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育儿思考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上个月,欢丸的学校过集体生日。因为生日会还邀请了一些不是当月过生日的孩子,所以开始的时候,老师就问哪些小朋友是九月生日的。欢丸不知道怎么糊涂了,就没举手。等唱完一大轮生日歌,做完一大堆游戏,开始发礼物了,没举手的小朋友就没给发礼物。

过了一会儿,老师带着欢丸出来了,说他不想继续玩了。我当时还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就问他为什么没给他发礼物,这才知道,他以为他是八月生日,老师问的时候就没举手,所以没礼物。

作为亲妈,我马上明白,他肯定是因为没礼物所以不开心了,所以才说不想继续玩了。于是就问他,待会儿还要发蛋糕,你不吃了吗?他说不吃了。我说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不坚持了吗?他说我不想玩了。

我说,你现在是在学校,所以实际上你是在参加活动,不是在玩,不能随时想不玩就不玩。所以你现在得回去,坚持做完活动。他想了想,就回到活动室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隔着玻璃看到他吃蛋糕吃得狼吞虎咽,也没什么不高兴的了。又过了没多会儿,活动就结束了。他拿着一个旺旺仙贝,特别高兴的跑出来,跟我说,我得了三个饼干,咱们分享吧。然后又说,蛋糕特别好吃,然后又跑去跟外教跳舞。

这个时候他的情绪看起来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因为他是那种愿意讨人喜欢、愿意让大人夸奖他的孩子,我也考虑到,他也许并没有完全开心起来,或者说,如果能够把刚才的遗憾弥补了,我认为他会更开心。

过了一会儿,他跑过来准备走了。我说你刚才说错了生日,要不要去和老师纠正一下,也许能得到礼物。他说好的。我又说,但是如果礼物发完了,那也许就没有了。他就气馁了,说,那算了吧。

队友在旁边说,试试也没损失,也许还有收获,放弃了那肯定就没收获。这句话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鼓励。

于是欢丸又跑去找老师,老师说,那我只剩下一个粉色的礼物了,可以吗?他非常高兴,说粉色也很好啊,我也很喜欢粉色。

从这件事,我引发了下面这一大串的脑洞:

1、不是什么都必须坚持,但是如果能坚持,尽量坚持到最后,起码是对老师组织活动的一个尊重。

我很不赞同那种“你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的观点。首先人是会改变的,是会进步的,要求一个人无条件坚持,就是要求他一成不变,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其次,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无条件坚持,或许是在坚持一个错误。倒不如理性分析,坚持与放弃哪个是最优选。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主题,同时判断标准也会因人而异。

2、孩子的情绪,让他有机会自己去调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

“共情”是这几年有点用滥了的一个词。孩子产生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不要否定、不要压制,但也没必要无限共情。我的处理方法是,肯定他的情绪,给他发泄的空间,同时提醒他,请他注意自我调整。

所以如果家长无限共情,反而有可能放大孩子本来的情绪。有的孩子一哭就哭一两个小时,一生气就几天缓不过来,就是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3、他说错了自己的生日,没有礼物,我本来是想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但是队友说,让他自己选择,改正错误争取机会还是放弃,我觉得更有道理。

我们大人在犯错误以后,也会尽量去补救,而并不是直接就放弃承担后果了。所以我的育儿理念,是建立在同理心上的,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放到自己身上,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那就要从小让孩子了解,事情是应该这样处理的。

家长要做的是,教会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这个技能包括知识性的,更包括处事经验。而不是要去惩罚孩子的错误,或者跟孩子较劲。

4、孩子会有胆怯,会不知道怎么表达,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推一把

孩子的胆怯一方面是经验不够,他不知道去和老师说这样的话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在读《非暴力沟通》的时候,才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可能是没办法正确表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的。

比如一个人很可能说,我希望你爱我,我希望你重视我,我希望你能听我说话。但他实际上的需求则是,我需要你在我说话的时候,放下手机、不看电视,看着我的眼睛。

我对欢丸的教育是,如果你想要什么,就明白的说出来。否则别人没有义务猜、也猜不出来你要的。但是我想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训练。

真的是每一件事都能引出一大篇的育儿思考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我为什么不再做晒娃狂魔了?

你也想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吗?

战争,如何跟孩子谈论这么沉重的话题

没有选择的人生不值得过

要不要买iPhone X?

你还可以干什么?

点击菜单栏“”→“订制日历”订制2017年的专属日历

点击菜单栏“”→“必读诗词”了解儿童必读诗词100首

点击菜单栏“”→“声律启蒙”收听声律启蒙亲子课

转发和有娃的朋友们分享你的发现

……

最后,谢谢您的支持,欢迎来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