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天然首选 2018-04-12


图/文:胡波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一:游诸公路从下孟塘村穿过(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二:远望上族祠(摄于2008-3-20)

 

    3月20日的目的地是兰溪下孟塘村,原属孟湖乡,现由永昌街道管辖,游诸公路从村旁穿过,村外高地上的龙珠庵、孟塘殿在成片油菜花的衬托下更显古朴,里面据说供奉着北汉谏议大夫呼延廷(因主张通宋满门抄斩,幸存一子呼延赞家族是与杨家将齐名的“呼家将”)的塑像,他与下孟塘村是否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就不得而知了。村中的春节民间文艺活动“小脚灯”是兰溪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宣德年间就已产生,有花篮舞、彩车舞、彩马舞、打花鼓等演出,中间穿插丑角打叉逗乐,并配以民间曲调,饶有风趣。下孟塘村外围经过新农村建设早已焕然一新,而省文保单位上族祠和嘉庆堂附近还是古屋林立,犹如旅游散文中常提到的“失落的家园”般古老而亲切。

 

    上族祠即徐氏大宗祠,坐北朝南偏东6°左右,由门厅、正厅、寝堂、厢房以及四个偏院组成,无论从总体布局、大木结构还是木雕细部都与西姜祠堂和生塘胡祠堂相似, 尚存“邦关重望”古匾年号不可辨,所以在无史料可查的情况下推断其大约兴建于明万历前后。上族祠曾一直用于下孟塘小学校舍,保存较为完整,如今正在落架大修,预计整个工程将持续到年底。上族祠总体呈“回”字形布局,正厅独立,其余建筑互相连接。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檐八字门,有抱鼓石,两旁照壁置砖制斗拱各三攒,正门檐下置平身科三攒、柱头科两攒,均用五踩重翘斗拱,拱面制成象鼻昂,月梁式额枋正中雕刻戏曲人物并施彩绘。进入门厅,抬头可见天花藻井,用十四攒五踩重翘斗拱撑托,其余各间为楼屋,有精致的隔扇窗,后檐柱用抹角青石方柱。门厅两山墙有门洞通入水门祠和土地祠两座三间二厢偏院,梁架简朴,无雕饰,其中水门祠为楼上厅结构。厢房各七间,进深六檩,穿斗式,前出廊,原有隔扇已无存,抹角青石檐柱,方砖错缝墁地。寝堂高于天井四级台阶,面阔五间,进深六檩,穿斗式,前出廊,原有隔扇也无存,抹角青石檐柱,方砖墁地不同两厢,为斜铺式。寝堂旁另有两座偏院,梁架类似土地祠。正厅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十三檩(露明部分),周围廊式,屋顶用覆水椽和飞椽,四周檐柱为抹角青石方柱,檐下有壶嘴状撑拱、异形上昂和象鼻昂。内部高敞,用材硕大,给人以震撼力。各间梁架均为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再接前卷棚后单步,四角有出四十五度的穿枋联结,梁柱节点处用素面雀替,骑栿拱顺檩方向出两翘。卷棚顶的龙骨椽线条优雅,各种月梁形态饱满,龙须纹流畅,极富建筑的韵律美。所有柱头卷杀圆和,柱础有礩形、鼓形两种。荷叶墩、异形上昂等构件雕刻精美。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三:我在上族祠外的留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四:上族祠门厅内的藻井斗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五:上族祠门厅前檐下的斗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六:上族祠八字门照壁檐下斗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七:上族祠门厅隔扇(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八:从上族祠门厅看正在大修中的正厅(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九:维修中拆下的小斗(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我在上族祠正厅内的留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一:上族祠正厅前檐卷棚顶(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二:上族祠正厅后檐转角结构(摄于2008-3-20)

 

    嘉庆堂为宗族支派大厅,坐西朝东偏北16°左右,由门厅、正厅、穿堂、后厅和厢房组成,主要建筑为明中前期遗构,门厅与两厢为清末改建。嘉庆堂现为七家村民共用,保护现状较差。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门外有四柱五楼牌坊式砖雕门楼,部分楼檐毁坏,雕饰较简洁,正中阳刻“乡会联捷”。内部明间两缝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用童柱,次间山缝穿斗式,檐下用回纹牛腿,两厢各三檩两间,鹿衔仙草牛腿。过天井为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屋宇高大,用材考究,住户用楼板隔成两层用于堆放杂物,所以只能登入“暗层”才能看清结构,幽暗的光线下触手可及的是粗壮的梁栿和斗拱,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带来不小的兴奋。该建筑明间两缝为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山缝抬梁穿斗混合式,五架梁上骑栿拱顺檩方向出三翘,拱瓣明显,朝明间一边装饰象鼻昂和云纹枫拱,双步梁上骑栿拱顺檩方向出两翘,金柱头顺檩方向出单翘斗拱,梁柱节点用雀替和丁头拱,后檐有一斗六升扶壁拱,前檐牛腿疑为清末添加。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两端刻满月状龙须纹,单步梁为鸱鱼状,柱子用梭柱,圆形讹角栌斗,红砂岩礩形柱础。正厅后有纵向穿堂与后厅相连,左右出廊有隔扇,与山墙围护成两小天井,形成“工”字形布局,穿堂顶部有用出跳斗拱撑托的天花藻井,中心一间四周有单翘三下昂九踩斗拱,部分残损。后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檩,全穿斗结构,梁枋上有缴背遗法,襻间有工形拱,该进建筑亦被隔成楼屋堆放柴草类杂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嘉庆堂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构件腐蚀虫蛀严重,但愿上族祠维修完毕后,嘉庆堂也同样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三:嘉庆堂远景(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四:嘉庆堂正厅山面梁架局部(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五:我在嘉庆堂正厅“暗层”的留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六:嘉庆堂正厅明间梁架骑栿拱(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七:嘉庆堂正厅后檐额一斗六升平身科(摄于2008-3-20)

 

    花厅是村里一处典型的古民居,坐西朝东偏北15°左右,三进两明堂式,南边再相连三合院式边房一组,清中期风格,现为五户村民共有。外墙两座门楼用二柱一楼仿木牌坊式,额枋阳刻“■壁联奎”、“泰岱联辉”,砖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内容丰富,有人物故事、鸟兽花卉、几何图案等,可远观亦可近看。村民回忆起那些在文革遭遇破坏的十七块《封神演义》等戏曲题材的人物浮雕时怨声载道。内部三进九间加左右厢房均为走马楼式单檐楼屋,第二进底层做抬梁式,用作客厅,后进全穿斗结构,用作卧房。檐下有美人靠,牛腿为狮、鹿、草龙等造型,鼓形柱础,三合土墁地刻方格线,天井用青石铺设。

 

    相比于高大庄严的上族祠、古拙神秘的嘉庆堂,下孟塘村所保留的诸如上述花厅之类的民居建筑就显得生动活泼许多,砖木之间流露出的是当年主人的一种性情,一种趣味,一种追求,借助最本能的“肌肤之亲”,我们似乎都能触摸到这种情感所在。其实,古建筑本身就是有情感的。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八:花厅外景(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十九:花厅砖雕特写(摄于2008-3-20)

 

[原]【2008-3-20记录兰溪下孟塘村的上族祠和嘉庆堂

图二十:花厅木雕牛腿特写(摄于2008-3-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