,(具体来说得有空花上个把小时展开可以好好聊一聊),比如我非常喜欢的一件作品 - Spiral Jetty。这个项目在形式背后其实有很多,物理造型以外的很多精微的这种计算和预言,但是要把它放在很长的一个时间和空间尺度展开的去体验。


James Turrell 的Skyspace图/网络

 

还有 James Turrell 的Skyspace系列,那么薄薄的没有厚度的一片天空。后来在北京的 Temple Hotel 也做了一个。真正在现场,你会体会到那种人和一片天空之间,就通过这么一个没有边界的这么一个方框,形成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媒介。而这些经历,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在设计的某些考虑中,比如森之舞台屋顶的圆洞天窗。


森之舞台图/苏圣亮


项目:森之舞台

地点:吉林

日期:2016.3-2016.11

客户:万科松花湖度假区

功能:观景台

面积:277㎡

状态:竣工

设计团队:王硕,张婧,曹世彪,姜硕,杨尚智

结构咨询:刘笠川,赵东卓

照明咨询:韩晓伟

摄影:苏圣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