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到21日,是肿瘤宣传防治周!你知道如何预防癌症吗? 4月12日,上海市抗癌协会最新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以下简称《推荐》)针对了肺、大肠、肝、胃、乳腺、宫颈和前列腺七大男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向大众普及防癌抗癌知识、明确高危对象、提出筛查及预防建议。 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叶定伟教授表示,《推荐》涉及的这7种恶性肿瘤占了上海新发病例中的近六成,并且都具备相应的适宜技术来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通过早诊早治,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图文无关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大肠镜检查。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适当膳食补充剂,如ω-3,钙剂; 4、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预防肠癌发生,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5、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1、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条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图文无关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1、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2~3年1次; 2、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年1次;或者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每5年1次; 3、筛查结束时间:大于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不需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1、接种HPV疫苗; 2、不吸烟或戒烟; 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增强体质。 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1、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LDCT肺癌筛查。 2、若检出肺内结节需至少在12个月内进行LDCT复查; 3、肺内结节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LDCT:低剂量螺旋CT 1、不吸烟或戒烟; 2、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保护环境,改善空气条件; 4、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5、加强对肺癌科普知识的宣传。 ■图文无关 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2、有肝癌家族史;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1、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2、减少饮酒;食物尽量清淡,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3、防止发霉食物的摄入。 1、6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6、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7、异型增生(轻、中、重); 8、中、重度肠化生; 9、明确家族史; 10、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图文无关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2、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4、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1、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2、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1、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1、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4、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5、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2018年4月20日(周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举行14个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届时,来自乳腺癌、胰腺癌、大肠癌、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胃癌、头颈部肿瘤、淋巴瘤、妇科肿瘤、鼻咽癌、甲状腺肿瘤、肝脏肿瘤、骨软组织肿瘤、神经系统肿瘤的多学科专家现场问诊。同时,我院放射治疗中心专家、药剂科专业药师、护理部专业护师、心理志愿者将为市民提供质子重离子放疗、用药安全、造口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咨询。 注:请前来义诊的市民朋友带好相关病历资料。 【时间】2018年4月20日(周五) 9:00-11:00 【地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喷泉广场(东安路270号)
|
|
来自: quanmy2016 > 《西医、药、医院、体检、急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