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范云阁 || 儿时过大年(外四篇)

 家乡文汇 2022-07-29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简介

范云阁,网名老文童,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会员,《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新媒体通讯员,辽宁老年报通讯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有多篇散文和诗歌散见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多家新媒体及微信平台,有部分作品获奖、编入文学作品集。出版了《笔润人生》《品味人生》个人专著两部

儿时过大年(外四篇)

 【黑龙江 肇东】范云阁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因为散发新冠疫情的影响,县城比起往年少了些热闹。有了去年过年封城管控的经验,我和老伴儿提前做了些过年的准备。忙碌中勾起了对儿时尘封年味的记忆,犹如开封储藏60余年的老酒,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入口酸甜,回味无穷!
 
年味中,有一种高兴叫穿新衣。童年,一年到头才能添上一身新衣或一两双新鞋。母亲秋天就开始把破旧衣被拆下来的布,铺在面板上用糨糊一层层的粘好,放在太阳下晾干,这就是用来做鞋的“袼褙”。冬日漫漫长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老人家为过春节,为一大家人赶做鞋子或衣裳。常常熬到深夜,千针万线纳鞋底,做针线活,陪伴母亲的只有那暗淡的煤油灯和我们熟睡的鼾声。做好的鞋子和新衣,春节前只能试穿一下,然后再收起来,大年三十早晨一家人早早起来,将新衣服和新鞋穿上,过了正月十五还要换上以前的衣服,我们格外珍惜那幸福的时光,倍感母爱的无比高尚与伟大。
 
年味中,有一种活计叫掏黏(年)米。一进入腊月大人小孩就开始盼望过年了,家家户户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其中掏黏(年)米是比较早的活计。30多户人家的屯子只有一处磨房,每天贪黑起早地忙,有时还要“连轴转”。各家各户掏黏米要找生产队长排号,上一天将大黄米和适量的玉米碴子淘洗干净,泡水浆上一宿(xiǔ),用席织篓淋(lìn)净水,装袋闷几个小时后,加工黄米面,那时没有粉碎机,都是用马拉石头碾子一圈圈转着磨,用细面箩筛成面,发好面才能保证粘豆包好吃。过年每家还要蒸一两锅年糕,用纯黄米面才劲道可口。年糕,象征着日子步步登高。如今很难找到儿时那粘豆包或年糕纯真的味道了。

年味中,有一种盼头叫杀年猪。杀年猪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杀猪时屯邻们互相帮忙,200多斤重的一头猪,几个壮劳力,两个多小时就收拾得利利索索。“屠夫”叫张老三,坐在炕沿边上,翘着二郎腿,一口接一口的吸着旱烟,有时一连吐出几个烟圈,飘在小屋上空慢慢的散去,得意洋洋地炫耀着杀猪的本事。那边开始忙活烀猪肉,煮血肠,炒肝尖,馏肥肠,大肠头卷连体,杀猪烩菜应有尽有,香气诱人。小屋里坐满了两桌子人,小孩子狼吞虎咽的,一年到头才过这么一把瘾。张大爷端起一碗肉,放上点蒜酱,大嘴马哈的几口就进肚了,“真香!”大伙儿看着直咧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借机庆祝一年的好收成,相互推杯换盏,满屋酒香,个个陶醉其中。 


 年味中,有一种繁忙叫办年货。过了腊八就要办置年货了。在偏僻的农村,乡亲们要分多次坐着马车,到几十里路以外的小镇子去赶集,顶着寒风,有说有笑,买点年纸(冥纸)、花叶香、冻柿子、冻鱼、冻梨、糖块、年画,还有鞭炮,没杀年猪的还要砍几斤猪肉,那时的猪肉五毛钱一斤。家有会喝酒的要打上几斤“糠麸”,家有女孩儿的要买几朵花,还有擦脸的雪花膏,这就是办置的年货了。马车回来时,小姑娘和小小子们远接近迎,抢先抱起年货,撒欢的跑回家,老人站在门口或趴在窗前,嘴里叼着大烟袋,脸上乐开了花。
 
年味中,有一种活动叫祭灶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祭灶的日子。家家早饭都要吃饺子,把锅灶打扫得干干净净。晚饭后,把供品放在灶台上,点上三支香,烧点冥纸。供品有馒头和“灶糖”。用糖来粘住灶神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免说坏话。掌灯时分,把“灶王爷”像从墙上请下来,将事先准备好的冥纸和柴禾在院里一起焚烧,燃放鞭炮,一家人跪地叩头,父亲叨念着,“灶王爷升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边烧边祷告。在年三十,还要把新“请”来的“灶王爷”重新供在灶旁,开始新一年的“灶火”管理。
 
年味中,有一种氛围叫喜庆。小年过后,过年进入了倒计时,日程排得更满了。屯里只有爷爷有点文化,左邻右舍都自带大红纸求老人家写春联。尽管字写的不咋样,但还是把火红的中国年的寓意融入笔端,跃然纸上。有的户开始发面蒸馒头,有的户杀大公鸡,也有的全家总动员大搞卫生,辞旧迎新,干干净净过新年。三十的早上,我跟着爷爷一起忙活贴门神,贴挂钱和春联,还在家门两侧挂起了用纸糊的红灯笼,门庭格外喜庆,真正有了过年的气氛。早饭后,母亲把提前化好的冻肉、猪下水,还有鸡鸭鱼,开始改刀下厨,锅里烀的肉翻滚着,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这是盼望已久年的味道。     
年味中,有一种提法叫一夜连双岁。除夕之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万家灯火,一片沸腾。傍晚,父亲带领我和弟弟提着灯笼,到很远的地方“接财神”,请已逝的先人回家过年。在堂屋正北供奉祖宗牌位的桌子摆上了祭品,把杯子斟满酒,庄重的点燃香烛和纸钱,男孩子都要磕头敬祖。大约子时前后,各家各户陆续的“发纸”了,焚香烧纸祭天祭祖,鞭炮齐鸣,二踢脚响彻云霄,天空绚丽璀璨,绯红的纸屑满天飞舞,爆竹的火药味弥漫在村庄的上空。我们小孩子个个手提点着小蜡烛的灯笼,哪家鞭炮燃放的多、声响大,就奔向哪里,去争抢那些未响过的“洋鞭”或“刺花”,沸腾的年夜,震耳的爆竹,驱散了晦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接下来,就是热切盼望的年夜饭闪亮登场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色香味俱全、最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年夜饭当然少不了鱼,祈求生活“年年有余”,更少不了包饺子吃饺子,包住福运,包住好日子。在爆竹声中,全家人举杯畅饮,在甜蜜与温馨的祝福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一元复始,小孩子高喊着“又长一岁喽!”小村子新年的夜空更加欢腾,断断续续的爆竹声一直响到天明。
 
年味中,有一种渴望叫压岁钱。大年初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早饭吃过饺子,给老人磕头拜年,爷爷、父亲和母亲每人给五毛钱压岁钱,我们赶紧塞进了兜里。初春的阳光洒满村庄,虽然北方仍是寒气逼人,但节日的氛围十分浓厚,大人见面都互相拜年,恭祝过年好。孩子们还要到直系亲属的长辈家去磕头,接过几毛钱,道谢一声,撒腿又跑去玩了。那时盼望有压岁钱,但不知道花钱,过了年要把收到的有限的压岁钱,一五一十的上交“国库”。“我给你们攒着,等'货郎’来了好给你们买好吃的!”母亲哄我们说。
 

年味中,有一种娱乐叫闹正月。俗话说,正月里都是年,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女孩们在院子里暖阳下欢快地踢毽子、跳花绳;室内的妇女和老年人磕着瓜子儿,吃着花生,歘嘎拉哈,拉着家常;男人们凑在一起玩扑克、打纸牌,半天下来也就几元钱的输赢。中午时分,村里组织的秧歌队来了,踩高跷,跑旱船,扭得热热闹闹,全村子的人围着圈儿看,高昂欢快的唢呐声,有节奏的鼓点声,还有生产队和有钱人家为欢迎秧歌队燃放的鞭炮声,把新年的氛围不断推向高潮。正月里,新结婚的小两口要走亲访友,乡亲们聚到生产队屋看二人转,听大鼓书,那年月虽然生活贫困但不乏情趣,每天都是欢声笑语,那种红红火火的年味。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也在变迁,不变的仍是那亲人团聚的浓厚氛围。今年新冠疫情多地散发,响应政府就地过大年的倡议,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数不回家过年了,云上两地过年,网络相互拜年,将成为新潮,换一种方式过年,也别有情趣。但那儿时的年味,永久封存在老一辈人记忆里,令我回味无穷。

(2021.2.5)(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那时年味是肉香

上世纪五十年代,过了腊八就盼着过年。因为儿时是最馋肉的年龄,吃肉竟是一件奢侈的事,只有过年才能美美的吃上几顿,比盼望穿新衣、打灯笼、收压岁钱更向往。

那时,养猪国家实行的是“购留各半”政策,农民要先完成国家生猪收购任务,才允许自家杀猪吃。进入冬腊月,便是各家各户杀猪的日子,养一头猪的人家要两家合伙儿,一头卖给国家,另一头杀着吃,每家能分百十来斤肉,还有头蹄下水,我家有肉也舍不得吃,还要卖几十斤换钱,剩下的才是全家人一年吃的。

杀完猪,只是炒菜时象征性放点肉吃几顿,舍不得多吃。父亲把肉放在缸里用冰盖上,浇水封严,防止损失和风化。到了腊月二十八九,再把冻肉抠出来,化好后放在大锅里开烀,炒肝尖,大肠头卷连体,美味可口,当母亲掀开锅盖的一刹那,香味扑鼻而来,用鼻子嗅一下都解馋。吃肉当然是更开心的事了,每当吃上几口肥瘦相间的大块肉,还有溜肥肠,满嘴都是浓香。过年从除夕到初三,每天菜里都有点荤腥,这是我儿时对吃肉的深刻记忆。

春节一过,母亲就要把剩下的一点肥肉熬成猪油,五花肉用来做咸腊肉,提前把肉切成长条状,用盐均匀涂抹在肉的表面上,然后放在大桶里盖起来,腌制一天,再晾晒七八天就可以收起,放在仓房阴凉处挂起来,这样就可以长时间保存了。咸腊肉平日也舍不得吃,只能来客人时做菜放上一点,也算改善生活了。

学校放寒假,我有时去县城的舅舅家玩几天,城里人凭票供应肉,比农村好多了,舅妈会给我做肉吃,但也要算计着,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美餐”。

儿时吃肉往事,距今虽已久远,但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各种肉食、山珍海味比比皆是,只要想吃每顿都可以有。老伴曾风趣地说:“那时没肉想肉吃,现在有肉不敢吃,怕肥胖,又怕高血脂!”人们对肉敬而远之了。今非昔比,是党的好政策,使百姓脱贫致富,逐步实现了小康生活。
 原载2018年《老年日报》《新老年周刊》
(网络图片 图文无关)






庚子末战疫随想

庚子初的新冠疫情被成功击败后,庚子末又卷土重来,多地散发。正如钟南山院士曾不止一次公开预警,2020年至2021年的冬春之际,新冠肺炎有在局部地区发生或感染者增多的可能。庚子,是注定非比寻常的一年,也是世人瞩目的一年。

2021年1月10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小县,出现新冠无症状感染者。随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个区县出现了关联性病例,抗击疫情阻击战随即打响。家乡肇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做好本地防控,紧急行动,捐款捐物,派出白衣战士,逆行驰援邻县,接待隔离者,精心呵护,暖心服务,彰显大爱。

早在元月初,就下发了“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公告,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做出动员部署,相继投入了紧张战疫,城乡实行严格交通管制,严管出入陆路卡口,客运车、公交车、私家车停运”。对外地新冠病例活动轨迹的密接者,连夜排查,追根溯源,织密防控网。全市先后开展了两轮全民核酸检测,小区升级管理,凭通行证限时出行,除药店和基本生活必需品场店一律关门闭户。各路口没有了昔日红绿灯的值守,只有橘黄色的灯光在24小时闪烁,偶有执勤和防疫车辆疾驰而过,行人已寥寥无几,城乡居民食品供应充足,生活秩序井然。

1月22日,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后,开始了城乡居民最严格的居家管控,往日繁华的街头空空如野,万籁寂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受疫情的考验,但这次似乎来得更加猛烈。

家乡岁月静好,无一新冠病例。我们深知,这是广大党团员、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市乡村、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彰显家国情怀,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守护着身后最爱的人。一面面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一股股暖流在黑土地涌动,他(她)们是抗疫的勇士,在不同岗位,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确保父老安康,义无反顾,冲锋在最“前哨”,在昼夜坚守中直面危险,在冰天寒地里铿锵前行,才使我们安心居家,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去抱怨!没有理由不感恩,更没有理由出门添乱!

疫情当前,有一种责任叫足不出户,有一种大叫宅在家中,有一种担当叫执着坚守。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疫情防控期间,老年朋友们,停下了广场舞,离开了老年课堂,走进了社区做起了志愿者,力所能及发挥着光和热;有的静享独处时光,读书学习,漫步知识的海洋;有的看影视剧,体验人生百态;有的学做几手好菜,煎炒生活温情;有的以笔为枪,创作气势磅礴的诗文,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战疫助力,为一线加油!

口罩挡不住笑容,冰雪挡不住希望。饱经风霜淬炼的北方人,更懂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道理。我们深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定会守护好家乡这块宝地净土,寒冬疫霾必将散去,春意盎然的大美时光很快就会到来!

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幸福美满!


(2021.1.29)(网络图片 图文无关)



      
夫唱妻随乐晚年
 

有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妻,几乎每天下午都在人民公园欢歌劲舞,夫唱妻随,自娱自乐,吸引不少人围观,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他(她)们就是黑龙江省肇东市76岁的王全华,79岁的赵志英,老夫妻俩,身体硬朗,乐观直爽。退休后,老两口走出家门,加入了公园里的中老年秧歌队,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扭秧歌时,两人经常对扭逗哏,花样翻新,深受观众的喜欢,常常报以热烈掌声。这一扭就是十多年,是秧歌队里出名的“乐呵夫妻”。

2015年,两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下载歌曲,有空就反复听,一遍一遍的学,每天都在家里唱,两人相互鼓励,凭借对音乐的爱好与执着,很快就学会了十多首歌。两人商量,花了500多元钱买了两个麦克和带有蓝牙功能的一套音响,在公园摆上了舞台。表演时,两人时而独唱,时而合唱;时而一人唱歌,一人伴舞;有时两人还边唱歌边跳舞,轻盈的舞步,优美动听的歌声,格外惹人注目,令人刮目相看,老两口唱歌在公园里已是小有名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日里扎堆在公园唱歌的这对夫妻俩可憋坏了,他们更换了内存大的智能手机,买回了手机k歌支架,下载了火山小视频、抖音和唱歌软件等,三个多月来学会新老歌曲50多首,两人每天随时都对着手机唱上几首,录制成小视频,发到朋友圈或快手上,又一展歌喉,重现昔日的欢乐。有人为他们点赞,老人能高兴好几天。

老两口还参与“全民k歌”,与山峰等歌手和全国各地唱歌爱好者互动。“手机上pk的软件功能,使我们感觉到与全民一起唱歌的氛围。为表现更好,获得大家好评,常常为唱好一首歌录上好几遍。”赵志英老人说,尽管这样也不觉累。

现在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人民公园放开了,又把唱歌的舞台转移到了公园,老两口好天气,戴上口罩,就在公园唱。“云上KTⅤ”成为中老年人的最爱,遇上下雨坏天,在家里就在“云上”开唱,还拥有了不少粉丝。不仅两人唱,还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学习参与,《双脚踏上幸福路》《我的快乐就是想你》《你不来我不老》等30多首歌是他们最拿手的歌曲,线上线下齐歌共舞,老人们每天生活得特别充实。

 老两口刚退休时,都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老年病,现在基本好了。“人活着就要乐呵,心情好身体就好!”王全华老人感触颇多,幸福满满地说。

(2020.7.5)





“最后一公里”别为难老人

近日,在《老年日报》微信公众号平台,阅读一篇记者采写的“八旬读者收快递难,怒问:凭啥不送上门?”的文章。虽然文中反映的是特殊性,通过记者协调使快递很快送到了老人手中。但它又带有普遍性,网上此类消息较为多见,江苏扬州75岁的赵先生因为取快递摔伤,住进了医院,就是因为快递掉链子,成了一家人的“痛点”。笔者和几位老友,也都有亲身经历,烦恼又无奈。

在网上购物,足不出户,直接快递送到家,很方便,可是寄回的邮件却卡在“最后一公里”。老伴是小区里有名的网购“达人”,与几个“快递小哥”混个面熟,每次来快递,只要一个电话或短信,就屁颠屁颠的去取。我常对老伴说,“快递不是送货到门吗,怎么总是自己取呢?”“邮件多,让他们送,没个头!”老伴是个急脾气,从来不等。时间长了,快递通知,大家自行取件,便形成了潜规则。

前些年的快递都是送货上门,而近几年却悄然出现了变数,每天小区门口都有快递员,边分拣边打电话通知取件,不取的就放进了代存的食杂店,啥时取自便。2020年几个快递公司又在小区成立了快递超市,安装了智能“蜜罐”(装快件的箱子),包裹分拣后,短信发至手机,由收件人自行扫码取件。

作为年轻人不以为然,对于老年人来说确有难处。前些天的一场大雪过后,老伴到快递超市取件滑倒了,幸亏受点皮外伤。邻居王老兄的孩子网购多,又贪黑起早的忙业务,三天两头取件自然落在他的身上。“这几年,除货到付款的邮件能送货上门,其余的都是自己取,这天冷路滑的,有时还得求人家帮扫码,我真犯愁!”老王很无奈。还有一位老同事闲聊时说:“一次接到取包裹的电话,让他给送家来,结果大半天功夫还没送来,再打电话说是给忙乎忘了,放在快递超市了,花了电话费,还得自己取。”

快递配送末梢梗阻,已成为老年人的难点,甚至成“痛点”,尤其对腿脚不便的特需户,快递公司应予以重视,快递人员应及时配送上门服务,提高用户诚信度,发扬方便老人,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莫让老人接收快递“最后一公里”再犯难。


(原载2021.1.21《老年日报》有删节)(网络图片 图文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