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说的秘密之分析师首次评级与评级调整篇

 小天使_ag 2018-04-13
萝卜投研2018年04月12日 19:10

今天,老萝终于明白韭菜是怎样被收割的了。。。

一般的,分析师在公司研报中可能会对上市公司进行评级,而评级一般根据看好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五类:“卖出”、“减持”、“中性”、“增持”、“买入”。“卖出”评级表示分析师强烈看空,“减持”评级也有看空之意但相对谨慎,“中性”评级表示观望,“增持”评级表示继续看好,“买入”评级则表示强烈看多。

评级调整也可以根据看好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八类:调低四级、调低三级、调低二级、调低一级、调高一级、调高二级、调高三级,调高四级。这个就不解释了,显而易见,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而对于初入股市如王大萝这样的新韭菜,以及混迹股市十余年但仍然内(too)心(young)纯(too)良(naive)的老韭菜,都会认为分析师越看好的股票,后市表现应该肯定必须不错至少不会太差。

但当老萝看到通联数据投资大脑的量化统计分析报告,再一次感觉脸部遭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这一次比之前大宗交易带来的打击更甚,不信往下看)。

首先我们来看“首次评级”这个事件发生后即买入的绝对收益:

从上图和上表可以看出,总体上,该事件的绝对收益还不错,事件发生后买入,平均收益率一路上涨,持有到约50个交易日时平均收益达到最高。

对于小白来说,重点来了,要考试的,请记下来。

从该事件的特异性收益(即排除其他因素只统计该事件本身带来的收益贡献)来看,该事件带来的收益真实确凿可信,请看下图下表:

老萝还特意分别看了2011至2017年每年的特异性收益图,都异常稳健,竟然没有一个是负的。

说好的打脸呢?说好的秘密呢?别着急。

其实分析师评级这事吧,关键还是看评级的分类,如前文所说,分析师越看好的股票,“理所应当”表现越好。

淡素。。。请看下方,

首次评级单指标分组事件窗口净值曲线:

先解释一下分组:0表示无评级的股票分组,1表示“卖出”评级的股票分组,2表示“减持”评级的股票分组,3表示“中性”评级的股票分组,4表示“增持”评级的股票分组,5表示“买入”评级的股票分组。

赤果果的现实摆在眼前,请容老萝给小白简单描述一下:

1、“卖出”评级的股票分组在卖出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是一路向上,直到持有到40个交易日时收益率才回落;

2、“减持”评级的股票分组在减持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是先跌一周,再震荡走高,持有到60个交易日时,已经翻红。

3、“买入“评级的股票分组在买入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是相对稳定,持有到60个交易日时的收益与“减持”评级的股票分组相当,但低于“卖出”评级的股票分组。

4、“增持”评级的股票分组在增持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也同样相对稳定,收益率略低于“买入“评级的股票分组。

5、“中性”评级的股票分组在中性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则与无评级的股票分组走势相当,持有到60个交易日时的收益率排在最末两位。

其实从绝对收益来看,其实还好,再来看看特异性(排除其他因素)单指标分组事件窗口净值曲线:

从上图来看就更加明显了。 “减持”评级的股票分组在减持评级事件发生后买入,历史样本的平均走势是先小幅下跌数日,然后一路上涨。另外”中性” 评级的股票分组表现其次,其余几组表现均为一般。

最后,最打脸的部分来了。。。

评级调整单指标分组事件窗口净值曲线:

再简单解释一下:-4代表调低四级的股票分组、-3代表调低三级的股票分组、-2代表调低二级的股票分组、-1代表调低一级的股票分组、1代表调高一级的股票分组、2代表调高二级的股票分组、3代表调高三级的股票分组,4代表调高四级的股票分组。

老萝是多么愿意相信是通联数据算法团队搞错了呀,但经过确认,这就是血淋淋的历史事实:调低四级和三级的股票分组在事件发生后买入,收益率一路走高,而调高四级的股票分组在事件发生后买入,收益率一路走低。。。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细思极恐,懂的自然懂,老萝话不多说,就用一张图来表达:

最后,萝卜投研为大家统计了4月9日至11日的分析师首次评级与评级调整股票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