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4年春晚有一部公益片《筷子》,是讲述中国人与筷子的情感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是中国人都会用筷子”,两根筷子凝集千百年来中国血脉里的情感与延续。提到筷子,就要讲到上海一家最小的博物馆:筷子博物馆。 筷子博物馆的曾在2013和2014年时报道过,然随时间过去,人们已经很少记得在上海多伦路文化街191号有一家私人筷子博物馆,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兴许也懵然不知。 筷子博物馆的主人是一个八旬老人,名为蓝翔。他用三十多年的光阴收藏了两千多双筷子,然而这些筷子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 这些来之不易的筷子,蓝翔收集的很不容易。它们有的来自朝鲜,有的来自日本,也有的来自泰国,但更多的是来自中国不同朝代的筷子。对于这些收集回来的筷子,蓝翔老人都能够说出筷子背后的故事。 2000年自开放以来,筷子博物馆免费开放,老人的本意是向年轻人传达中国筷子文化。别看筷子只是大伙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常见的饮食工具,但千百年来它凝聚的不止是中国人在桌子上的礼仪文化,浓缩的还有一份渊源流传的情怀。 2013和2014年时这家筷子博物馆因报道名声大噪,据说环境有所改善,而如今又渐渐消失在旅客的眼球之中,或许只有人们路过多伦路时,偶然间看到才会记得这家私人博物馆的故事吧!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