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个极端“重文轻武”的王朝,武将在社会上地位极低,经常要受文官的制约、嘲笑和诋毁。在文官们看来,武官就是不能身居高位,一旦让他们得势,就会像五代十国那些骄兵悍将一样,热衷于用武力颠覆政权。毕竟,大宋王朝就是通过武将政变而建立的。所以在宋朝,众多有才能的武将惨遭文官们的排挤和陷害,从而终生郁郁不得志。而其中的典型,就是北宋中期的名将——狄青。 狄青早年事迹不详,但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安分青年,打架斗殴的事自然少不了。后来,他不知犯了什么案子,被抓到京城审理,最终被刺上耻辱的标记,被送往边境充军。虽然狄青是被迫从军,但在军队中,好勇斗狠又足智多谋的他却找到了用武之地。他苦心练武,加上原本的一身功夫,很快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以精湛的骑射武艺羡煞旁人。不久后,狄青就被选为天子宿卫,成为拱卫皇宫的一名卫士。 宝元元年(1038),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与北宋分庭抗礼。于是,狄青被派往西北前线,成为一名低级军官。在与党项人的作战中,智勇双全的狄青多次立功,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同辈,还带领宋军攻克了西夏的战略要地——金汤城。听闻狄青的勇猛事迹,宋仁宗还专门派人给他画了张像,想亲眼看看这位勇士的威猛形象。 得到了帝王的赏识,狄青从此平步青云,他连续获得晋升,成为首都禁军的统帅。对于狄青的快速升迁,文官们又嫉又恨,于是想法设法地侮辱他、排斥他。在民间,军人被称为“赤佬”。狄青在京城当官,他的文官同僚们经常将其成为“赤枢”,也就是“赤佬枢密使”。有时,文官们甚至不顾斯文,当面称呼狄青为赤佬。对此,气量颇大的狄青并不与腐儒们计较,在他看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有被人认可的一天。 西北的党项刚刚消停,南边的少数民族又发动叛乱。一个叫侬智高的南蛮首领举兵造反,攻破了宋朝的南宁,并建立所谓大南国。从来平静的南疆发生大战,往日里高谈阔论的文官们仿佛突然成了哑巴,在皇帝面前支支吾吾,连一个计策都说不出。而侬智高呢?他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岭南重地——广州城下,失利的战报如雪片般涌入京师。 在国家危难之际,狄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热血,他主动请缨,要求讨伐叛贼,收复国土。宋仁宗见文臣们如此无用,于是同意了狄青的请求。狄青到达前线后,立即处死了三十多位临阵脱逃的猛将。随后,狄青重新编组部队,并派游骑兵收集叛军的情报。在一切准备得当后,狄青立即向敌方进军。在狄青面前,骄横的侬智高连一点便宜都占不到。战场上,狄青指挥骑兵从两翼包抄侬智高的步兵,刀砍箭射,很快将叛军杀得大败,各级首领57人当场被擒,侬智高只能带着少数亲信逃入大理国。 之后,狄青追击残敌,重新收复了南宁城。而大理国惧怕宋朝攻击自己,于是杀死侬智高,主动将其人头献给宋廷,一场叛乱就这样被狄青镇压了。 狄青回京后,宋仁宗决定给予他以厚赏。他一时激动,打算提拔狄青为枢密使。对此,宰相庞籍却不乐意了。庞太师向皇帝上书:“狄青本来是个大头兵,让他做枢密副使已经不错了,怎么能让他做枢密正使?如果他未来再立大功,那岂不是要封他为王?”宋仁宗一听,觉得有理,于是给了狄青一堆虚衔,具体官位并没有上升。为了抚慰狄青,宋仁宗还专门送了他一栋别墅。 在枢密院,狄青原以为自己能受到其他同僚的尊重,毕竟自己刚刚立下大功。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一系列污蔑和诋毁却如洪水一般涌向自己。有个叫王尧臣的大臣,他原本是狄青的下属,却一直不把顶头上司放在眼里。一天,王尧臣阴阳怪气地对狄青说:“狄相公,您今天气色真好,脸上的刺字都更加鲜亮了!”对此,狄青只是冷冷地说:“你喜欢吗?我送你一行如何?” 此外,文官们还天天在宋仁宗面前弹劾狄青,说他一定会造反。例如文官刘敞,就将狄青和篡唐的朱温联系在一起,说狄家宅院夜里总是发出奇光,这种亮光和朱温篡位前的情景相似。其实,当时狄青不过是在烧纸钱,祭奠先人。又有一次,京城发大水,狄青携家人到高处避水。事后就有人表示,他看到狄青穿着一身黄袄登上大殿,肯定是图谋不轨。 更搞笑的是,还有人宣称狄家的狗头上长出了龙角,是天象恶变,昭示狄青要造反。还有人说,狄青身上都是黑的,唯独只有脸是白的,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样,他迟早会像太祖一样,搞陈桥兵变。在流言蜚语的打击下,狄青最终“颠倒于廷臣之笔舌”,被打发到地方为官。即便如此,当权者仍对狄青不放心,每隔两个月就派宦官来“探望”。据这些宦官透露,狄青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最终,这位铁骨铮铮的勇士最终挡不住悲愤的侵袭,郁闷而死,时年50岁。宋仁宗听闻狄青去世,大为悲伤,特为其废朝二日。 对于狄青的遭遇,后世都十分同情。为了纪念他,民间出现了许多以他为主角的戏曲评话,让他的英雄故事千古传言,真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北宋朝廷呢?有狄青这样的良将却不知任用,最终向“武备废弛”的深渊不断滑落,最终耻辱地灭亡在女真人的手上,酿成了惨烈的靖康之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