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家浜,芦苇荡里的满富传奇。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8-04-14

神奇芦苇荡

|一起去探索吧!

阳澄湖畔的芦苇荡

古代数千年间的持续大暴雨,有些年间的年降水量甚至达到60万吨,阳澄湖地区的大片低洼地大量积水,年复一年,遂形成如今的阳澄湖。

而阳澄湖有十八个湾,沙家浜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天生一水,水生万物,世世代代先民与水为邻,枕河而居。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没有阳澄湖的水,这里的芦苇不会如此茂盛,没有芦苇,就没有多姿多彩的沙家浜。

正是因为水乡湖泽,所以稻香鱼肥,舟楫便利,因而市肆繁嚣。有了世俗生活,便有了衣冠人物;有了耕桑传家,也便有了书香世族。水,养育了黎民苍生,也成全了农耕盛世的沙家浜。

红色经典故事

在20世纪60、70年代唱遍全国的样板戏《沙家浜》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画舫载着游客穿行在芦苇迷宫中,寻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芦苇荡的故事。

抗日传奇故事与当地的阳澄湖、芦苇荡、大闸蟹等地方特色,相互交织,丰富了芦苇沙家浜的文化内涵。岸上仿抗日战争时期建造的江南小村庄,依稀让游人瞥见阿庆嫂、郭建光的身影。

阿庆嫂八面玲珑,干练泼辣,巧遇周旋,一场智斗,深入人心。芦苇荡里的精彩的实景剧,能感受那段红色文化魅力,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石桥青街的古镇

沙家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恢复后的青石板铺成的横泾老街,白墙黑瓦错落成的古镇,与碧水芦苇互相眺望。

沙家浜古镇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横泾老街影视基地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每天定时有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剧《沙家浜》每天准时上演。

春来茶馆

久负盛名的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是沙家浜芦荡区众多的茶馆之一。据地方志记载,在明朝时,这里的茶馆就是十分普遍。

在抗日战争时期,仅沙家浜镇大大小小的茶馆就有34家之多,如董家函芬阁茶馆,唐市振的徐家浜茶馆,北桥村的南桥茶馆和北桥茶馆,曹家浜的春海茶馆和东来茶馆,横径镇的里乐园、称心楼茶馆等等。

春来茶馆坐落红石村,“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倚窗落座,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和舞龙、舞狮等民俗风情表演,另有一番情趣。

美食

这个野趣的小镇,有着独到的美味,从爊鸡到豆腐花,从酒酿到海棠糕,从大闸蟹到水乡蒸菜......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菱角、莲蓬、粽子、芦根茶,螺蛳、鳑鮍、爊鸡、大闸蟹等等,他们都有让你吃一口就戒不掉的神奇魔力,从此你记住了这些味道,记住了沙家浜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