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磕瓜子扯闲篇儿--胡少奎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13
     春节去了趟庙会,人忒多。里边儿挤得转不过身儿来。黑压压的,除了后脑勺子什么也瞧不见,全是人。外边还有一街筒子人等着往里进呢。乌秧乌秧的逛什么呢?凑热闹呗!

估计不少人跟笔者一样,憋足主意是奔着老北京小吃去的。

可是到那儿一看才知道,传统的不多,新发明的不少。新吃食大多偏洋味,吃不惯。传统小吃弄得又不那么地道。扫兴之余买了一大嘟噜1炒货,找了个清净地方儿小憩观景。

记忆里,老北京的炒货业也曾辉煌一时,眼下还能对上号儿的起码几十种,除了大路货炒花生、炒栗子炒葵花籽以外。什么西瓜子、南瓜子、倭瓜子、炒榛子、炒松子多了去了。而且上述品种都能炒出各种味道的新花样儿来,到底能炒出多少品种,还真没下功夫统计过。

北京八百多年为古都,年年都少不了有新鲜玩意儿问世,加上继承、改革,新东西肯定多得是。北京的小吃花样儿您甭说给吃遍了,就是给挨个儿数下来都没那么容易。北京的炒货业过去有几个比较集中经营的地方儿,比如诸庙会及天桥儿、朝阳门外及什刹海地区。这些地方儿的炒货坐商比较多,规模也相对大一些。做出来的东西也就稍微讲究一些。

所谓讲究,就是炒货的几个必备特性。即:酥脆、味香、色。炒货首先吃的就是个酥脆,皮不叽、软么塌2的东西,搁谁都得给它扔了。扎堆儿经营的买卖,都指着回头客做生意。如果拿那种东西糊弄人,那就是明摆着糊弄自个儿呢!反过来像火车站、旅游点等专做一锤子买卖的地方儿,什么都能卖出去,就没必要那么讲究。

炒货的味儿也特别重要。往里搁什么佐料都行,但主体的香味儿不能被客体的佐料掩盖住,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同样的炒货,买主一尝,吃了还想吃。兴许儿吃多少年下去了,牙吃豁了4也不换样儿。那就是把特色玩儿出名堂来了。能让买主吃了一次就上瘾,多少年如一日地欲罢不能,这是真本事。

特点也不容忽视。一拉溜儿买卖摊儿,如同是评比会的“展示台”。炒货撂在那儿,八仙过海各显绝招儿。没吃过的一瞧见就想尝尝,这是功夫!无论哪家买卖,皆具自己的特色,这样儿的炒货炉子就不容易被别人挤垮喽。

所谓,是味道以外的另一种吸引力。人是高级动物,存在各种感觉。吃炒货不是在往胃里填东西解饿。拿鼻子一闻、放嘴里一嚼、得有一种诱人的感觉。否则干巴呲咧跟块剩饽饽5似的,那就是一锤子买卖。

还有,炒货颜色儿必须要漂亮。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就是这个道理。这东西本来就是闲人吃的闲食。买主儿一搭眼,瞧着喜兴、看着痛快、没吃过的想尝尝。心里一孤茸6就买了。否则味道再好,看上去糊麽囵吞的没食欲。即便是腮帮子痒痒,也不会吃这路不受看的东西。

卖炒货也挺不容易的,虽然这里边有“独门秘笈”一类的小技巧。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搬大包、翻大铲、拉风箱。一年四季在爆土狼烟的熏陶下,总弄得跟个土猴儿似的。辛苦一年,无非是一家人那点嚼谷儿7。发财?您想都甭想,体力程度不亚于扛大个儿的搬运工。

以前没有电动风机,炒货店的伙计一天到晚就是没结没完的拉风箱。三伏天热个死儿,三九天冷个死儿。再有个嗑瓜子的在眼头喽优哉游哉晃悠,那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啊……

笔者手里攥这把炒货,不敢恭维,评不上什么等级。也就是为打发时间,拿它砸筏子8而已。现在人都这样儿。创牌子时候还来点真的,货色也还说得过去。一旦上了规模,机械化流水作业,就算是该往下坡出溜了。原来的那点优点、特色,连他自个儿都不知道给弄哪儿去了。

所以,早年做买卖拼的是特色,现代企业竞争的应该实力吧,在庙会上做买卖用不用考虑“回头儿客”问题,只有卖家心里明白。

① 

   

    注:

     大嘟噜:一大兜子。

②  皮不叽、软么塌:助语,借以强调皮软的程度。

③  牙吃豁了:爱吃瓜子的闲人,嗑瓜子位置固定,久而久之牙就磨豁了。

④  干巴呲咧的剩饽饽:形容没有味道,难吃。

⑤  心里一孤茸:大脑里的一个念头。

⑥  嚼谷儿:最低生活保障。

⑦  砸筏子:因为无聊而做某件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