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一位创业者的自白 硅谷最牛的50位天使投资人之一、《创业维艰》作者Ben Horowitz曾说过,在担任CEO的八年中,只有三天是顺境,剩下的时间几乎都举步维艰。在这个时代,每一位怀抱梦想的人都在创业,连菜市场的大妈都在谈论着VC、新三板…… 出生在1983年的杨欢,英国海归硕士,曾辗转500强名企,有过两次起起伏伏的创业经历,朋友眼中的他是永远“正能量”、“逗逼”。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一起来看看P话编辑部和杨欢的对话。 P话:为什么会离开西门子? 杨欢:06年英国人力资源硕士毕业,不愿意考公务员,也不愿意进国企,当时进了世界500强西门子,担任北京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助理。西门子全球化的视野、高度的职业化对我影响很大!比如:新员工入职手册是厚厚的一本,囊括职场菜鸟从入司到工作六个月所有涉及的方方面面。至于为什么会离开?是不是福利待遇不好呢?其实不是,当时我进西门子已经月薪过万,五险一金齐全北京户口。但流程化虽好,晋升空间小,随着时间过去肯定会遇到瓶颈!事实证明,十年过去了,目前西门子类似的岗位也还是1万左右,所以,现时的稳定,对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绝对不稳定! P话:两段创业经历留下了什么? 杨欢:早前有缘聆听郑荣禄博士(前太平人寿总经理)的教诲,“要做创业王,勿做打工狗,人生要精神和财务自由!人须创业”,对自己影响至深,走上了创业这条“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路子。 第一次创业是07年8月,做的是机械外贸,顺的时候年进账几百万,壮志踌躇,招了十几位工程师、扩了总部办公室、驻外办公室,随着生意足迹遍布东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刚果金……但创业之路永远就是充满未知数,08年就遇上了金融危机,加上机械周期长、汇率风险和对当地情况不够了解,从赚到赔,也就1年不到。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风险”的残酷。挫折并未打败创业的心,但让我看清楚正确的行业选择对于创业者的极端重要性。 二次创业,我认真地做了行业和自身优劣势分析,牌照、资本、技术壁垒……逐一排除,也对历年福布斯排行榜进行了分析,认准“金融”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和合伙人一起创立“广州珉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进入了当时方兴未艾的P2P、贵金属等领域。金融,成也杠杆,败也杠杆!发展势头迅猛时风光无限,可自己一直在担忧,担心业务模式存在漏洞,不能做好风控团队,毕竟风控才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核心……因为担心风险,也拍板喊停很多风险收益极高的项目,因此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遇。第二次创业,我的思考是,选对了行业却忽略了平台和团队。 P话:第三次创业为什么选择保险? 杨欢:还不死心,还要折腾,还要创业。因老妈(黄新玲)是太平人寿区域总经理而结缘保险行业,金融业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里保险发展势头最劲、空间最大,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社保的入不敷出,商业保险已然是国家意志,是不可逆的趋势。而很多人买过保险却不知道买了什么,该怎么运用,我想这就是商机! 这次加入之前,我慎重考虑了平台——中国太平!民族保险品牌、世界品牌500强,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险集团,太平人寿惠誉评级为“A+”,风控能力毋庸置疑。MDRT(国际寿险百万圆桌会议)会员占比高于同业15倍之多,卓越的培训体系,业内相传“最好的培训在太平”! 这次保险创业,我更加坚定从容,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身后有着令我骄傲的团队一起奋斗。团队成员有企业家、公务员、特种兵、英语老师,我们会以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和保险企业家为标准,坚持系统化培养运作,启动团队组织快速扎实地发展,今年晋升高级经理,加入优秀太平企业家的大家庭! P话:平时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杨欢:旅行、书、篮球是最喜欢的事。走过希腊、法国、英国、澳洲、新西兰、东非……英文好,偏好自助,自己做旅行计划、感受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文生活。爱书,喜欢琢磨哲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喜欢篮球,平时喜欢在球场和三五知己打球出一身臭汗。 P话: 创业者的人生总是充满折腾,充满活力。这就是杨欢,一位80后创业者的自白,第三次创业,他始终相信“天下事有难易乎,做就不难,不做就难”。 如果你同样不甘平庸,如果你同样喜欢折腾,如果你同样向往精神和财务自由,如果你同样渴望成为领袖,不要如果,行动吧! |
|