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印象 咸阳博物馆坐落在文化厚重的文庙里,比起那些大都会的豪华博物馆建筑更有古朴的文化氛围,走进咸阳博物馆,踏进每一个精致的院落参观您都会留下不一样的感受,特别那沁人心脾花香。 出博物馆向东拐进一条南北方向的古巷,一眼就会看到高高的凤凰台,只是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没有对游客开放。 经路人指点绕过凤凰台就是大名鼎鼎安国寺了。历经沧桑的安国寺如今已经焕然一新,也许我们来的时辰不对或有其他的原因,寺里面几乎没有看到多少香客。出门旅游我很少逛寺庙,这里恐怕是我见到的唯一一处入门不要门票的寺庙了。安国寺里面有块石匾是康熙帝赐予咸阳籍名将殷化行的,上书“深沉节制”四个大字,此碑文对我印象很深。 古渡遗址则是近年才开发的,里面介绍咸阳古渡的资料也比较详细。 走出古渡遗址一眼向西望去一座崭新的廊桥就在眼前,站在桥上两岸景色尽收眼前。大漠孤烟、沧海桑田,古代多少文人骚客曾经经过的古渡,曾经客住的咸阳已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模样了。 ![]() ![]() ![]() 按照“咸阳高新杯”国际风筝节报到时间安排,我和好友刘老师提前2天到达。在家做了些功课,计划参观咸阳博物馆和相近的历史景点。早春的天儿不是很热,到达咸阳办好住店手续,打开手机按照“高德地图”导航的线路,我俩搭上公交车直达咸阳博物馆。听说博物馆周边有很多小吃,果然不假,已经过了中午,可是路两边餐馆的门口和屋里面还是坐满了就餐的人们。我们转转悠悠的找到一个人较少且干净的小店,点了一斤牛肉饺子、一个凉菜拼盘、两瓶啤酒,开怀畅饮,不亦乐乎! 咸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筑城咸阳,开始了秦定都咸阳之后140余年的历史。秦都咸阳的帝王宫殿后被项羽纵火焚烧,化为焦土。但帝国留下的文物典章制度,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声名 -- 秦( chin),成为今天英语及其他非汉语国家china(中国)同源名称的原型。 咸阳博物馆,创建于1962年,是国家著名的中型博物馆之一,位于咸阳城区中山街。馆址以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文庙改造而成,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是咸阳城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咸阳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汉历史文物为主。馆藏文物 1万余件。现有九个展厅,主要陈列为:秦咸阳历史文物陈列,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陈列,咸阳碑石陈列,宗教文物陈列,以及咸阳出土历代马俑珍品展。 ![]() ] ![]() 咸阳古渡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古时的咸阳桥已不复踪影,咸阳市2017年10月1日在渭河上架起了新的古渡廊桥---咸阳桥。桥面以上分为两层,一层可供市民徒步通行;二层为休闲观景平台,建有一座主阁和两座副阁。主副阁以公益服务为主,设有音乐厅、画廊、书吧等。桥上的建筑采用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廊、亭、坊等相互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秦文化风格建筑群。 咸阳桥不仅留下了名字,更留下了千年传唱的《渭城曲》,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阳关三叠》。这里和《灞桥折柳》遥相呼应,想象人们曾以此送客,一唱三叹,其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更多相片:http://www./home.php? ... 48&do=album&id=1589 阳关三叠 ![]()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李商隐《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晚云将入岳阳天。 ——温庭筠《咸阳值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李白 《忆秦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即咸阳) ——王维《渭城曲》 咸阳宫阙郁嵯峨, 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 不关秦地有山河。 ——李商隐《咸阳》 经过此地无穷事, 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 咸阳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 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 寒山半出白云层。 ——刘沧《咸阳怀古》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李白《古风》 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 维 《少 年 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