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参汤医案

 龙潭老蜗沁缘堂 2018-04-13

一妇人年近五十。病腹痛。初从右手指冷起。渐上至头。头如冷水浇灌而腹大痛。则遍 身大热。热退则痛止。或过食。或不食。皆痛。每常或一年一发。近来二三日一发。远不过 六七日。医用四物加柴胡、香附。不应。更医用四君、木香、槟榔。亦不应。又用二陈加紫 苏、豆蔻。又用七气汤等剂。皆不应。汪诊脉皆微弱。似有似无。或一二至一止。或三五至 一止。乃阳气大虚也。独参五钱。陈皮七分。煎服十数帖而愈。夫四肢者诸阳之末。头者诸 阳之会。经曰。阳虚则恶寒。又曰。一胜则一负。阳虚阴往乘之则恶寒。阴虚阳往乘之则发 热。今指稍逆冷。上至于头。则阴胜阳负可知矣。阳负则不能健运而痛大作。痛作而复热者 物极则反也。及其阴阳气衰。两不相争。则热歇痛亦息矣。仲景曰。血虚气弱。以人参补 之。故用独参汤而数年之痛顿愈。

参附汤医案 :

中医故事之一:死则甘愿偿命! (清代名医徐大椿)

毛履和之子介堂,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脉微肢冷,面赤气短,医者仍作热证治。余曰: " 此即刻亡阳矣,急进参附以回其阳。 " 其祖有难色。余曰:" 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亦岂 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死则愿甘偿命。 " 方勉饮之。一剂而汗止,身温得寐,更易以方,不 十日而起。同时,东已许心一之孙伦五,病形无异,余亦以参附进,举室皆疑骇,其外舅席 际飞笃信余,力主用之,亦一剂而复。但此证乃热病所变,因热甚汗出而阳亡,苟非脉微足 冷,汗出舌润,则仍是热证,误用即死。

四逆汤医案 :

《伤寒论汇要分析》 :苏某妻, 30余岁。 月经期间不慎冲水, 夜间或发寒战, 继即沉沉而睡, 人事不省, 脉微细欲绝, 手足厥逆。 当即刺人中、 十宣出血, 一度苏醒, 但不久仍呼呼入睡。 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 25g ,北干姜 12g ,炙甘 草 12g , 水煎, 分 4次温服, 每半小时灌服 1次, 此为重药缓服办法, 如 1剂顿服, 恐有 “脉 暴击”之变。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