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都知道戒酒戒烟可以预防癌症,但这些预防措施90%的人都不知道

 小毛头书屋 2019-04-19

小药

找药神器代言人

除了戒烟戒酒,居然还有这些预防方式是90%的人都不知道的。

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4月11日推出了权威的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由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肿瘤医院携手出版,在收集了相关领域肿瘤专家的意见和意见后,悉心编写而成。只为惠及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肿瘤的预防和筛查,提高健康意识,更好、更有效的预防癌症。

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甚至是可以被治愈的。

今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报告显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一位,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1】

这些主要的恶性肿瘤,都可以怎么预防?

肺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不吸烟或戒烟

  2.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要做好防护措施

  3. 注意避免市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接触油烟等

  4.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至专科医院行LDCT(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2. 若检出费内结节,根据结节的不同特征及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

  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乳腺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健康生活,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 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 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一般妇女

  1. 乳腺自查:20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2.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

  3.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一年1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

  4. >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5. 60岁以后可每隔2-3年乳腺X线检查一次。

  6.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一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鼓励乳腺自查。

肝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接受乙肝疫苗;

  2.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 戒酒或减少饮酒;

  4.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 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上消化系统肿瘤
食管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不吸烟或戒烟;

  2. 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 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 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1. 食管癌高危人群

  2.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3.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一次内镜检查;

  4.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一次内镜检查;

胃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 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腌制等高盐食物;

  4. 戒烟;

  5.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 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慢性胃溃疡等病变,且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结直肠癌

预防措施 至少可以做到其中一条

  1.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遵循医嘱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

  4. 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症刺激

筛查方式 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1. 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FOBT(大便隐血试验)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提示有异常,建议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 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4. 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比较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打开,即可阅读《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全文:

https://h5.youzan.com/wscvis/knowledge/index?kdt_id=6696322&p=contentshow&alias=271fa3mref6iq&qr=paidcontent_271fa3mref6iq#/contentshow?kdt_id=6696322&p=contentshow&alias=271fa3mref6iq&qr=paidcontent_271fa3mref6i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