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各类”消极“概念是自由之路

 珈蓝天下 2018-04-13
道解天下事 2017-07-23

《道德经》第一句话就以“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否定一切的根本观点开始它的论道之旅,通过否定一切常道的可言说性,为质疑精神与言论自由提供了逻辑基础,反过来也就否定了任何信仰(信仰就是对于常道的言说与坚守);相应地,无为,不尚贤,不以智治国,不仁,柔弱不争,勇于不敢,不言之教等等对于人们来说具有“消极”意义的概念,甚至被视为“糟粕”的概念,都是国内最欠缺的思想,也是与自由,民主,法治,个人主义,逻辑理性等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

无为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之间互不干预,特别是权力不干预私人自由,以及“为于无而不为于有”的创造性,前者相对于专制的控制与奴役,后者相对于财富争夺而表现出来的阴谋投机,也就是“以智治国,国之贼”的有为问题; “不尚贤”是权力不干预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是无为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此避免人们沦为权力奴才而争宠争利,扭曲人性而成为“五毛”;“不仁”是法治公正精神的体现,也是反集权反人治思想,“不仁”的权力系统才是无为的,当然,不仁绝不是残暴,而是公平与自由,这样的权力反而是柔弱的;权力之柔弱反映了自由与民主特征,才有“勇于不敢”的无为属性,权力才不会伤及无辜,而权力之刚强反映了专制与丛林法则特征,必有迫害甚至屠杀,当然,这种柔弱必然是指尊重个人权利的柔弱,而不是面对流氓独裁者的软弱;“不言之教”,同样是权力无为的表现,它不干预教育,不在教育体系中强行推行官方价值观,没有道德宣教,不以德治国,政教分离。

上述“消极”思想和自由主义相通绝非偶然,自由主义也是个人主义的,而它们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互不侵犯,独立自主,所以看起来既互不干扰的无为,也不在权力诱惑下相互攀比的“不尚贤”,人人管好自己就不需要搞阴谋诡计,不以智治国,不需要“亲亲有别”的仁爱,但可以自由地参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慈善活动,有独立精神自然也就柔弱不争,有独立精神也就不允许权力体系给国民灌输任何价值观,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由教育的自由市场决定。因此,这些被国人普遍视为“糟粕”或无法理解的内容,都是与世界文明对接的关键词,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词汇与《道德经》所有文字之间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这些词的理解是错的,那么人们本以为理解了所谓“精华”部分内容,其实都与《道德经》完全无关,都是荒谬的胡思乱想。

本人专注于老子思想解读与传播,相关知识产权是唯一收入来源,每一篇文章都是长期思考提炼的原创观点;《道德经--无为与自由》是国人的启蒙与醒脑之路。您的转发,赞赏,购买作品,捐赠都是对思想启蒙的推动力,让思想的火种从您手中传递!

(老家后门榕树下实景拍摄)

(物流合作商--- 中通快递,有签名版库存,下单即可快速发货)

新版首印签名版】:

方案一:以《道德经—无为与自由》与其前身《以道莅天下》各一册作为1套附签名,单套购买价格包邮80元,获赠有效期1年的读者微信互动交流群邀请,随时为读者答疑;

方案二:新版含签名2册+微信读者群邀请合计100元;

以上价格均包邮,欢迎通过本人微信批量预订。新版已进入新华书店或网上书店流通,也欢迎前往购买,但是,如果想要进读者群互动交流,请按上述方案从我这购买。同时,欢迎海内外华人朋友通过亚马逊国外网站购买英文版电子书(定价5美元)。麻烦各位关注过我的朋友多多转发,您认同的价值需要让更多人去了解才能推动真正的文明转型。谢谢!

(打赏绿色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