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移植后肾损伤,怎么办?

 辛异的世界 2018-04-13

肾损伤作为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受者生命质量和长期生存产生极大影响,是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肾损伤不仅导致受者住院频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且可能引起感染、高血压病、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等,受者长期生存率显著下降。终末期肾脏病(ESRD)则需行肾脏替代治疗(RRT)或肾移植。

一、肝移植受者肾损伤有哪些类型?  

(一)术前肾损伤 

肾损伤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等待肝移植受者中不少见,尤其当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被用于指导供肝分配后。肝移植术前肾损伤包括肝肾综合征(HRS)、IgA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肾病等。

(二)术后肾损伤 

(1)急性肾损伤(AKI):AKI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快速下降及代谢废物蓄积。根据KDIGO指南,凡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诊断AKI:(1)48h内血清肌酐(Scr)升高值≥26.5μmol/L。(2)7d内Scr上升至≥1.5倍基线值。(3)连续6h尿量<0.5mL/(kg·h)。

  (2)慢性肾脏病(CKD):CKD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大部分生存时间>6个月的肝移植受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肾损伤。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肾损伤相关病死率逐年升高,在所有肝移植受者死亡原因中升高幅度最大。

二、肝移植受者肾功能评估 

1.血清肌酐(Scr):

传统的基于Scr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反映真实肾小球滤过率(GFR)方面有一定局限性。饮食、全身肌肉含量、合成肌酐能力、蛋白质能量消耗、药物、肾小管分泌、生理范围内的钠及容量变化均可引起Scr波动,不能准确反映真实GFR,可能导致肾功能过高评估,尤其对终末期肝病患者,上述影响更为明显。对于合并CKD的肝移植受者,eGFR可能高估肝移植受者实际GFR,而低估CKD对其造成的死亡风险。

2.胱抑素C:

虽然Scr变化灵敏度高,但出现较晚。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胱抑素C单纯由GFR决定,不受性别、年龄、饮食、炎症、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疾病等病理生理因素影响,对于等待肝移植受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胱抑素C是反映和评估真实GFR的更理想指标。胱抑素C也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现CKD的敏感指标。根据胱抑素C和Cr-胱抑素C公式计算的eGFR(eGFRcys和eGFRcreat-cys),若eGFRcys和eGFRcreat-cys均<60mL/(min·1.73m^2),则CKD诊断确立。来自中国的肝移植受者数据显示:基于胱抑素C计算的eGFR与真实的GFR非常接近。

3.蛋白尿:

对于肝移植受者,由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的抗蛋白尿效应,即使患者已经存在严重的CKD,也可能检测不出蛋白尿。因此,临床上高度怀疑合并CKD又缺乏蛋白尿证据的肝移植受者,推荐增测胱抑素C。蛋白尿评估推荐随机尿白蛋白(Alb)与肌酐比值(ACr),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CKD。

三、肝移植受者肾损伤防治 

(一)肝移植术前肾损伤防治:

(1)若怀疑受者发生AKI,应回顾受者所有用药(包括非处方药物),减少或撤除利尿剂,撤除所有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2)临床怀疑低血容量受者应予扩容治疗。
(3)及时识别和早期治疗细菌感染。
(4)若患者在AKI分级上有所进展,应按照AKI 2级和3级进行治疗,并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5)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可引起并进一步加重肾损伤,如肝硬化心肌病、细菌异位引起炎症反应、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
(6)多年来针对HRS的治疗并无实质性突破,包括特利加压素在内的多种药物都缺少肯定疗效,但在等待肝移植期间应予受者积极干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慎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利尿剂,以增加肾脏灌注压及肾脏血流为目的,必要时行RRT。

(二)肝移植术后AKI的防治 

1.危险因素:

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除普通人群的呕吐、腹泻、非处方药(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毒品、急慢性心衰竭、感染和脓毒血症外,还包括许多与肝移植相关的特殊因素。其特殊因素包括:(1)术前:eGFR<60mL/(min·1.73m^2),或Scr>132.0μmol/L;HRS;血清TBil>68.4μmol/L;低蛋白血症;MELD评分>21分;肝性脑病;肿瘤;糖尿病。(2)术中:麻醉诱导期和无肝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大量出血和输血;术中少尿;手术时间过长;供体类型为中国二类供体捐献(即心死亡器官捐献),术后AKI发生率更高;手术类型为经典肝移植,其与背驮式肝移植比较,术后AKI发生率更高。(3)术后:血容量不足;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或原发性无功能;药物(CNIs、核苷类抗hBV药物);感染;造影剂;低蛋白血症;使用羟乙基淀粉和不限氯液体复苏。

2.治疗:

对于存在术后发生AKI高风险的肝移植受者,应尽可能停用所有肾毒性药物,保证血容量和灌注压,考虑行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密切监测Scr、尿量和尿常规,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对肝移植术后已发生AKI的受者,应在AKI分级基础上,遵循分级管理原则:(1)对发生或疑似AKI 1级受者,以非创伤性诊断方法为主,尽早停用肾毒性药物。(2)当AKI达2级或3级,调整相关药物剂量,由肾脏病专科医师参与治疗,并考虑行RRT。(3)若需行RRT,建立血管通路时应尽量避免锁骨下静脉置管。

3.优化免疫抑制方案:

对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使用与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各种免疫抑制剂对肾功能的影响不一,如:糖皮质激素和霉酚酸(MPA)对肾功能基本无影响;而CNIs药物,包括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肾损伤是其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若长期使用,有导致蛋白尿的可能。因此,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是肝移植术后AKI防治的重要内容。

CNIs是肝移植术后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两者均可引起肝移植术后AKI,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CNIs肾毒性部分可逆。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已发生AKI的肝移植受者,即使CNIs减量后,早期AKI也对后期肾功能存在严重不良影响。术后延迟使用CNIs或予低起始剂量CNIs,有助于预防AKI发生。对于已发生严重肾损伤(AKI 2级以上)受者,建议延迟至Scr降低25%时再使用CNIs,可在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风险前提下有效改善受者预后。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包括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西罗莫司由于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排斥反应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很少在肝移植术后早期使用,且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可能引起肝移植受者死亡风险增高。近年来有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以CNIs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比较,肝移植术后早期使用依维莫司联合低剂量CNIs方案,两者具有相似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生存率和移植肝存活率,但后者可降低AKI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者远期肾功能。

MPA类药物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且不增加蛋白尿发生率。有研究结果证实:吗替麦考酚酸(MMF)可通过降低TGF-β水平而发挥逆转肾脏疾病的有益效应。MMF联合CNIs减量或CNIs延迟使用并减量方案可在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风险、患者病死率及移植肝丢失率的情况下,减少肝移植受者术后AKI的发生。

围术期早期使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联合MPA类药物,可延迟CNIs的使用,或使CNIs减量使用得以实现,从而在不增加患者排斥反应的同时,有效减少需行RRT的AKI受者,尤其是对术前已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受者是合适的选择。

4.随访:

AKI即使在症状上得到治愈,远期的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都有所增加。因此,为发生AKI的肝移植受者建立包括≥1名肾病专家在内的保健管理计划非常必要。这些受者具备发生高血压病、血容量超负荷、心血管事件、终末期肾病风险。因此,应定期评估其相关参数,如血压、体液状态、蛋白尿、Scr及其他代谢参数等。

四、肝移植术后CKD的防治 

1.危险因素:

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肾功能的因素有:(1)术前因素:HCV感染、低eGFR、HRS、蛋白尿、糖尿病、肝功能Child-Pugh高分级和高MELD评分、女性及高龄等。(2)术后因素:免疫抑制方案(主要为CNIs的长期暴露)、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术后AKI的发生。其中CNIs长期暴露、肝移植术前已合并而术后未缓解的HRS及糖尿病,被认为是肝移植术后CK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CKD快速进展的诱因包括AKI、感染、腹泻、代谢病、吸烟、肥胖、心血管疾病、持续肾毒性药物暴露等。其中糖尿病、高血压病等代谢病是引起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AKI是CK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2.治疗:

肝移植术后CKD的治疗除肾脏病专科治疗外,还需注意预防肝移植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调整和优化免疫抑制方案。

代谢病是引起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肝移植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以及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可参考《中国肝移植受者代谢病管理专家共识(2015版)》。

AKI也是CK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CKD受者发生AKI的风险也显著增高。G3a~G5期受者因某些暂时性疾病状态(如感染、腹泻等)导致发生AKI风险增高时,应暂停使用具有潜在肾毒性和经肾排泄的药物,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二甲双胍、锂剂、地高辛等。

ESRD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RRT,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尽管目前透析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对于肝移植受者,出现ESRD后建议及时行肾移植,与单纯透析治疗比较,前者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3.优化免疫抑制方案:

CNIs可引起实体器官移植后慢性肾损伤。而与低剂量CNIs方案比较,CNIs转换为西罗莫司的方案在保护肾功能上并不具优势,反而有更高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西罗莫司还可能促进蛋白尿发生,甚至导致塌陷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因此,对于eGFR<30mL/(min·1.73m^2)的肝移植受者,以及预先存在蛋白尿的肝移植受者,不宜使用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在肝移植受者中的研究结果较为乐观,显示出较好的远期肾功能。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对于合并CKD的肝移植受者,或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CNIs慢性毒性反应时,MMF在提供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允许CNIs逐渐减量甚至停药,从而使受者肾功能得以长期改善,其中获益最多的是年纪较小的儿童受者以及肝移植术后早期使用MMF的儿童受者。

4.随访:

鉴于CKD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系统并发症,肝移植术后合并CKD的受者,需定期建立包括≥1名肾病专家在内的保健管理计划,定期监测血压、骨密度、营养状况、hb等指标,及早诊断与治疗高血压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