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昵称535749 2018-04-13


尼康是如何将市场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佳能的?

编者按:Windows 8之父Steven Sinofsky对技术颠覆有很深的研究,他曾经提出颠覆要经过四个阶段:颠覆既有者;快速线性演进;吸引融合;彻底重新想象。现在作为尼康的忠实用户他又找到了研究颠覆的一个绝佳案例——作为专业摄影市场的领导者,尼康是如何将市场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佳能的。这个跨度30多年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过度痴迷于过去的成功,一定会被成功所累。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1971年的佳能F-1机械相机零件超过了10000个。佳能推出这个的目的是想跟早12年发布的尼康F(零件更少)一争高下,尽管复杂性其实并不是竞争风险。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佳能F-1原理图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是尼康F艺术化的原理图。这个太令人惊艳了,你还可以在Esty上的衬衫和印刷品上找到它。

有人在跟帖中问我这10000个零件都是从哪儿来的。这是来自1971年日本佳能的手册。(不知道它说的是系统还是相机?)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1971年的佳能F-1有10000个零件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又一版夸张/糟糕的翻译

佳能“系统”(1)旨在与尼康F系统竞争,后者已经有了10年的生态体系发展史。

佳能推出产品不到1年之后,尼康推出了F2,这是其耗时5年项目的巅峰,其表现超越了佳能,但其实结构跟1962年尼康系统(3)差不多。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1)注解:这是1971年推出的佳能F-1系统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2)注解:几个月后尼康推出了F2系统。这款产品完全是压倒性的。镜头之多从6mm(左边那个巨大的鱼眼头,有着220°的超视角)一直做到2000mm(左上角看起来像天文望远镜一样的东西,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焦距的镜头)。还有佳能想到没想过的各种附件。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3)注解:这是1962年的尼康F系统。对照1971年的佳能F-1可以看出其实两个都差不多。这说明这时候的佳能只是对尼康亦步亦趋。

尼康对增加功能采取了非常保守的办法来保护(以及防御)专业市场。8年后他们推出了尼康F3,这是第一款需要电池的产品,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大力推销自己有备份的机械快门线。尽管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像承担《国家地理》这种类型拍摄任务的人士,对于电池没电都会感到非常恐惧,所以尼康就弄了这个东西来迎合他们。我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是F3,(我记得的)当时所有的评测都提到了这条机械快门线。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是1980年F3发布时的评测,你可以看到其中在电池上面费了多少笔墨!但还有很多东西上面没说,比如驱动相机的电动机需要8节AA电池,但是在寒冷天气无法工作……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尼康的宣传不遗余力,但几乎主要聚焦在专业人士上面。其面向消费者宣传的基本卖点似乎是因为专业人士使用了产品。左下方那小小的按钮就是应急手动快门线。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相比之下,佳能用经受过市场考验的名人(非摄影师,主要是体育名人)来代言,推广聚焦在易用性和广泛的吸引力上。

尼康自始至终在他们觉得可以“试验”的消费者级的相机上都非常具有创新性。1986年,尼康推出了10多款具备自动曝光、一体式电机,以及最终甚至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消费者型号的数量比专业型号多了很多!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尼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消费者型号,但是他们的关注和业务其实还是专业市场,但是对于扩大后者的型号门类他们并没有在速度和范围上发力。尼康F是1959年推出的;F2在1971年;F3在1980年;F4(自动对焦)在1988年;紧随数字化革命的F5到1996年才推出。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来自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里面只有尼康相机而且请留意这些相机的一致性。顺便说一句,带有镀铬环的镜头是85-250mm镜头,相当于今天的80-200专业变焦。这是在1959年引入的,是日本制造商的第一款商用变焦镜头。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尼康跟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会被频频提起,比如在Simon & Garfunkel的“柯达胶卷”……“我有一台尼康相机/我喜欢拍摄/所以妈妈你不要拿走我的科达胶卷”。这是1960年代到1970年代名人用尼康拍摄的照片。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进入1980年代,尼康是专业人士的唯一选择。这是一群体育摄影记者的照片。

尼康还非常紧密地跟柯达合作推进数码相机。1990年代期间,靠着尼康机身和光学器件再加上柯达的数字传感器,数码相机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展。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是一个数码相机的早期原型,以尼康相机机身搭载柯达传感器所有的图像捕捉和转换都是通过电缆连接到一个外界盒子在那里完成的。我认为这个可能支持1MB的单色图像,捕捉需要30秒钟的时间。在1995年左右这是革命性的。

尼康甚至是第一个推出专业数码相机的厂商,1999年的尼康D-1备受期待。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尼康的D-1引领了全集成精良设计SLR机身的先驱,这是由F3一路演变过来的。尼康拒绝对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是因为专业人士质疑其质量。当时数码相机传感器捕捉的像素要比胶卷少很多,压缩这块一直都引起大家的争执。这是很讽刺的,因为那么多摄影都把胶片“颗粒”(基本上就是压缩失真)当成艺术元素看待。专业人士的确非常抵触,但是这种相机对于普通的摄影新人来说是革命性的(产品市场匹配!)。我可以告诉你很多新闻摄影朋友以及我个人的的故事,那种在酒店客房和衣柜里面冲印相片的体会绝对是刻骨铭心。想法很疯狂,但大家都乐于接受!作为妥协,这种传感器引入了更小的帧尺寸,这意味着镜头会有不同的视野,这又进一步令专业人士感到困惑,因为帧尺寸=胶片质量,这进一步加剧了相机的“业余化”。

佳能在专业相机领域无法取胜。尼康创新性很强但是仍然把精力集中在专业市场,“控制”和“保守”占据了主导,比方说1959年的每一款镜头至今仍适用于当前的相机上。#专业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是倒数回去第五张照片记者席中左边戴白帽记者手里的相机镜头。这是第一款商用的变焦镜头,于1959年11月推出,也就是F发布仅3个月后。这张图是这个镜头套在了2017年秋(59年后!)最新推出的尼康D850上。

佳能迈出来大胆的一步,围绕着“自动变焦”设计了全新的镜头体系。这在当时受到了专业人士和媒体的猛烈抨击,因为它破坏了跟佳能现有的FD镜头卡口的兼容性(本身兼容了追溯到1960年代的3代佳能镜头)。这种卡口镜头使得变焦更加高效快速,也很容易支持“快门优先”与“程序化”之类的自动曝光技术,而尼康的专业相机只支持光圈优先,直到1988年推出F4(在佳能推出EF后,但仍然兼容F卡口)时情况才有所改变,尽管1983年的尼康FA专业-消费级相机支持这些自动模式。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专业人士对改变的反应吸取到一些很好的经验教训,因为这些模式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这是佳能EF(电子对焦)卡口镜头,于1987年引入。它打破了维持镜头兼容性的传统。

这是在1987年!所以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佳能专注于消费者、易用性,以及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开始用种类齐全的自动对焦镜头赢得市场,并且通过消费者相机获得了专业知识。

他们从一个服务不周的市场出发开始追赶尼康。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到2000年代佳能已经发展出一个庞大的相机家族,不管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非常丰富。

尽管尼康发明了(产品化或者商用化)从电子测光、自动对焦到数字化的一些技术,但佳能却打算用这些技术来赢得专业人士,而尼康除了服务专业人士以外还要关心同型装配问题。看到他们的发展方向了吗?

2000年,也就是尼康推出了Digital Pro SLR之后,佳能也发布了自己的产品但是他们的自动对焦镜头和体验都要比前者好很多,而且愿意为了速度而牺牲“品质”。于是进入到佳能EOS数字产品线。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佳能EOS D30很小巧紧凑,跟专业标准尚有不小的距离。它配置了自动对焦系统并支持各种EF AF镜头。

专业摄影师,尤其是体育摄影,这些人更关心速度,因此看到了自动对焦的优势。佳能推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专门为自动对焦和体育服务的镜头,同时还推出了各种新的数字机身。他们还把镜头做成了白色。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毫无疑问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每一个媒体事件场边的情景——充斥着各种标志性的白色佳能镜头。

来自1981年,当时佳能正在开发自动对焦技术,这里有一篇杂志文章解释了自动对焦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从佳能的角度来解释自动对焦是如何工作的,尽管将现代自动对焦产品化的其实是尼康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1980年对自动对焦的解释。注意看右下方用佳能消费级相机来举例。

佳能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拿下了专业市场。今天已经是佳能系统的天下。尽管在数字上他们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但是佳能占据的注意力份额要高得多。颠覆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先是慢慢地,然后迅速地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今天的佳能家族庞大得令人不可思议。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佳能还成为了全动态捕捉的领导者,而且这种技术还跟静止摄影共享一样的传感器和镜头。今天尼康和佳能在镜头种类和品质以及机身和传感器的规格上面都不分上下。但现在尼康必须跟一个兼具了UX与专业性的对手竞争了。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公司案例,尼康几乎发明了整个产品类别,然后重塑产品的也是它,引领了几乎每一项技术的先驱,但却沦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聚焦于现有需求、现有的局限以及兼容性。不过尼康现在还能上天呢!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在国际空间站的尼康相机

尼康 VS 佳能:一场被颠覆的技术变革史

注解:尽管哈色博莱德(Hasselblad)登上了月球,但尼康却在1960年代进入了太空,这是它跟NASA紧密的设计合作的结果,这种合作在1980年代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达到了巅峰。注意,专注于极其专业使用的广告活动也可以用于吸引业余人士和消费者!

自从我爸1971年把他的F给了我之后我就一直用住尼康并且收集它的产品。但我也在思考这段演进史,思考既有者是如何向成功屈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