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个李牧也挡不住王翦!秦国统一是天下大势!

 恶猪王520 2018-04-14

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灭赵之战非常关键。嬴政所采用的主将是王翦,王翦伐赵共三战。

在经历了第一次伐赵无功之后,王翦深感李牧防御牢不可破。于是他作出战略调整,改变进攻方向,希望能避开李牧,直接攻到邯郸城下。

公元前232年,王翦再次伐赵。

秦军仍然分为两军,主力由王翦亲自统率,从太原出井陉,进攻邯郸北面;另一军由率领从桓龁邺邑、安阳走,进攻邯郸的南面。

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李牧似乎是王翦命中宿敌。

李牧再次准确判断出了王翦的出兵方向,将他的主力军移到井陉口,以阻挡王翦,派司马尚率另一军到邯郸南面抵御桓龁。

王翦的主力轻易攻取了番吾,前方就是井陉关,只要能通过井陉,前方就一片平坦。很可惜,李牧又在这里等着了,休想通过。

秦军南路也遇到了相同的困难,司马尚选择有利地势进行防守,桓龁难以前进。

于是,两军休战罢兵。

王翦第二次伐赵再度宣告失败。

秦始皇嬴政深刻总结了前两次伐赵徒劳无功的原因,认为李牧是最大障碍,只要除去此人,赵国不难平定。

这个看法非常正确。一军强弱几乎就是有主帅决定。赵国以赵括换廉颇战败,燕国以骑劫换乐毅战败,这些例子都近在眼前。

秦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对敌策略,先派名将强攻,如果对方也有名将,就用反间计除去。此计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嬴政秘密派人带重金去赵都邯郸贿赂赵王佞臣郭开,让他们进谗言。结果,赵幽缪王赵迁将李牧和司马尚罢免,用赵葱和颜聚代替。

李牧自知受到离间,拒不服从赵王命令。赵王大怒,派人逮捕王翦,将他杀害。

这种自毁长城的举动,使得秦国方面极为兴奋。

就在李牧被杀的当年,嬴政再派王翦伐赵。

王翦所采用的作战部署和第二次伐赵几乎相同,只是用杨端和替换桓龁为南路军的将领。

结果,北路方面,王翦大破赵葱军,赵葱被斩;南路方面,赵军颜聚战败逃走。

秦军王翦和杨端和顺利到邯郸城下会师,俘虏赵王赵迁。

赵国灭亡。

王翦灭赵的战争充分展现了,主帅对于全军的重要性。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东方六国被秦国灭亡,其实他们都有良将,但庸碌之主不能用人,所以最终不免败亡。

《中国古代战争通史》系列之王翦灭赵之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