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外围的公园
文昌宫 (不开放)
据介绍文昌宫位于晋祠中轴线北区,智伯渠北岸。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扩建。宫坐北朝南,正面筑洞3眼,为“晋水七贤祠”。祠为纪念与晋水有关的七位贤士而建:周代豫让,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范仲淹、欧阳修,明代于谦、王琼。祠上建飞阁,称“文昌阁”。阁内原有塑像3尊,中为文昌帝君,左、右为魁、禄二星。阁左右建廊,墙上有杨二酉撰、其曾族孙杨书的《晋祠全景诗》。
钟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1956年按原样彩绘。二楼形制相同:重檐十字脊,四面山花,中置一小庙,宝珠火焰顶,盘龙大吻对峙;下檐三踩斗,三幅云昂嘴,龙首状耍头,角出象鼻由昂;小八角柱间装置直棂栅栏围护,立于高约4米的方形石砌台基上,角出螭首,西面设人字形踏道,可供人上下。钟楼中悬高2米余大钟1口,最大外径1米多,边缘成波浪型,铸文清晰,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所铸。鼓楼中置大鼓,长约2米,径约1米,左右镌刻蟠龙彩凤图案。
02 东岳祠 (正殿不开放)
又称“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光绪年间重修。庙坐北朝南,享殿立于祠院正中,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布瓦,悬山顶,殿内存有“天齐仁圣大帝”像,四壁绘有壁画,均为清代所作。院周砌青砖矮花墙。
03 钧天乐台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台坐南朝北,面对昊天神祠,背临智伯渠水,台两侧设阶可供上下。整个建筑精巧富丽,为晋祠内一戏台。
04 水镜台(大殿不开放)
位于晋祠大门对面,是晋祠的戏台。始建约为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343.54平方米。殿为重檐歇山顶,勾连搭单檐卷棚顶。台周环以走廊,边筑石栏杆。台中悬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西书法家杨二酉所书“水镜台”匾额。后台“三晋名泉”大匾,是清康熙年间晋祠镇举人杨廷翰所书。此建筑雕梁画栋,沥粉贴金。保存完好。
05 昊天神祠
由关帝祠、三清祠、玉皇阁组成。神祠始建年代不详,明代扩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次扩建。祠坐北朝南,分前、后院。前院为关帝祠,有正殿三楹,中央设神龛,内奉彩塑金面关羽像。东西两壁有80余幅共67.2平方米沥粉贴金彩绘壁画。壁画分上、中、下三层,主要描绘关羽生平故事,为明代原作。后院正面有窑洞5眼,中间3眼窑洞供新塑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清。三清洞上架飞阁,称“玉皇阁”,
阁内塑像无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