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类,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临床症状多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一.抗病毒口服液(颗粒、胶囊)
[药物组成] 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身软无力,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的患者。
2.若体温高热不退,咽痛红肿等症状明显,可与清开灵、紫雪、片仔癀等配合服用。本品对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具有较好疗效。
[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停药。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脾胃虛寒,见泄泻,食后腹胀,不欲饮食者慎服。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发高烧体温超过38.5oC的患者,请及时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液: 口服,一次10毫升,1日2~3次;颗粒剂: 开水冲服,一次3~6 克,1日3 次; 胶囊剂: 口服,一次2~3粒,1日4次。
二.板蓝根颗粒(片、糖桨)
[药物组成] 板蓝根辅料: 蔗糖、糊精(无蔗糖辅料为糊精)。
[临床应用]
l.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咽痛,咽红、扁桃体红肿疼痛,发热,舌红、苔黄的患者。
2.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严重者,可酌情联合使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本品药味苦寒,易伤胃气,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虚便溏者应慎用。
5.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oC 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7.糖尿病患者应选用无蔗糖型。
[用法用量]颗粒剂: 开水冲服,一次5~10克,1日3~4 次(含糖型);一次3~6克,1日3~4次(无蔗糖); 片剂: 口服,-次2~4片,1日3次; 糖浆剂: 口服,一次15毫升,1日3次。
三.清热解毒口服液(软胶囊)
[药物组成] 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
[临床应用]
I.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面红,烦躁,口干,口渴、咽痛、扁桃体红肿疼痛,舌红苔黄的患者。
2.若体温高热不退,咽痛红肿等症状明显,可与清开灵、热炎宁颗粒等配合服用。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本品药味苦寒,易伤胃气,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慎用。
5.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0C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液:口服,一次10~20毫升,1日3次;软胶囊:口服,一次3~6粒,1日3次。
四.抗感颗粒
[药物组成] 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
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头痛、咽红咽痛、扁桃体红肿,四肢酸痛,舌红苔薄黄的患者。
2.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严重者,可酌情联合使抗生素。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本品药味苦寒,易伤胃气,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慎用。
5.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0C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1日3次。
五.连花清瘟胶囊
[药物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或高热、咳嗽明显、咯吐粘痰、咽喉肿痛、肌肉酸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的患者。
2.若体温高热不退,咽痛红肿等症状明显,可与清开灵、紫雪、片仔癀等配合服用。
[注意事项]
l.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本品药味苦寒,易伤胃气,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慎用。
5.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C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7.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值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慎用。
8.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惠者及运动员慎用。
9.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1日3次。
六.正柴胡饮胶囊(颗粒)
[药物组成] 柴胡、甘草、赤芍、生姜、陈皮、防风。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见轻度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的患者。
2.若体温偏高,咽干,咽痛,口渴等症状明显,可与清开灵、清热解毒口服液等配合服用。
本品具有较好的抗病毒,解热,抗过敏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肿瘤、骨折等引起发热,还对乳腺炎、胆囊炎、胃肠型感冒、心肌炎和不明原因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不适合发热,鼻流黄涕的风热感冒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4.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慎用。
5.发热体温超过38.5C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 胶囊剂: 口服,一次2 粒,1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0 克或3克(无蔗糖),1日3次。
七.羚羊感冒片
[药物组成] 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素油、甘草。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明显、微怕风怕冷、头痛头晕、咽红肿痛,时有咳嗽,舌淡红苔薄黄的患者。
2.本品为银翘散加用羚羊角以加强清热定惊作用,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高热者。
3.若体温偏高,咽干咽痛等症状明显,可与清开灵、紫雪等配合服用。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进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辣、生冷、油就食物。
4.年老体弱、儿童、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慎用。
5.孕妇慎用。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现发热城嗽加重、并有其它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1日2次
八.小柴胡片(颗粒)
[药物组成] 柴胡、黄芩、党参、制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临床应用]
1.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怕冷往来发作,胸肋胀满不适,口苦咽干,心烦欲吐,不欲饮食、舌红苔黄等症状一二即可。
2.也可用于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所致的寒热往来胸肋胀满。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慎与滋补类药物同用。
3.服用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体弱者应情用。
5.发热体温超过38.50C的患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 片剂: 口服,-次4-6 片,1日3 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2袋,1日3次。
九.清开灵口服液(胶囊、软胶囊、片、泡腾片)
[药物组成]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临床应用] 本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明显甚至高热不退,可伴咽痛红肿,咳嗽痰黄,舌质深红苔黄的患者。本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能够明显缩短退热、口腔愈合、手足皮疹消退的时间和总病程。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本药性味苦寒,久病体虚,脾虚腹泻、大便不成形、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者慎用。
3.慎与滋补类药物同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慎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慎用。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咳嗽喘憋,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液: 口服,一次20~30毫升,1日2次,胶囊剂: 口服,一次2~4粒,1日3次; 软胶囊: 口服,一次2~4粒,1日3次; 片剂: 口服,1~2片,1日3次; 泡腾片剂: 热水泡腾溶解后口服,-次1片,1日3次。
十.金莲清热颗粒(泡腾片)
[药物组成] 金莲花、大青叶、炒苦杏仁、生地黄、生石膏、玄参、知母。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高热、不怕冷,咽干、咯痰粘稠,大便正常或偏干,舌红苔薄黄的患者。
2.如高热不退,可合用清开灵口服液、瓜霜退热灵等药物退热。
[注意事项]
1.平时脾胃虚寒,见腹泻、大便不成形、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者不宜服用。
2.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3.慎与滋补类药物同用。
4.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颗粒剂: 开水冲服,成人一次5 克,1日4 次;泡腾剂: 温开水泡服,成人一次2 片,1日4 次,高热时每4小时次。
十一.清瘟解毒丸
[药物组成] 天花粉、葛根、白芷、桔梗、连翘、玄参、甘草、大青叶、柴胡、羌活、川芎、赤芍、防风、黄芩、炒牛蒡子、淡竹叶。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口渴、咽干,四肢酸痛,浅表淋巴结肿痛,舌红苔黄的患者。
2.如高热不退,可合用清开灵口服液、瓜霜退热灵等药物退热。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生感冒患者。
2.慎与滋补类药物同用。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4.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任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慌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 一次12克,1日2次; 大蜜丸、1次2丸,1日2次。
十二.复方大青叶合剂
[药物组成] 大青叶、金银花、羌活、拳参、大黄。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无怕冷、咽喉红肿,耳下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的患者。
2.适用于急性肝炎、胆囊炎,见发热、胁痛、黄疸的患者。
3.流感患者高热不退,可配合使用清开灵口服液、瓜霜退热灵等药物退热。
[不良反应] 偶见有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溢补性中药。
3.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4.孕妇禁用: 糖尿病患者禁服。
5.平时掉胃虚寒,见腹污或大便不成形、不欲饮食,食后牌张者镇用: 年老体弱、儿童慎用。
6.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哆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1日2 -3次,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一次30毫升,1日3 次。
十三.复方双花口服液(片、颗粒)
[药物组成] 板蓝根、穿心莲、金银花、连翘。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见咽红肿痛,发热头痛,舌红苔黄的患者。
2.如伴见高热,可配合清开灵、瓜霜退热灵口服。
3.咽痛红肿,可配合清咽片、金喉健等药物含化或外用。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若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喉局部无明显红肿者慎用。
3.本品苦寒,平时脾胃虚寒,见腹泻或大便不成形、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者慎用。
4.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及时停药,酌情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液: 口服,一次20毫升,1日4次; 片剂:口服,1次4片,1日4次; 颗粒剂: 口服,一次6克,1日4次。
十四.维C银翘片
[药物组成]牛蒡子、淡竹叶、淡豆豉、连翘、荆芥、维生素C、金银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桔梗、甘草、芦根。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流行性感冒,见发热重、伯冷程度轻、明痛口干头痛、时有咳嗽,舌淡红苔薄黄的患者。
2.本药为中西药联合制剂,如对其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史者应禁用。
[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流行性感冒患者。
2.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本品含有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注意合并使用其他退热剂时减少用药剂量,以免药物叠加作用引起的不良事件。
5.对马来放氨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过敏的患者禁用。
6.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1日3次。
小结:流感以发热、咽痛、咽喉红肿明显者可选用板监根颗粒、复方双花口服液、复方大青叶合剂和清瘟解毒片流感初起,见发热头痛、咽干者用抗感颗粒和正柴胡饮。以高热为主要表现者可选月清开灵胶囊、金莲清热颗粒和抗病毒口服液。高热咳嗽者可用莲花清瘟胶囊。流感发病热毒炽盛,病情发展福,板易出现支明喘憋、甚至神昏等变证,应注意筛查流感重患者。应及时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