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2岁的孩子,狗都嫌!总觉得2岁左右的孩子特任性,一点不如意就哭闹。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可以感知他人的感受,这正是培养情商的好时机。家长应该尽一切可能教他们学会理解他人感受,这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高情商的基础。幸运的是,情商不需要特殊课程,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3件事就行。 第一、教孩子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小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即便是最细心的幼儿,也可能无法识别和表达复杂的情感,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比较恰当。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示范。比如大宝正在玩闹,这个时候小宝摔倒了,于是哭了起来。这个时候,你应该告诉大宝,弟弟不小心摔倒了,他现在很伤心,所以他哭了,你可以去抱抱弟弟,安慰安慰他。 这样行为因果关系、以及行为背后情绪的的语句,有助于孩子理解他人情感。下一次,也许他就主动理解了。 其次,小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你可以把他的不同表情照片拿出来,告诉他你看上激动、开心、悲伤、快乐等情绪。 另外,2岁左右的孩子,喜欢回顾自己做过的事情,你可以通过这些事情,告诉他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到其他人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第二、在孩子面前表现你的同情心 观察家长与他人的互动是孩子培养交往能力的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利用机会来表现你的同情心,问问你的老公这一天过得怎么样,为一个老人扶着门,或者帮助一个摔倒在操场上的孩子。 当你和他人友好互动的时候,其实就是向孩子展示如何去做。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已经在学习你的榜样了。 当你的孩子看到你在安慰别人时,她会注意你的语调和肢体语言。下次再发生的时候,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第三、教孩子观察身边人的需求 如果你仔细想想,在你的孩子生活中,他的愿望和你的愿望并不总是同步的。 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如果他想吃东西,你就想喂他。现在,如果他想要吃,但是是想吃一大碗冰淇淋,你可能不让他吃。他在想,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当孩子2岁后,他可以会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感受可能不同,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鼓励他多和其他人交往。这将教会他,人们的想法和感觉是不同的,从基本的东西开始,比如我妈妈喜欢花椰菜,但爸爸不喜欢。 当你的孩子长大了,你可以给他介绍更多的方法来认识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喂一下流浪猫,帮助妈妈做点家务,给爸爸拿拖鞋,每天给他机会去思考,其他的人需求和感受,以及自己可以做什么。 经常有人说,智商觉得是否成功,而情商决定能成功多久。一个人的情商不是无缘无故来的,它来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从小的细节教化。小时候就能理解自己和他人,长大后,在工作生活中,会更加顺利,阻力会减小,当然成功得更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