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胎政策被打脸,80/90后都不敢生了?想清楚这3点不再纠结!

 玖玖家政 2018-04-12


来源:奶粉智库


面二孩政策开放后,有专家预言:“中国人口将迎来一次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至少应该有2023万人口出生。”



事实是怎样呢?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


“ 2017年我国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新生儿和出生率双降,二孩占比达51.2%。


以上数据说明了两点:


1、二孩生育数量远低于预期值(有300万的数字缺口);


2、总出生人口下降的情况下,二孩数量提升,反而说明了一孩出生数严重下滑。


数据狠狠打脸了专家的预言,现实的情况是:80后不想追生二孩,而90后连一孩都不想生了。



也有专家表示困惑和不解:为什么大家都不生啊?


早在2016年1月1日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就出现了三大派系,一种是搏命要生的,一种是打死不生的,还有一种是可生可不生的。除了最后一派,前两派不断处于“白热化”中,貌似是不分输赢。


理性思考一下,这孩子可真不是说生就生那么简单。如今,80、90后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压力。高房价、高教育投入,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社会现状。“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已经摧毁了大多数人的生育热情。


有网友说:“生个二孩是女孩还好,倘若是男孩,尤其是对于我们第一胎已经是男孩的家长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生二胎不是生了二个娃,是生个老板,一辈子给他们打工。”



经济条件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很多人,我觉得可能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里面还有个“怎么养”的区别,有些人觉得“既然生了孩子,就要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也有人觉得“穷养富养都一样长大”。


两种观点都没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根据自己的育儿理念,来做相应的经济储备和规划。


有的宝妈说:”再生一个孩子,从经济方面上来说,是允许的,让我更发愁的是,生二胎,可能会带给我家庭内部各种关系一个全新的挑战。”



生二孩的挑战


第一种挑战是对亲子关系


要了二孩,有可能对较脆弱和敏感的独生子女心理带来压力。面对一个比自己更小、更得到父母关注的新生婴儿时,会出现被威胁、被剥夺、被抢走的情绪。如果平衡不好两个孩子的爱,会诱发亲子矛盾。


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反二胎联盟群”,群成员大多是小学生,不仅有口号还有反二胎实战的对策。


第二种是对夫妻关系的挑战


生二胎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要求父母至少有一方工作较为轻松。这不利于女性职业上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同学坦言:因为自己工作太忙,丈夫对此不太理解,有一段时间两人的感情遭遇滑铁卢,甚至有闹崩的倾向。


之前,小编分享过一篇文章《张娜拉还原妈妈独自带娃的日常,无数女人看完泪崩!》,戳中了所有妈妈的痛点。


一边上厕所一边需要安抚着不断拍门的娃(上个洗手间都成了奢侈的事);



孩子睡着了,赶紧扒拉几口半凉不热的饭,结果没吃两口,孩子醒了,只能抱着孩子吃(哪个妈妈没都有过抱娃吃饭的体验?)



因为抱孩子,手抱出了腱鞘炎,腰劳损,然后还是没得选择地带着病痛“工作”。



因为没有帮手,只能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导致自己蓬头垢面、没有时间打理自己。



昔日的小仙女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凌乱,一个中年欧巴桑的形象。



很多家庭最大的夫妻关系问题——“丧偶式育儿”。父亲的缺位,让妈妈一夜之间变成了超人,女汉子,在“为母则刚”的光环下过得很辛苦。


男人们忙事业被认为理所当然,而女人的梦想则自然地被遗忘。所有妈妈的付出都被当做理所当然,女人们的母爱被无限放大,也被人忘记,我们曾经是“弱女子”,我们曾经也是被父母宠爱的“小公主”。


第三种是对婆媳关系的挑战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育儿问题上,夫妻要达成共识。老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带娃,他们更多给予的是“搭把手”,培养教育还是要靠父母。


对于老人们的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恩,在关键问题上,有自己的坚持,勇于担当这个“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所以,我觉得理顺了这三个问题,生不生二孩就不会再纠结了。


至于,二胎政策这个冷局如何破解?


有专家提议:生二孩的家庭奖励3万元......


对此大家怎样看待呢?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