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VAC】张涛: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运行现状及研究展望(互动留言)

 xusl2 2018-04-13

轨道交通暖通空调



本期微信给大家推荐的文章是由清华大学张涛老师等人撰写的论文《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运行现状及研究展望》。文章分析了国内陆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现状,重点关注了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组成及占比情况,对负荷计算、空调系统设计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系统实际运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车站环控系统存在新风量及实际新风耗冷量偏大等问题。从新风与渗透风变化规律、温湿度与新风分开处理、车站冷源及末端设备等方面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展望。

  


 1. 问题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建筑类型的能耗水平显著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地铁车站能耗状况来看,我国地铁车站的能耗整体水平不但不低于发达国家,个别车站甚至显著高于韩国、日本等国的水平(相近气候状况、客流状况)。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占到车站动力照明能耗的相当比例且个体差异较大,这就亟需我们对当前系统设计、运行现状等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并由此出发寻求适宜的改善路径。

2. 文章主旨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负荷计算、运行中的实际性能等情况开展了综述研究,从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方法可以理解当前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形式、容量等的来由,从实际运行性能则可反映我们实际状况下发生了什么、是否与设计时的初衷或考虑的问题产生了偏差。系统设计与实际运行中存在显著差异是我们很多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从系统设计层面考虑,可以发现当前我们对渗透风的考虑不足,而越来越多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渗透风消耗了大部分的冷量,而由人员、照明、设备等消耗的冷量占比较小;设计中又通常考虑远期人员负荷,对实际运行的人员规律、负荷变化情况的考虑不足;冷源设备选择为螺杆机,但实际运行却反映出冷机低负荷、低效运行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将设计、运行综合考虑,渗透风、负荷分析等环节如何进一步考虑,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一现状也反映了当前我们对很多问题还没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寻求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创新”,也要勇于“纠错或纠偏”。

针对地铁车站的实际环控需求及运行使用特点,江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大小分开,各司其职”、“直接蒸发,创新末端”、“取消新风,不要排热”、“单风机运行,变频调节”的系统构建与调控原则,为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等提供了基本理念。在这一系列指导原则的指引下,我们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一定能有大的改观,也一定有望实现运行能耗的大幅降低,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新时代。

3. 感言

我们还只是地铁车站通风空调领域的初学者,对一些问题的把握或理解尚不够深入,感谢《暖通空调》杂志提供的平台,也期望有更多机会与相关设计者、研究者、用户等开展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交流,共同推动我国地铁车站通风空调事业的发展。

 

 

 张涛

2018-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