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读书决定一生

 老刘tdrhg 2018-04-12
赵福楼

  
  在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因为社会财富的积累,来源于土地的出产,即劳动力的耕作产生社会效益。农民供养了全社会的生活,保证了人类生存繁衍。
  
  在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实体企业的生产,是制造业。社会发展中实体经济成为奠基的部分。没有工业化制造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没有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土地产量,则人类社会无法享有优越美好的生活。
  
  工业化发展派生出很多发展态势,诸如城市化,现代交通、物流、商贸、金融、外交、军事等,也就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专业化发展。每一个行业的专业化发展都需要一大批专业的人,也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这就是说,要从最初的工业化要分流出人员和资金。工业化发展很快从原发地出现危机,即基础人口越来越不愿意投入工业化制造,做一个工人逐渐淡出城市人的就业需求。工业制造也不再是可以获得高薪的工作。专业化导致社会分工再次精细化,专业领域越来越窄化,教育要不及时跟进,这个行业和分工精细化的领域就出现人才荒,就无法开展工作。人们越来越需要,在精细化的社会分工里,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体现专业化的价值。这自然需要读书,需要培训,需要提高专业水平。
  
  城市化最需要的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和能力,就是一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社会竞争力更多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流动自然要随着资金流而流动。哪里有钱,哪里的岗位可以赚钱,则社会的顶级人才就往那个方向那个岗位流动。最近这些年,金融、商贸、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的。于是这些领域囤积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在工业化的发展中,本土的资金流向,并不偏向这里。人才也被分流了,基础劳动力也缺少就业的意愿。因而工业化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崛起,物质生活的改善,然而要对于人才的发展提出专业化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转移后落户的都是有强烈投资愿望,土地与人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区域和国家。那么先发国家的人口,在工业转移后,都在干什么呢?自然是服务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低端需求很少,基础劳动力没有出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部分人,贫富差距在加大。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与现代化发展所适应的行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所需资金不断增加。这就需要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换句话说,哪里都需要发展,哪里都需要钱,所以需要加大各方面的经济投入。钱从哪里来?印出来。这很简单吧。社会财富累积有限,可是货币发行量则不断提高。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突出问题:超发货币,自然要贬值。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挣来的钱在增加,可是生活里的消费却在更快提高。印出来的这些钱,在某些行业某些人那里囤积下来。社会发展集中在某些方面,出现这里热那里冷的问题。工业化趋冷。财富投机成为热潮,几乎全民在理财。中国房地产热,也是一个囤积财富的办法。
  
  钱是存不住的。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都缺乏对于未来的确定性判断。你需要储备多少钱,够养老了。不知道。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就是富有阶层。而今,大城市的一套房子就需要几百万,上千万。这说明,我们的财富在最近三十年里出现了几十倍、几百倍、上千倍的贬值。假如一个人在八十年代里在银行里存下来一千元,那时是多么了不起呀?现在你取出来,发现这一千元顺手就花掉了,没有了。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不断制造一个新的发展热点,投入更多的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此,就带动金融的扩张。
  
  这么看,所谓现代金融其实就是全世界各种各样自然资源和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估算。没有被利用的自然资源,没有社会需求,这就没有价值。例如农村的一条河流,生活里人们随便取水,这不需要花钱买。可是一旦这水被引流到了自来水厂,在接到城市里的各家各户,这就进入生产环节和商业流通渠道了。你用水就要花钱。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被不断制造出来,什么都要买了。原本是共有的,各取所需的,如今和将来,都要你去购买。你的购买力来于你的劳动力付出后的所得。而你的劳动价值与你的专业化水平有关。
  
  简单劳动力越来越没有出路。所以,一个人在城市环境里,脱离了土地养生的依赖,各种生活需求的满足都要依靠你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去。你有专业能力,很少有人可以与你竞争,你就成为了稀缺劳动力。这个时候,你的社会价值就被放大,获得的薪酬就高于别人。这就是社会化的竞争。反之就是,你的收入微薄,处于社会底层,享有的社会资源也少,生活水平较低。
  
  读书决定很多人的一生。这不是一句假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