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惠托育解除没人带娃的顾虑,这样的情况下生孩子意愿会提升吗?

 IF枕边育儿 2021-11-18




距离我国二胎开放已经5年过去了,而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只有加速人口增长才能缓解。

于是国家今年提出开放三胎,能感受到国家把能想到的利民福利都拿出来,鼓励生娃。而现实并不是政策开放,大家就能一拥而上准备生娃,每个家庭考虑的因素很多。


三胎开放后网络平台、朋友圈都炸了,这个话题热度持续不降。

有网友称,就连今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封面也变了,由原来一个妈妈两个娃变成了一个妈妈三个娃。热心的网友竟开始提议设计家有三胎,适合三娃的床、适合五口人出行的车。


形象且无奈地评论带给大家乐趣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有才的网友说:生育主力军80、90后作为独生子女,不仅要照顾4位老人,将来也许还要照顾3个娃。


01、鼓励生育,普惠托育应运而生



其实说闹归说闹,大家一定能理解开放二胎、三胎的意图,也一定能明白国家发展与人口的关系。

支持政策归支持,但是生个娃并不是说说就算了,也不是生下来就算了。曾有调查表明,养育一个孩子从生出来到18周岁,家庭需要的支出要超过收入的一半

养娃本来就要承担经济压力,这样的情况夫妻两人都需要工作,没时间生娃,没时间、没精力养娃,没人照顾娃,这是事实。


保障生育政策,国家也尽力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最近,卫健委和发改委联合举办了人口发展和建立托育体系交流会。

建立专业托育机构,改变育儿方式,由机构专人抚育半岁-3岁的幼儿。生娃没时间带,送到社会专业托育机构,可以说这是促进人口发展的新方式。


02、父母对托育机构的顾虑



国家确实在拿真金白银做努力,计划16亿预算来推动各地托育机构,并且还会监控托育收费标准,做到普通家庭也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使家庭收入与费用成正比

减轻家庭育儿经济压力,时间压力,并且让更多家庭的孩子有人带。

这为职场的爸爸妈妈们解决了大难题,但是把孩子教给托育机构,也会带来担忧



1、孩子成长方面

把半岁到3岁的幼儿送到机构由专人看管,其中机构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是否完善,看护人能否做到尽心尽责对娃。

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表达能力并不完善,在家一般都是一个成人专职看管一个幼儿,可以做到精心照顾,到了机构,孩子有需求是否能第一时间表达能否及时被满足。


从孩子心理方面来看,3岁前是认知环境和各项技能提升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缺少父母的陪伴,心理安全感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影响。


2、费用方面

通过目前的形式来看,托育机构即便为了缓解家庭育儿各方面压力,但终究是有费用。虽说是普惠,但是能到什么程度,如果费用并不低,那和在家找一对一育儿保姆的花费没什么两样。

如果过度优惠,那是不是能保证服务质量,孩子在机构的物质品质是否能有保证。


其实这些问题应该是普遍父母都存在的疑问,毕竟是新鲜事物对一部分家庭来说也确实是好事儿,存在的顾虑也只能通过时间来验证


福利之下,未必迎来生育潮



曾有一份调查显示2016年二胎政策开放后,我国人口出生总数从2016年的1786万,逐年下降到了2020年的1200万,从数字来看,二胎政策并没有带动人口增长。

调查中2019年二胎新生儿就占了59.5%,可以想到如果没有二胎政策,人口增长率更低。

这些数据还告诉我们,现实中很多人一胎都不愿意生,别说二胎三胎了。

有生娃意愿的已经生了,而不想生的估计还徘徊在生不生一胎。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只有提倡三胎,扩大生育人群范围和生育机会来促进人口增长

但是尽管各项福利政策支持,未必能迎来生育潮

首先每个家庭要考虑养儿育女的成本,怀孕到生产就要不少的费用,孩子出生后所需物品和父母投入的精力都是大家生或不生的考虑因素。


另外教育孩子的竞争力日益增大,孩子学习累,家长辅导累,有一个就已经超出极限,两个或者三个是很多人不敢再想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孩子多了就要改善居住面积,虽然国家不断调控房价,但很多家庭的收入不足以应付日益上涨的房价

8

枕边育儿寄语:


人口老龄化是个大问题,后果不容忽视。可以想象未来青壮年减少,老人、孩子需要青壮年照顾,国家建设发展需要青壮年出力,这样的情形下,发展势必受到或多或少影响。

作为普通百姓也需要静下心思考,只要有能力生育和抚养哪怕操劳一些,也应该考虑政策,毕竟孩子给家庭带来的乐趣和幸福不能用金钱衡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