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6亿天价背后:一位西方收藏家为何会爱上中国的“黑老虎”?

 林淽夏 2019-02-04

1

中国嘉德2018年秋季拍卖会现场

2018年11月20日晚,中国嘉德秋拍现场,「安思远藏善本碑帖十一种」以4800万元起拍,竞价迅速攀升至1亿元,在经过长达十多分钟的竞价后,最终以1.675亿落槌,加佣金以1.92625亿元成交,创下善本碑帖世界拍卖纪录。

许多人都很好奇,作为一个西方人,安思远先生为什么会进入被认为是中国最难的碑帖收藏领域?可以说,安思远先生的中国助手、收藏顾问,鉴定家、收藏家吴尔鹿先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中国嘉德古籍部总经理宋皓的邀请下,吴先生特地来到「嘉德讲堂」,为大家讲述安思远先生碑帖收藏的缘起与建立过程。

嘉德讲堂

2

主讲人:吴尔鹿

(安思远中国助手、中国当代及传统艺术品鉴藏家)

01

历史的机遇

作为一个西方人,安思远为什么会进入中国最高深的一个收藏领域?

这其实是历史的大转折时期出现的一个大机遇。中国近代史跌宕起伏,经历了很多巨变。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进入了重大转折和低谷期。

二战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意识到东方语言的缺乏,就在海军学院、耶鲁大学等几个学校重点培养中文和日文人才。中国美术史界几位名气很大的人,比如高居翰、安思远,他们都是在那个时候,通过学习东方语言进入了中国文化的领域。

02

王方宇的书店

讲到事情的缘起,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王方宇先生。他是老辅仁的,解放前去美国留学,后来在耶鲁大学教中文,做成了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八大山人收藏。

安思远去耶鲁比较晚,二战结束后,他的兴趣就由中文转移到了中国文化。安思远这个名字,也是王方宇先生给他起的。因为他在学习不是很专心,兴趣也比较广泛。

当时王方宇夫妇在耶鲁大学旁边经营了一个书店,专门卖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比如字典、画谱,也有一些碑帖,当然大都是珂罗版、石印本和一些比较晚的拓本。

3

王方宇先生在写书法

1985年我去耶鲁念书,机缘巧合,又赶上王方宇先生八大山人的研讨课,整整上了一年。我当时已经在给安思远工作,所以就学校里住三天,上完课回纽约安思远那里工作四天。我和王先生坐一趟车,经常在火车上聊天,讲了很多故人往事。

这时候他跟我提到,年纪大了,想把书店清盘,问安思远对这些书籍和拓片有没有兴趣。还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个单子是书目,我还保留着这封信和书目单。从《南画大成》《书道全集》到各种画谱以及《清宫百美图》,安思远照单全收。

但唯独没收的是什么呢?就是碑帖。我记得当时有很好的明拓《张迁碑》《华山碑》《圣教序》等。安思远觉得重要,但是他不懂。他说中国文化有两样东西他搞不懂:一是京剧;一是碑帖。虽然他曾努力尝试去听去了解,但还是不懂。

我想从那个时候起,安思远先生接触到这些东西,就已经有一些意识了。

03

艾略特的出现

这时候,艾略特(John B. Elliott)出现了。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赞助人,也是方闻的发小,跟我也比较熟。艾略特问我:你觉得中国文化艺术里有哪个门类被低估或者被忽视了?我说那就是碑帖。在中国传统的收藏观念里,碑帖是顶级收藏。但是这个东西对中国人来说都很难,所以西方人恐怕接受起来更加困难。

后来我们到普林斯顿博物馆去上课,方闻把我叫出来,说有一点东西给我看。我一看是两麻袋拓片,拣了几件,都是年晚清民国的拓片散片。我对他说这些都是学习研究的好资料,但到不了收藏的级别。

这是第一位西方收藏家对碑帖产生兴趣。所以也是机缘巧合,如果没有方闻先生的两麻袋拓片,艾略特真在我的协助下进入了碑帖收藏领域,那《淳化阁帖》以及这十一件善本碑帖今天可能就回不了中国了,因为艾略特的收藏大都捐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

04

晋唐小楷

过了没多久,就出了一件东西。1987年《晋唐小楷》在纽约苏富比上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有碑帖出现。

第一页钟繇的《宣示表》,十分精致,而且是片残石。当时市面上的石印本、珂罗版印本大都是从《淳化阁帖》里套印出去的。而这件有宋理宗的「缉熙殿宝」图章半印,说明早在宋代就已经入内府了。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练字常临的,能看到原本,十分激动。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一咬牙花了一万多美金买下了。这是我第一次购买碑帖。

4

5

宋拓晋唐小楷

我那时居无定所,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所以书籍和研究资料全都放在安思远家。我帮安思远做的工作,一般就是翻译资料、读印章题款、写写著录;也经常会把这些碑帖拿出来看一看,临一临。他呢,经常跟我闲聊,也关注到这件东西。

后来他听说这件《晋唐小楷》是我花一万多美金买的,有点吃惊。我就给他讲了中国传统文人、传统收藏家对碑帖的收藏价值观。

中国自古以来研究碑帖的,都是大户、高官,尤其是古代文人收藏,位于塔尖的就是古籍善本;想做高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写字对科举十分重要,因此读书就得练字,练字都得从临帖这一步开始。碑帖在古代读书人心中的价值,相当于《圣经》在西方人心中的价值。

古时候时候没有现在的印刷技术,字帖就被翻刻成各种版本。所以祖本或者早的本子就特别有价值,因为错字少,笔画更接近于原迹。

我拿罗振玉买卖文物的清单给他看,上面写得很清楚,一件宋拓《狄梁公碑》2000大洋,宋拓《圣教序》3000大洋,而明代书画大家沈周、唐寅绘画售价却是二三百大洋。

深入了解到碑帖价值后,安思远以两万美金买下了这件《晋唐小楷》,这也成为安思远收藏的第一件善本碑帖。

05

只买顶级藏品

《晋唐小楷》在当时的市场上没引起太大的响应,沉淀了几年,《淳化阁帖》第四卷和《十七帖》同时出现了。

我们制定了一个方案:只买顶级的藏品。所以就锁定了这两件碑帖,最后买的也不贵,于是兴趣越来越大。

后来吴朴新旧藏的另外三卷《淳化阁帖》又出现,安思远十分激动。他买这件东西是没有底价和预算的,直到买下为止;而且是他本人亲自去买的。

6

7

宋拓十七帖文徵明朱释本

从1987年到1995年,安思远先生的许多重要碑帖收藏大概集中在这七八年间。只有一次漏掉了一件很好的宋拓《化度寺碑》。

宋拓《化度寺碑》出来之后,本来是志在必得。当时国内虽然也有关于敦煌本和四欧堂本的纷争,但我们想毕竟是宋拓,先买下来再说。谁知半路杀出个张宗宪,给买走了。我后来问张宗宪是自己买还是给朋友买,他笑而不答。

06

收藏的挫折

当然收藏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买完《淳化阁帖》第四卷和《十七帖》后,当时两位纽约收藏圈非常有权势的人物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大意是说“黑老虎”这个东西,中国人都不敢碰的。碑帖印来印去,就跟邮票一样,有什么意思。

当时纽约很多人都听到了这种传言,安思远也产生了质疑和动摇,就很沉重地来问我。我说碑帖就是印的,没错,但不代表没有价值。当年吴湖帆先生迎娶潘祖荫的侄女潘静淑,陪嫁没有金人、金马,就是三本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虞恭公碑》《皇甫诞碑》,后来吴湖帆又购得《九成宫醴泉铭》,钟爱至极,因此将斋号取名为「四欧堂」。

吴湖帆既是画家,也是书法家,更是中国最大的碑帖收藏家之一。我对安思远说,这位纽约知名收藏家,怎么会对碑帖是这种认知呢?

安思远很聪明,他知道吴湖帆,听我讲完后,又坚定了信念,继续做下去,一直做到市场上没有大货出现。

07

张德勤先生的建议

8

1996 年北京故宫安思远收藏碑帖珍品展开幕式。左起:刘九庵、张德勤、何东爵士、启功、安思远、杨新、吴尔鹿、苏士澍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当年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先生。

他1985年左右去美国,而我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我跟他谈到,美国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国宝级的藏品,价格也不高,政府是不是能够把它们收回去?

张德勤先生说当时国内事情繁杂,国际形势紧张,恐怕顾不上。然后他给我一个指点,问我能不能动员一下周围的华侨或者友好人士,以私人的名义买下来,这样以后还有回归的机会。

张德勤先生的建议,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指引,这对促成安思远先生的碑帖收藏,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08

千年等一回

有些文章说安思远凭着商业上的精明做成了收藏,其实是不对的。安思远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顶级的大藏家,并不仅仅是靠着“商业的精明”能达到的。相反,他对于金钱的态度很豁达。王方宇先生曾经多次提到,安思远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商人。他性格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有开阔的眼界、开阔的心胸。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他始终对中国文化抱有敬畏之心、崇敬之心。所以安思远能做成这个收藏,是他真正的理解了这件东西在中国传统收藏中拥有最高的地位。

总有人问我这些碑帖的价值,我想这至少在学术界有过公认。能把这么多件精品碑帖集中收藏在一起,历史上很少见。明代项元汴、清代安岐,他们的藏品也都以书画为主;直到清中期之后,翁方纲、阮元、端方等重视碑帖的大藏家,才将碑帖收藏推上高峰。所以这就应了那句老歌:千年等一回。

嘉德此次能够将这十一件碑帖放在一起拍卖,不拆分,这是坚持原则的做法,拆了也许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