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分钟读懂国医大师:疼痛性月经病

 中医执业针灸 2018-04-14

每天一分钟,拒绝假大空。

不求其全,但求其真。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本文以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经验为主,重新整理归纳并结合笔者临床验证体悟。


疼痛性月经病

 

【疾病范围】

 

指与月经有关的疼痛病证。

 

包括:原发性痛经、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吊阴痛痛经、经间期腹痛、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前乳房胀痛。

 

【核心症状】

 

与月经有关的疼痛,即行经期,或行经前后期,或经间排卵期所发生的周期性疼痛。

 

【核心病机】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即瘀或虚。

 

【一般疗程】

 

内服汤剂,根据月经周期调理,尤其注意经前期、行经期和经间排卵期。一般2-3月为一个疗程。

 

【组方思路】

 

一、汤剂:

 

1)虚实必用,通用治法:

 

养血活血(2味以上):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熟地、制首乌、鸡血藤。

 

理气缩宫(1-2味):广木香、枳实、枳壳、益母草、香附、柴胡、川楝子、青皮、陈皮、乌药、橘核、荔枝核。

 

解痉止痛(1-2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尤其必要。

选药:钩藤、芍药、甘草、青风藤、葛根、全蝎、蜈蚣。

 

补肾助阳(1-2味):子宫腺肌病,基础体温(BBT)高温相失常的变化,尤其必要。

选药:肉桂、川断、杜仲、菟丝子、紫石英。

 

 

2)特殊治法:

 

化瘀消癥(1-2味):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剧烈,尤其必要。

选药:三棱、莪术、石见穿、生山楂、鸡内金、乳香、没药、血竭。

 

安定心肝1-2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紧张恐惧焦虑。

选药:钩藤、紫贝齿、龙齿、琥珀、合欢皮、茯苓、景天三七。

 

益气养血(根据症状表现):气血虚弱可能会兼有瘀血和寒湿,导致疼痛加重,或是周身四肢酸痛。

选药:黄芪、芍药、桂枝、当归、鸡血藤、羌活、独活、牛膝、乳香、没药、生姜、大枣。


二、胶囊

 

全蝎粉蜈蚣粉等量。混匀,装入胶囊。

 

过敏人群禁用。疼痛时或疼痛之前使用,每次3,每日早晚各一次。

 

【保健药茶】

 

生山楂、红糖或小茴香、红糖或生姜、红糖,煮水作饮料,经前1周服用,至少提前3-5天服用。

 

不喜酸或胃反酸者不用山楂。不喜辣不用生姜。

 

服用期间不吃水果和冷饮等生冷食物。

 

【生活宜忌】

 

1、经前一周和行经期避免吃冷饮和水果等生冷食物。

 

2、行经期穿袜子,避免穿凉鞋。

 

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露脐装。

 

4、注意经期卫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