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思明居士 2017-12-23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到后期,双方几十万军队的大战屡见不鲜:前293年,伊阙之战,秦白起以十万秦军灭韩魏二十四万大军;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在华阳之战以十万秦军斩杀韩魏联军十五万;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余万;前224年,王翦率60万秦军伐灭楚国。以上只是举了几次大战,战国后期,光白起率领的战争就灭六国军队二百余万,这在春秋时期是没有的事,春秋时期的战争以服敌为主,而不是以杀人为主。但是战国开始之时,秦军并不是最强的军队。

战国前期,魏武卒横扫天下。吴起在魏国创立武卒制,武卒有严格的体格要求,必须能背负重一百多斤的东西日行百里才能入选魏武卒。成为武卒后可免除武卒全户的徭役和田宅税。武卒凭军功获取爵位,享受更好的待遇,因而战斗力强大,魏国的武卒建设非常成功。从公元前413年起,吴起指挥魏军对秦国西河地区(今黄河以西)进行猛攻,陆续占领了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王城(今陕西大荔)、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城。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五十万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吴起向北还夺取了戎狄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魏文侯在此设置了上郡(今陕西境内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子长以南)。魏国的武卒制军队一时成为战国最强大的军队。魏国依靠这支强大的武卒军成为战国首霸。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魏武卒

打败魏武卒的是齐国的技击之士。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国被齐国打败,魏国的霸业结束,战国历史进入了齐国称霸的时代,直至公元前288年齐闵王称东帝。齐国技击之士产生早于魏武卒,产生于齐庄公(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在位),“齐庄公为勇爵”,其意为齐庄公设置勇士爵位,即在战场上表现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齐国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称为技击。“技击”是齐国将百姓进行招幕,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之具有优秀作战技术。荀子在评论齐、魏、秦三国“军功爵制”优劣的时候说,齐国的技击之士,“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 作为一名技击之士,可以得爵位,还可以得赏金一锱(八两),可惜由于没有土地,这点不如秦国,也许是后世齐败于秦的原因吧。这支技击之军,是齐国作为东方大国的军事保障。齐国正是凭借这支武艺高超的军队,打败了魏国。当然,魏国之败,有庞涓战术失败之因,他中了孙膑的埋伏。并且魏国是在四面受敌、且已与赵国大战一年占领邯郸、士兵十分疲惫的背景下败下来的。并且齐国在打败魏国后,也没能侵吞魏国土地,所以单从战斗力来看,无法比较出魏武卒与齐技击谁更强。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齐技击

秦国军队之强,在于商鞅实行了二十军功爵制。这个制度让秦国士兵以斩首敌人为目标,所以秦军作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杀人为目标,大规模屠军,这是其他各国所没有的,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军”。秦国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横扫六国并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秦军

那么在战国七雄的军队里,单从相当数量军队的战斗力来看,是不是秦国的军队最强呢?笔者认为不是,最强的当是赵国的骑兵。我们从长平之战来看,秦国打赵国打的是相当的辛苦,如若不是赵国临阵换帅,败的是秦军无疑,并且中国历史有可能改写。赵军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抗衡的军队。长平之战,秦国征调国中15岁以上青壮年增援前线,才打赢了这一战。战胜之后,秦国想乘机灭赵,战神白起为什么宁死不去呢?一是因为错过了良机,二是因为他知道灭不了赵国。这也表明在一代战神眼中,赵国还能与秦对抗,秦国已经元气大伤。事实确实如此,秦远道而来,攻了三四年,兵力死伤也在一半,也就是说损耗了三十多万军队。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攻邯郸之时,秦军只能出二十万军队,而赵、楚、魏三国联军三十万打败了秦军,并尽收河东失地;三十多年后,秦灭楚,倾全国之力只能给王剪六十万大军。所以长平之战,如若不是白起坑杀赵军四十多万,秦国有可能败给赵军。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白起

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可以败秦,这更能看出赵军战力之强。我们从另一战神李牧的身上可能看出来。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攻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指挥赵军抵抗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战。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另一路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也被击败。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在李牧的抵抗下,王翦军没有任何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又施出了反间计。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立即派宗室赵葱和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交出军队,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我们从上边李牧抗秦的三次大战中可以看出,赵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李牧有军事才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赵军出色的战斗素质,这在战国时期,绝对可以说是翘楚。赵军之强应当是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军学会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战法,并且灭中山国、开地千里,国力大增。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也许不是秦国,有史为证

赵武灵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