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阿申:安思远与他的耀州窑狮子

 5菲菲 2018-04-12


西方艺术界公认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收藏家之一的安思远, 2014年8月3日在纽约辞世, 享年85岁。


安思远没有爱人和子女。但他不像其他收藏大家那样, 将自己梦牵萦绕的“宠物”捐给某个机构作为永久归宿, 而是选择“散落四方”。2015年3月, 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了“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 安思远的藏品七日散尽。据媒体报道, 前往纽约“参加竞拍的十有八九都是中国人”, “其中有40%为华人新面孔”。不难发现, 安思远的离去, 以及万众瞩目的“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落下帷幕,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渐行渐远, 即:西方人保管中国文物的时代, 随着多位世界级大收藏家的离去, 已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而中国本土的收藏家, 在世界范围内, 业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收藏主流。


精于生意的天才收藏家

安思远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天分极高的安思远, 确实让人敬佩。四岁时, 因收集到一枚小小的中国邮票, 进而钟情于东方艺术。他同中国, 亦真有缘分。十九岁的他, 首次购入的艺术品中, 就包括一尊“宋/金木雕彩绘菩萨坐像” (图1) 。那年, 还因为一件谁都没看懂的明朝花瓶, 结识了古董商爱丽丝·庞耐 (1901—1988) 。而爱丽丝·庞耐“是与卢芹斋、戴润斋等人齐名的纽约重量级古董商”, 她不仅将安思远带入了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圈子, 还将安思远送入耶鲁大学远东语言学校跟随自己好友、著名的王方宇教授学习汉语和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论知识。后来广为人知的中文名字“安思远”, 便是王教授给他取的。


精于收藏、买卖又深谙世道的安思远, 让中国文物界记住了他的名字:2003年, 他将其所藏最善本《淳化阁帖》四卷 (图2) , 以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博物馆;此前的2000年, 他将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 无偿捐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1991年, 他在香港成立了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会, 并带头捐款, 筹资约600万元使五座濒于倒塌的安徽古民居得以修葺;1992年, 他深入到安徽黄山, 捐款修缮了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宝纶阁”。


一个连汉语都不会说的老外, 所收集的拓本, 竟让中国文博专家生出敬意, 特邀他到北京,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班门弄斧。1996年9月, 安思远携北宋拓四卷《淳化阁帖》, 以及《旧拓晋唐小楷》 (图3) 、宋拓《黄庭经》、宋拓《怀仁集王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唐小字麻仙坛记》等一批碑帖上的稀世珍宝, 亮相于北京故宫。这些顶级的善本碑帖, 让北京故宫专家看得瞠目结舌, 文物出版社还为此出版了《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


在此须提上一笔的是, 安思远于1994年在纽约佳士得竞得《淳化阁帖》第4卷和1995年在纽约佳士得竞得的《淳化阁帖》第6、第7、第8卷, 总共花了28万美元。从28万美元到450万美元, 获利近16倍。然而, 此450万美元的转让费, 其实还是一个大大的优惠价。“它属于中国, 所以我让它回到中国。”当时, 面对日本一家博物馆的求索, 安氏要价是1100万美元。还可以肯定的是, 这套有“中华第一帖”之称的《淳化阁帖》, 倘若上博当初不出手, 12年前的买入价, 放到今天, 充作佣金也不够。

图5 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安思远旧藏


图6 印度朱罗王朝九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 安思远旧藏 


安思远的耀州窑瓷雕

安思远的藏品, 以中国的古家具、书画和碑帖为大端。譬如, 他收藏的明黄花梨四件套圈椅, 在“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的第一场中以968.5万美元成交, 创下黄花梨家具同类品种的全球拍卖纪录;一幅仅5平尺的石鲁《春梅独立》绢本, 以352.5万美元成交, 成为全场书画作品中最贵的拍品。继而可发现, 安思远在青铜、木雕、石雕等雕塑方面的收藏, 其实亦有不少顶级品, 也因此创下3项世界纪录:8号拍品“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 (图4) 以486.9万美元成交, 创西藏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25号拍品“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以822.9万美元成交, 创尼泊尔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 (图5) ;26号拍品“印度朱罗王朝九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285.3万美元成交, 创印度青铜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图6) 。而在瓷器雕塑中, 三件耀州窑的瓷塑颇夺人眼球:两件为太师少师盖钮 (图7、图8) , 一件为狮子摆件 (图9) 。出乎意料, 这三件器物的成交价都较低, 应该属于小“漏”。


耀州窑是中国北方一个自成窑系的著名窑场, 窑址在今西安以北100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的装饰技法以刻花和印花著称, 其作品刀锋犀利、线条流畅, 造型生动, 在诸窑同类装饰之上。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耀州窑青釉提梁倒灌壶 (图10) 、上海博物馆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瓶 (图11) 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耀州窑药皇庙供像 (图12) 等, 是宋代耀州窑的经典代表作。而上拍的三件耀州窑瓷塑, 显而易见, 构图完美、刀工细微, 较国内外博物馆的耀州窑一些雕塑作品 (图13、图14) , 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8 耀州窑青釉太师少师盖钮纽约佳士得拍卖


图9-1耀州窑青釉狮子像摆件纽约佳士得拍卖


图9-2 耀州窑青釉狮子像摆件


“ 狮子”, 属汉族传统吉祥纹样。佛教经典, 对狮子非常推崇。《玉芝堂谈荟》:“释者以师 (狮) 子勇猛精进, 为文殊菩萨骑者。”《潜研堂类书》称师子为兽中之王, 可镇百兽。故古代常用石狮、石刻狮纹, 以“一锁门”、“镇墓”和“护佛”, 用作辟邪。《坤舆图》说:“ 狮…… 又最有情, 受人德必报…… 掷以球, 则腾跳转弄不息”。故唐宋以来, 作为瑞兽, 狮子大获世人青睐。


喜欢“淘宝”的安思远, 自小爱画画, 在瑞士学过建筑学, 后来又在美国耶鲁大学接受过绘画理论训练, 故在雕塑鉴赏上 (图15) , 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与造诣。年少时, 他首次购入的的艺术品中就有一尊“宋/金木雕彩绘菩萨坐像” (参见图1) ,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安思远与这尊坐像朝夕相处, 直至去世。


上述耀州窑的三件瓷雕, 形象逼真, 气势浑厚雄劲, 不排除系安思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往返西安收集石鲁画作时斩获。尤其“狮子”摆件, 外凸的双眸、煽动的鼻孔、龇露的獠牙、挺直的脖颈, 在技艺上, 较通常的狮子瓷塑, 似乎更胜一筹。而且, 狮子后脑的鬛毛、颈间的项圈、翘起的尾巴、雄健的爪子和趾骨的分明, 则精工细琢至无以复加地步 (参见图9) , 为存世作品中仅见。可能基于上述原因, 安思远才为这件原本属建筑物上的构件, 配置了木座, 俨然成了摆件。该瓷塑经上手, 感觉到体量颇重;浅灰色的胎, 质地细腻;器身釉薄及缩釉处, 无不显露出“姜黄釉”色斑。这些特征, 不单说明生产年代为宋, 还证明其出生地当为铜川黄堡镇。宋时, 耀州窑青瓷名闻遐迩, 河南、广东、广西诸多窑场都有仿制, “并且作为外销瓷输往亚、非各国。”


安思远的收藏精神

安思远把一生, 奉献给了东方艺术。他深居简出, “不打高尔夫, 也不喜欢看歌剧或者电影”, 在最后十多年时间里, 终日陪伴他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自己所构筑起来的珍宝世界。

图14 耀州窑青釉雕花瓷壶, 文成县文化馆藏


安思远有一句名言, 十分值得回味:“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 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

“朝夕相对”, 是为了研究。于是, 能静下心来的安思远先后出版了《中国古家具》 (1970年, 图16) 、《中国近现代书画1800—1950》 (三卷本, 1987年) 等书。《中国古家具》, 比国内“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还早了15年。这非常了不起, 况且又是一个外国人。此书, “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知, 甚至引发了西方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潮。”


“朝夕相对”, 更是一种专注。于是, 在汉字书法碑帖这门集艺术、史料、文献、工艺以及目录学为一身的学问上, 由于专注, 一个外国人, 匪夷所思地竟然成了执牛耳者。文物出版社1996年出版过《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 安思远收藏的碑帖精品有《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 (传“越州石氏本”) 、《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宋拓《怀仁集王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 《 礼器碑 》 、 未断本 《 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这些善本碑帖, 实实在在是真正价值连城的。


最近十多年来, 流散于世界各国的中国文物, 如潮水般回流。随着潮流涌入中国的, 还有大量包括油画和家具在内的各种西方艺术珍品与杰作。此次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了“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 据佳士得统计, 前三场拍卖, 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拍品有接近八成的得主是华人藏家。显然, 当今的中国, 已经不缺一掷千金的买家。所缺的, 是像安思远这样具有世界文化胸怀和视野的收藏家。

中国本土的收藏家, 在世界范围内业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收藏的主流。这是国之大幸, 显示了中华民族之国威、国运和国力的强盛。基于此, 人们有理由企望, 在中国, 应当再多些大师级的收藏家。


或许, 与藏品“朝夕相对”, 这才是拥有安思远藏品的目的所在。





人物介绍:高阿申,男,山东蓬莱人,1949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收藏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央视寻宝栏目瓷器鉴定专家,,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讲师,北京大学资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艺术品鉴赏与投资》课程高级顾问,浙江影视《鉴宝》栏目核心专家。

1990年以来在《解放日报》《收藏家》《收藏》《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收藏快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研究文章及论文100余篇。

著有《赏陶说瓷》《瓷器收藏实践 瓶与罐》《瓷器收藏实践 香炉、文房用品》《瓷器收藏实践 饮食器》《说罐论缸》等。

2011年,荣膺北京“龙腾榜2009—2010年度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百名收藏家”称号;
同年,获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陶瓷收藏鉴赏家”称号;
2013年,莸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授予的最“受欢迎老师”称号。



版权声明:本文《东方收藏》2016年发布,由 高阿申老师 授权发布,同行转载请接收授权后在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