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以前在外地打工,虽然离家千里,他每天都会抽空打电话陪父母聊会儿天。每年到了过年的时候,不管有多忙,他都会赶回来与父母团聚。可是今年过年,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 大年三十这天,小篱笆村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人们都忙着最后一次出门采办年货,小孩子们在街上开心的玩闹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给平日里安静的村子装点的热闹非凡。刘老汉一大早的就去镇上采办年货,大包小包的往家运。 “刘大爷,您老这也是来置办年货啊!”路上遇到几个同村的村民,有礼貌的跟他打招呼。 刘大爷笑呵呵的说:“对啊!现在啥都有卖的,我得多买点,等我们家柱子回来了,我们给他多做点好吃的。” 同村的几个人听他这么一说,再没有人说话…… 刘大爷兴冲冲的加快脚步回到家里,老伴早就在家里等急了,一边接着置办来的年货,一边嘟囔着:“你个死老头子,咋才回来呢!让你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吗?” “这大过年的,你就别这样叫我了,多不吉利啊!”刘大爷说着话,还不忘冲老伴做了个鬼脸。 说起这老两口子,磕磕绊绊的平日里没少不了拌嘴,刘大爷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老伴却是个急脾气,不管做什么事儿都是风风火火。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格互补吧!让老两口风风雨雨的过了一辈子,谁也不嫌弃谁,平时还相互着开个小玩笑。 刘大爷在外面张罗着贴春联,心里想着,往年哪!这些活可都是柱子干的,儿子呀儿子,你快点回来吧!想到这,心里一阵的激动。 老伴在屋里包着饺子,时不时的还会喊上几声:“老头子,帖个春联哪么费劲,你可快点啊!帖好了过来帮忙,儿子饭量大,我们的多包点!” “唉哟!你瞅瞅你包的这个饺子,这个……这个,就是这个,包的这个饺子肚子都是瘪的,你就不会多往里塞点馅啊!”刘大爷帖好春联,进屋看着其中一个老伴包好的饺子在那指指点点。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此时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很多人家都开始吃起了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饭。老两口也炒了几个柱子平时最爱吃的菜,到了这会儿,老两口却都一时沉默了下来。 此时,外面雪花飘飘,时间一点一点的慢慢过去,已经过了十点了。“老头子,去把大门打开啊!柱子差不多该回来了吧!” “唉!我这就去。”刘大爷答应着,伸手从桌子上拿起两张黄纸走出了屋,来到门口将大门开开,用黄纸贴住了门神。 “柱子啊!回家过年啦!儿啊!回家过年啦!”刘大爷的呼唤声,传出很远很远…… 喊了一会儿,刘大爷回头又重新检查了一下大门,确定黄纸将门神全部盖严了,这才回屋。进得屋来,拉起老伴走进了里屋,厚厚的门帘也被放了下来。 “老头子,咱儿子都已经死了半年了,你说这样,柱子真的能回来吗?要不你再到门口去看看。”老伴语带抽泣的问刘大爷。 “再等等吧!张半仙没必要骗咱们。”刘大爷用话安慰着老伴。 故事讲到这,咱得写个插笔。其实,刘大爷的儿子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了。这个在除夕夜招魂的方法,是邻村的张半仙教给刘大爷的,就是为了让儿子能再回来吃个年夜饭。 时间慢慢过去,此时已经快凌晨一点了,爆竹声也已经慢慢消失听不见了,四周变的非常安静。老两口不错眼珠的盯着外屋的桌子,“再等等,柱子会回来的。”刘大爷不停的小声提醒着老伴。
就看见桌子旁边,坐着一个模模糊糊的白色人影,那人影再熟悉不过了,老伴张嘴刚要说话,刘大爷赶紧捂住老伴的嘴。“柱子真的回来了!”老两口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张半仙说过,人鬼殊途,老两口都不能说话,更不能和儿子见面。 此时,老两口多想跑出去,好好抱抱自己的儿子啊!可是这会儿,只能留着眼泪看着儿子吃桌上的那些饭菜,那可是柱子平时最爱吃的。 时间啊!你过得慢点吧!哪怕是看着儿子的背影也好啊!可是,老天不会为谁而改变,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老两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的身影,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模糊起来。 老两口知道儿子该走了,多想将儿子留住啊,可是,老两口却无能为力。 又等了一会儿,那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了,老两口这才从里面走出来,而那一桌子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变化。老两口相互搀扶着走出了屋子,他们准备送儿子最后一程。 漫天的雪花飘飘荡荡,雪地上一排清晰的脚印延伸着出了大门。 “儿子真的走了!”老两口追到大门口的时候,就见在雪地上,有一个特殊的雪印,那是一个人在这里磕头的印记,那印迹,很深很深…… |
|
来自: 昵称cO46t14f >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