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敏博:我现在是在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电厂,自2015年8月并网运营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这里已经完成发电量65亿度,年产值8.5亿元,每年会消耗中煤、煤泥、煤矸石约260万吨,这座电厂也是黄陵工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之一。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电厂是黄陵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电厂装机总容量2×300MW。经过两年的建设,今年3月份已经完成了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8月份通过了省环保厅的验收,项目建成后将以煤矸石、煤泥、低热值中煤为生产原料,成为黄陵县首个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副经理 贠小龙:在下一步的发展上,我们发电公司一个是按照国家的新能源政策,配备10%的分水再生能源,我们是计划发展光伏,实现光能互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期电厂项目建设的如火如荼,不远处的黄陵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里也是一片热闹,自2011年10月首座焦炉在这里试运行以来,便结束了我市有煤无化的历史,经过几年发展,2013年5月,国内最大的单体装置年产30万吨焦炉精煤气制甲醇项目又在这里建成投产。

黄陵台记者 田敏博: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甲醇车间,它的工艺是由炼焦车间产生的焦炉煤气,经过化产处理后,输送到这里制成甲醇,整个煤化工园区将单一的煤炭产品转变为焦炭、甲醇、液氨等产品,实现了煤炭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依托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延伸了产业链条,先后在黄陵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里开展了焦化、合成氨等建设项目,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循环增值。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赵成平:发挥焦化联产规模优势,保持安全、环保、稳产的发展态势,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为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

“十二五”期间,黄陵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引进69家企业入驻黄陵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园区,淘汰落后产能60万吨。建成260万吨焦化、100万吨生态水泥生产线项目。《黄陵煤电基地规划》进入《延安综合能源规划》并列入国家盘子。201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24.9亿元。借着五年发展形成的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黄陵继续实施“能源电力强县”战略,推进煤能、煤电转化,加快发展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构建煤电联营、煤化一体、清洁循环的新经济体系。

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马军平:大力实施一批煤电、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煤化工园区升级改造,建设双创园区和物流汽配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集现代汽配、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加工制造、智慧物流共同发展的科技产业园区,在追赶超越的征程上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