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三大类鸣虫与文化

 乡村骑士706 2018-04-12

鸣虫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我国三大传统鸣虫是蝉类,蟋蟀类和螽斯(蝈蝈)类。昆虫的鸣叫不是由口腔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而是通过身体某器官的振动或器官之间摩擦发声。


膜翅目的蜂类,双翅目的蚊蝇类是由于飞行时翅膀的振动而嗡嗡作响。同翅目的蝉类是靠生在腹部的鼓膜振动而发声。直翅目的鸣虫几乎全是借助器官之间的摩擦而发声,蝗虫类的鸣虫绝大多数是由后腿与前翅的摩擦而发声,蟋蟀类或螽斯类鸣虫是由前后翅的相互摩擦发声。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对三大鸣虫都有描述,在《豳风 七月》中记载“五月鸣蜩”,即农历五月蝉开始鸣叫。“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即是说,五月螽斯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大雅 蕩》将蝉分为大蝉(蚱蝉)的蜩和小蝉(蟪蛄)的螗,“如蜩如螗”。《诗经》中还有《蟋蟀篇》和《螽斯篇》。


蝉主要分为两种,较大的蝉,古称蜩,别名鸣蜩,鸣蝉,秋蝉,知了等,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锐的声音。较小的蝉叫蟪蛄,古称也叫螗,又名知了。体长2,5厘米,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从早到晚,鸣声作“哧哧”叫声,叫声不如蚱蝉大,响亮。比较脆弱。它可分为黄色蟪蛄和绿色蟪蛄等。


蝉是中国第一鸣虫,古代文人对蝉的描述非常多,《庄子 达生》中有“痀偻承蜩”的故事,讲述一个驼背老人高超的捕蝉技术训练。《吴越春秋》有“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的记载。更是许多诗歌描述的对象。如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朝著名三首咏蝉诗有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咏蝉》。此外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宋朝柳永词《雨霖铃》的“寒蝉凄切”都是千古名句。



蟋蟀类昆虫,包括大型的油葫芦,中等的斗蟋蟀和体型小的蛉子,多生活在阴暗潮湿地方。油葫芦又名结缕黄,油壶鲁。体长20-30毫米。由于全身油光铮亮,就像刚从油瓶中捞出来似的,而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出来的声音,还因它的成虫喜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斗蟋蟀通称蛐蛐,促织,雄虫体长13-16毫米,习性好斗,两雄相见能够搏斗,明朝宣德年间以来斗蟋蟀十分兴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此有很好的描述。斗蟋蟀,它鸣声宽宏,音节匀称,略有苍声,可连续长鸣不已。


 蛉子,形似蟋蟀,然而要小得多。喜欢生活在灌木丛,草丛,竹丛,芦苇丛和绿色篱笆之间。通常在南方夏季鸣叫。如金蛉子,又名唧蛉子,金蛉,蛣蛉,属蟋蟀科小鸣虫,通常夏季夜间活动为主,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也被称为“金铃子”。蛉子种类很多,有大小黄蛉,金蛉,墨蛉,蚁蛉,马蛉,竹蛉,天蛉,绿蛉,花蛉等。


民族英雄岳飞的词《小重山》中有“昨夜寒蛩不住鸣”,这里寒蛩是指深秋时的蟋蟀。主要是指斗蟋蟀和油葫芦的夜间鸣叫。



螽斯,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40毫米,为草绿色,一般吃其他小动物,也吃庄稼。按鸣声细分蝈蝈有优雅蝈螽,暗褐蝈螽,鼓翅鸣螽,斑翅草螽,悦鸣草螽等。蝈蝈是圆胖型,纺织娘又称络纬,为长瘦型,常见于庄稼地,瓜棚豆架,草丛芦苇上,白天静伏,黄昏降临开始鸣唱。内蒙和东北有蒙古棘颈螽,通称山叫驴,体型硕大,长3-8厘米,性情凶猛,雌雄两性均有发音器。不停震动颈部的角膜来为身体散热,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出几十米远,这就是山叫驴名称的来由。


李白,《长相思》诗中有“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这里写到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